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的制作技术

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包括:中间玻片,所述中间玻片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盖玻片和载玻片,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层叠设置;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厚度略大于所述中间玻片的厚度,使得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贴合时所述密封圈的上、下侧分别与所述盖玻片、所述载玻片抵接。

通过设置密封圈,使用时先把中间玻片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把密封圈放在第一通孔内,然后把观察物置于密封圈内,然后盖上盖玻片,再使用外置的夹紧件夹紧盖玻片、中间玻片和载玻片,由于密封圈的上、下侧分别与所述盖玻片、所述载玻片抵接,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容易溢出。

权利要求书1.一种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玻片,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盖玻片和载玻片,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层叠设置;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厚度略大于所述中间玻片的厚度,使得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贴合时所述密封圈的上、下侧分别与所述盖玻片、所述载玻片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颜色为黑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具有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均设于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所述上夹持部与所述盖玻片抵接,所述下夹持部与所述载玻片抵接,使得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玻片呈横向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夹紧件有两个,两个夹紧件分别设于所述盖玻片的左端、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为回形针。

技术说明书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许多实验室所使用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倒置式的,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观察物、透明剂和荧光染料的混合物置于物镜上方;其中一种方式是使用共聚焦专用培养皿,其为塑料的培养皿体底部嵌上厚度约为0.17mm的玻璃片,玻璃片通过一种特殊的透明生物胶与培养皿体底部粘合,直接把共聚焦专用培养皿置于物镜上方即可,但是其难以清洗和灭菌,只能一次性使用,实验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常规的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组合结构,把观察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透明剂和荧光染料,然后盖上盖玻片,然后把整个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组合结构翻转,再置于物镜上方,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盖玻片与载玻片会保持贴合、不会掉落,但这样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空间很小,透明剂和荧光染料容易溢出,而实验中使用的透明剂(如冬青油)和荧光染料(DAPI)等大多具有刺激性气味并具有毒性,经常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内容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所述玻片结构使用时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容易溢出。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包括:中间玻片,所述中间玻片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盖玻片和载玻片,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层叠设置;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厚度略大于所述中间玻片的厚度,使得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贴合时所述密封圈的上、下侧分别与所述盖玻片、所述载玻片抵接。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密封圈,使用时先把中间玻片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把密封圈放在第一通孔内,然后把观察物置于密封圈内,然后盖上盖玻片,再使用外置的夹紧件夹紧盖玻片、中间玻片和载玻片,由于密封圈的上、下侧分别与所述盖玻片、所述载玻片抵接,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容易溢出。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的颜色为黑色。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有两个。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若干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具有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均设于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所述上夹持部与所述盖玻片抵接,所述下夹持部与所述载玻片抵接,使得所述盖玻片、所述中间玻片和所述载玻片依次紧贴。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玻片呈横向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夹紧件有两个,两个夹紧件分别设于所述盖玻片的左端、右端。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紧件为回形针。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片组件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片组件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玻片组件与夹紧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玻片组件100、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载玻片130、密封圈140、夹紧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包括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载玻片130和密封圈140。

中间玻片120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依次层叠设置;密封圈140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圈140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厚度略大于中间玻片120的厚度,使得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依次贴合时密封圈140的上、下侧分别与盖玻片110、载玻片130抵接。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载玻片130和密封圈140合称为玻片组件100,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可均为横向设置的矩形板状,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密封圈140设于盖玻片110和载玻片130之间且设于第一通孔内。

使用时,先把中间玻片120放在载玻片130上,然后把密封圈140放在第一通孔内,然后把观察物、透明剂和荧光染料的混合物置于密封圈140内,然后盖上盖玻片110,再使用外置的夹紧件200夹紧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即可整体翻转然后置于物镜上方,由于密封圈140的上、下侧分别与盖玻片110、载玻片130抵接,观察物中的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容易溢出,密封圈140和载玻片130之间可通过热熔胶贴合,使得添加透明剂和荧光染料时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会从密封圈140和载玻片130之间流出;同时,使用完毕后可拆分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载玻片130和密封圈140分别进行清洗和灭菌,可重复使用,实验成本较低。

此外,盖玻片110、载玻片130和密封圈140都可直接购买获得,中间玻片120可由另外一块载玻片130使用玻璃开孔器开孔制成,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便于进行推广使用。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与密封圈140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加工中间玻片120时可把第一通孔的直径加工成比密封圈140的外径大,这样把密封圈140放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与密封圈140之间即有第一间隙,当然也可先在中间玻片120上加工出第一通孔,再购买外径比第一通孔的直径小的密封圈140。

这样把观察物置于密封圈140内时,透明剂和荧光染料的量能加至稍微溢出密封圈140,再盖上盖玻片110,排出密封圈140内的空气,出去空气的干扰,而溢出的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会留置在第一间隙内,载玻片130、中间玻片120、盖玻片110紧贴时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不会被挤出,实验员翻转、挪动本技术时不会接触到透明剂和荧光染料。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密封圈140的颜色为黑色。

当第一通孔有两个以上时,黑色的密封圈140能避免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时孔间荧光的影响。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通孔有两个。

如图1和图2所示,中间玻片120具有两个第一通孔,载玻片130、中间玻片120和盖玻片110均呈横向设置的矩形板状,两个第一通孔左右间隔设置,这样能一次观察两个样品,简化实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可,当为一个时附图中未示出,第一通孔可设于经常中间玻片120的中部。

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若干夹紧件200,夹紧件200具有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均设于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之间,上夹持部与盖玻片110抵接,下夹持部与载玻片130抵接,使得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依次紧贴。

参照图3,盖玻片110呈横向设置的矩形板状,夹紧件200有两个,两个夹紧件200分别设于盖玻片110的左端、右端,夹紧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则密封圈140保持与盖玻片110和载玻片130抵接,即使翻转挪动本技术,透明剂和荧光染料也不会溢出;而且两个夹紧件200分别设于盖玻片110的左端、右端能使本技术更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件20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可,当为一个时附图中未示出,夹紧件200可置于两个第一通孔之间,同样能达到夹紧盖玻片110、中间玻片120和载玻片130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