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B.式1层] 可次转分换析为法[的E式局]限:和受变事换所分在析的法地的方产生
[B式]: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
1
[E式]: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
[B式]:我在抽屉里发现了蟑螂
[E式]:我发现的蟑螂是在抽屉里
A
1 (2)我 偷了一件衣服 给她
B
(3)我 做了一件衣服 给她
C
1
2
1-2 主谓关系
但1、2、3语3法意义不同4 : 3-4 连动关系
(按1层)次包分含析两法个1行、为2、动3作都实是际主上谓只和有连一动个关过系程,送的过程也是 给的过程;(2)(3)包含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但(2)
结构关系一致
1 辅变音换的分发音析法
造成具有这种相关性的不同句法格式的原因有两个:
(一)语言表达要求细致,这样,语言中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
1
的句法格式来表达,从而造成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句式 我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
A.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我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主—动—宾) B.名词[施事]+把+名词[受事]+动词——我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丢了(把字句) C.名词[受事]+被+名词[施事]+动词——办公室的两把钥匙被我丢了(被字句) D.名词[受事]+名词[施事]+动词——办公室的两把钥匙我丢了(主谓谓语句)
1.变换是英语transformation的译名,最早使用变换的术语的是
1
1896年出版的英国语法学家纳斯菲尔德的English Grammar Series 2.定义:
纳斯菲尔德:把一个语法形式(句子格式)换为另一个语法形式
而意义不变。
海里斯: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
(主动句)N1+V+N2 =(被动句)N1+be +V–en+by+N1
(1)表存在,表静态,“动词+着”相当于“有”
(按2层)次表分活析动法,是表主动谓态和,述“宾动关词系+着”表某行为动作
正在进行 用变换分析法来分化歧义句
A式 B式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A式)]可语转法换成 [C式];
[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C式] 名词+动词+在+名词[处所]
包含两个转移的过程;(3)包含一个制作一个转移过程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A式] 可转换为[D式]:
[A式]: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 +名词[与事]
1
[D式]:名词[施事]+动词+给+名词[与事]+名词[受事]
[A式]
[D式]
我送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送给她一件毛衣
我交了篇论文给陈老
[A式]: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
1
[D式]: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 是+在+名词[处所]
[A式]: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运输队
[D式]:我发现敌人的坦克运输队时我是在飞机上
[A式]: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D式]:我发现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确实是个既可以表示a义又可以表b义的歧义句
1
[a义]:名词[处所]指明发现的施事所在的地方
我发现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b式]:名词[处所]指明发现的受事所在的地方 我发现的小偷是在屋顶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词类序列: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我 送了一件衣服 给她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B.式1层] 次分析法[E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B式]
[D式]
1
[B式]:我在抽屉里发现了蟑螂
[E式]:我发现的蟑螂是在抽屉里
[D式]:*我发现蟑螂时我是在抽屉里(施事所在)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1通层过次以分上析分法析的,局从限外和部变形换势分上析验法证的了产“生我在屋顶上发现了小偷”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我从学校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D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BC式]
1 [B式]
[C式]
[D式] [E式] [E式]
A和BC式不相 同
B、C不相同
A、B、C不相同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3.2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1
[C式]
[D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织给她一件毛衣
他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他冲给客人一杯咖啡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我做给弟弟一只风筝
我炒了些花生米给她
*我炒给她一些花生米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可语转法换成 [E式]; [C式]不能变换成[E式] 。
[B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C式)]不语能法变换成[E式]
[C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E式] 名词[施事]+从……+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从上海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B式]
[D式]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买给她一件毛衣
他偷了个梨给小胖子
*他偷给小胖子一个
他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他抢给我一张入场券
我要了点餐巾纸给她
*我要给她一点餐巾纸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C)式语] 名法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D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戏台上演着京戏
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B式]:我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E式]:我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D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A式]
[E式]
1
[A式]:我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D式]:我发现这颗小行星时我是在紫金山天文台
[E式]:*我发现的这颗小行星是在紫金山天文台(受事所在)
[B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D式]名词[处所]+正在+动词+名词
[B式]
[D式]
山上架着炮
山上正在架炮
屋里开着会
屋里正在开会
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课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C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A式]
[D式]
1
[A式]
[C式]
戏台上放着鲜花
鲜花放在戏台上
黑板上写着字
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
画挂在墙上
树上钉着广告牌
广告牌钉在树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可语转法换成 [D式]
[B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D式]名词[处所]+正在+动词+名词
[B式]
[D式]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3.1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1
从哲学上说,一个事物的特征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变现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征,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
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其他某个方面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征,一定会在跟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
我交给陈老一篇论文
我卖了间房子给老李
我卖给老李一间房子
我递了张名片给曹总
我递给曹总一张名片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而三()2)语(法3)代表的[B式] 、[C式] 不能变换成[D]式。
[B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D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三A式)](语静法态)可转换成 [C式];
[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C式] 名词+动词+在+名词[处所]
[A式]
[C式]
山上架着炮 黑板上写着字 墙上挂着画 床上躺着病人
炮架在山上 字写在黑板上 画挂在墙上 病人躺在床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 (语动法态)可转换成 [D式]
“c张.那三个”照是相“机送被”张和三“送给给”李的四施了事;
“d李.那四个”照是相“机送张”三和送“给给李”四的了与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