国际贸易——华为的国际化
二、发展历程
①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与香
1996年
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 方案。 ②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 认证。
1997年
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于1998年将市场拓 展到中国主要城市。与Texas Instruments、 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 Microsoft,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
2000年
①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② 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
1亿美元。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年
① ② ③ ④ ⑤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10 Gbps SDH系统开始在德国的柏林进行商用。 将华为的一个分公司Avansys以7亿5千万美元出售给 merson。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
6.团队合作
•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 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 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四、跨国经营的动因
国际化需要是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会迫使企业管 理者思考国际化问题,有意识地识别和挖掘国际化机 会,而国际化能力制约或影响企业国际化需要的满足 以及对国际化机遇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国际化战略的 选择。此外,企业是通过企业家的眼光来看待和解释 环境,企业家在对技术深化、国内外市场态势、公司 愿景、战略逻辑、管理过程等方面的环境扫描的基础 上,挖掘国际市场的商机和成长性资源,敏锐地捕捉 机会窗口并以适当的方式实施国际化战略。企业文化 中的创新维度、风险偏好程度、长期导向还是短期导 向均影响着企业是否做出国际化的决策。
2012年
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 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②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 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
①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
2013年
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 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 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②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 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皮书,积极构建 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 的联合研究;华为对构建无线未来技术发展、行 业标准和产业链积极贡献力量。 ③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践言(Make it Possible) 持续聚焦精品战略,其中旗舰机型华为Ascend P6实现了品牌利润双赢,智能手机业务获得历 史性突破,进入全球TOP3,华为手机品牌知名 度全球同比增长110%。
华为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华为公司的投资是集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于一 身的复合体。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和新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华为公司在我国投资兴办企业为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 进程和进一步推进同跨国公司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 第三,华为公司保持产品核心部件的生产,同时将大量零配件 生产分包给具有成本优势和物流优势的上下游加工企业。这种 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具有符合公司产品 链需要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大量加工订单。因而那些生产规模适 当、具有较高管理水平、能够为大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国民 营企业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
阶段总结
阶段 主要战略 1995-1997年 海外探索期,确立进军国际市场大战略;少量产品 在海外实现突破;个别国家设立据点;了解国际市 场运行规则。 规模突破期,大规模海外工程承包,多元化产品输 出场,陆续进入南亚、非洲等国,实现由点到面的 突破。 全面推进期,市场、人才、资本等方面全面推进, 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为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做好准备 。 高端突破期,通过有效实施本地化战略,与跨国运 营商全面、深入的合作,实现对欧美发达市场的全 面突破。
谢谢观赏
一、简介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 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 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 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 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 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1年11月8 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 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 球第六大手机厂商。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 长为孙亚芳。
(四)企业家精神
• 华为领导,主要是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 使之具有比其他公司更强的对海外市场的 野心和好奇心,能有意识地识别、挖掘和 开发国际化机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 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明确提出,要把华 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显示了企业家 的冒险精神和高瞻远瞩。
4.开放进取
•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积极进取 、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任何先进 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 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我们坚 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 新。
5.至诚守信
• 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 信守承诺。诚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2002年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华为通过了UL的 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 一个移动模式WLAN。
①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② 华为移动软交换用户数突破一亿。作为全球移动软交换市
2006年
场的领导者,华为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③ 沃达丰选择华为承建其西班牙WCDMA/HSDPA无线接入网络。 ④ 摩托罗拉和华为UMTS联合研发中心在沪成立。eMobile选 择华为为其部署日本第一个基于IP的HSDPA无线接入网络。 华为与3COM完成针对H3C的竞购。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选 择华为建设3G网络,该CDMA 3G网络覆盖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等重要地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简介 二、华为的发展历程 三、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四、华为实行跨国经营的动因 五、华为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5-3-18
一、简介
公司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EO:任正非 成立时间:1987年创立于深圳
公司四大业务群:
统一通讯(数据通讯产品,音视屏产品) 有线网络(传输网,核心网,综合接入网,数据通讯) 无线网络(第四代基站,宽带设备) 终端(智能手机,数据卡,路由器等)
2.艰苦奋斗
• 我们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 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奋 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 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 自己而做的努力。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 ,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3.自我批判
•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 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 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 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 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五)企业文化
• 任正非的一段话成功注释了华为的企业文 化:“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企业要 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3大特性:敏锐的嗅 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 体奋斗的意识。”华为人发挥他们的土狼 精神,对市场猎物有机敏的嗅觉,发挥团 队合作的精神,为获取猎物不择手段。其 无坚不摧的“土狼精神”既增加了华为“ 走出去”的勇气,也获得了公司内员工的 对这项决策的认可和支持
①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
2007年
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②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 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③ 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①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 公司。 ②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
2008年
1998-2001年
2002-2004
2005年至今
三、核心价值观
1.成就客户
•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 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坚持以客 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 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 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 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二)国际化机遇
• 公司总裁任正非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 为华为打开俄罗斯、埃及等国家市场提供 了难得的机遇。华为还利用各种国际展览 会和论坛发言的机会宣传自己,积极主动 地为企业创造和把握海外市场商机。
(三)国际化能力
• 雄厚的实力是通信制造型企业赢得国际市 场的基础,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启动国际化 战略开始,华为在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 等各个环节向国外领先企业学习,企业的 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华为网络产品的 技术领先度和价格性能比已充分具备拓展 国际市场的能力。
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③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 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①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
2010年
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 ②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 ③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
①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
(一)国际化需要
• 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 而且由于政策原因,新技术应用难以大规 模启动(如3G),国内市场已不能满足华 为的发展要求;此时国际市场却有着广阔 空间,尤其是中东、非洲、东南亚这些新 兴市场进入门槛低,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巨 头也未高度关注,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促 使华为选择“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