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形象|特点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形象|特点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形象|特点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故乡人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的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

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

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

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 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中国以淡人为字的好像特别多,而且多半姓王,他们大都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一定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门口倒没有特别的标志。

望里一看,就看到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

匾上写的是“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杏林春暖”“妙手回春”……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

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

送给王淡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是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凤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

王家三代都是如此。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而且大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半大小子。

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

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

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王淡人家吃饭不致断顿,吃扁豆、瓢菜、小鱼、糙米和炸鹌鹑!穿衣可就很紧了。

淡人夫妇,十多年没添置过衣裳.只有儿子女儿一年一年长高,不得不给他们换换季。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

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

这个县的地势,四边高,当中低,像一个水壶,别名就叫做盂城。

这一年死于大水的,有上万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在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

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行篙,泅水过去。

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村子人都病倒了。

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教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教起来。

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顛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

这真是玩儿命的事!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

这人原先很阔。

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

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骨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

说:“你不用走了!”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

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

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

白吃,白喝,自治病。

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

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

——我还有。

"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你好,王淡人先生!(节选自《短篇小说》2015年第9期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的“一庭春雨飘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暗含春雨润物悄无声息,恩泽大地不求回报,这与他治病救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一致。

B.对于王淡人医治汪炳,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可看出他老婆对他的行为的无奈反感不理解。

C.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诗,造就了多少人的名字。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淡人名字的由来,另外也透露出王淡人恬适淡然、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

D.在小说中,作者隐藏了自己的情感,仿佛是一个远远的观望者,而在结尾作者说了句“你好,王淡人先生!”,体现了作者对王淡人不求闻达的精神追求的赞许。

2.小说中的王淡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汪曾祺小说“看似寻常最奇崛”,请结合文本探究小说的“奇崛”之处。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家的黑眼儿羊那个色彩斑驳的秋天,山西的表舅来我家,从平车上卸下一个筐,说小胖,给你的。

我过去一揭盖儿,一张长长的嘴伸出来,带几根胡须,是山羊!两个眼眶处像落上两块椭圆的黑叶片,熊猫一样,但那时可不知熊猫的。

只见它伸出鼻子来嗅这嗅那,像条小狗一样有趣。

我高兴得跳起来,但还没有落地,那个小山羊便从筐里跳出来,而且一发不可收,连着跳了几十下,似乎还不足于展示它的功夫,又径直跳到猪圈墙上,再一下就跳进猪圈里,把正在棚下侧着身睡觉的大花猪吓了一跳,花猪哼哼唧唧地起来,小山羊已经照它的肚子就是一下,那头一百多斤的花猪还在嗷嗷地抗议呢,小山羊又飞身跃出了猪圈。

我高兴地问,公的母的?表舅说,公的,在山岩上抓的羊羔子,才养俩仨月,野性大,留心别让跑了。

我叫它黑眼儿,把它关在家院里,不断地去外边薅青草喂。

它可是一个典型的破坏分子,几乎没一分钟休闲,不停地跑,不停地跳,跳上我做作业的课桌,踩坏我的作业本,跳上到我家里的棚上,弄得上边堆放的杂物咔嚓嚓乱响,还会沿着猪圈墙跳上我家的院墙,我正在下边捏一把汗,唯恐它掉下来摔死呢,它却在高高院墙上小跑着倏地来个180度急转弯,在我惊呼出了声时,它却得意地抖着毛刷似的小尾巴,接着就一撅屁股跑快,凌空一跃,又跃上了我家的厨房顶。

厨房顶是抹的麦秸泥,哪里经得住它这般跳远跳高?好几个地方被踩出了窟窿。

爹几次气得拿起木棍要教训它,都被我拦住,只好自己上房又胶泥了一遍。

我是独子,只要我坚决反对的事情,爹是不会做的。

但从此上房胶泥厨房顶成了爹经常的作业,但每次完成后都要吵我,我成了黑眼儿羊错误的受罚者。

我也曾多次把黑眼儿羊牵到厨房跟前,指着让看它造成的恶果,黑眼儿羊毫无认错的觉悟,总是不耐烦地一转屁股就跳开了。

我每天去上学,都要郑重其事向黑眼儿羊道别,黑眼儿羊似乎很理解,马上面向我立定叫上几声表示留恋。

我放学回来,总是要拐个弯儿,割些嫩草回来,黑眼儿羊知道的,它一听我的脚步声,就兴高采烈地旋风般跑来,把我手中的草一把掠走,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经过了冬春,转眼又到了夏,黑眼儿羊越长越大、越长越强壮了,脊背覆盖着缎子般的毛皮,一双尖角有力地耸在头顶。

暑假里我常常带它出来。

它精力充沛,在赤日炎炎下照样四处游荡,跑起来轻盈灵活,站那里威风凛凛,吃草之外,经常练习依托树木、沟坎的掩护去靠近、隐藏,时而一场爆发式的攻击,或者突然地奔跑逃离。

每当有其他山羊、绵羊或者猪经过,它往往就淘气地野性地去攻击。

后来我发现它对村里的狗也并不畏惧,反而颇有决一雌雄的精神,一见狗就勇猛剽悍地冲过去,弄得我拼命拽住套在它脖子上的绳索,常常弄出一身的汗。

那天村长家的黑狗过来了,村长家在村东头,但他家的狗今天在我们村西出现,这不是好事。

我小心翼翼地把黑眼儿羊摁倒在路沟里,但是村长的狗向来是吃遍全村盛气凌人的,大约闻到什么气味儿,它小步快跑径直朝这边过来了,喉咙里还发出呜呜的威胁声,我正担心,黑眼儿羊按捺不住一下子跳上来,平时很受村里人们包括家禽家畜们敬畏的黑狗大约是没想到,一下子被黑眼儿羊的角顶住,横着一豁,呼一下豁出几米远,黑狗汪汪地叫着逃跑了。

许多人都很开心,小伙伴都朝我竖起大拇指,我虽说有几分骄傲,可到底担着心,到家果然被老爹骂一场。

村长的狗虽不是村长,但还没谁敢来冲撞它。

今天的事是不是有啥后果,谁也不敢讲。

村长果然来俺家了。

就是没有提狗这件事,村长来也难有啥好事,村里人都知道要弄些好东西给村长叫做花钱消灾。

可我家有啥好东西呢?村长进了我家院门开门见山说你家养了野山羊?爹赔着笑,我说它初次见面不知道啊。

堵在羊圈里的黑眼儿不知道啥时候蹦出来,一溜跑朝村长冲过来,只听的蹄声响,我连忙去拦阻也没拦住,村长转身就跑,屁股还是被顶了一下。

虽然我们担心很多天,但村长除了在大喇叭上吆喝几次“必须管好自家猪羊”,就再也没上过我家的门。

我搂着黑眼儿羊的脖子说,村长其实好人哩!爹看看我又看看黑眼儿羊,脸颊上也露出了笑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A.文章描述了一只奇特的野山羊的故事,展现了人与羊、羊与狗、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情节曲折而富有趣味的让人忍俊不禁,笑料百出。

B.文章后半部分出现的大黑狗充实了小说的内容,拓展了主题空间,黑眼儿羊对黑狗的挑战能让人联想起某些深刻的社会现实。

C.我对黑眼儿羊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从一开始它刚来的时候的好奇、害怕,再到后来的留恋、喜欢,又进一步发展为对它稍微有些崇拜。

D.小说中对村长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只有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但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盛气凌人、仗权欺世的形象。

E. 本文在刻画这只黑眼儿羊方面可谓浓墨重彩,但并不啰嗦、累赘,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和动作、情态等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其形象活灵活现。

5.第三段的内容看似和前文相同,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6.根据文本内容,概括“黑眼儿羊”的主要形象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