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大体可分为:1 理想的行政组织,主要特点为:组织成员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2 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3 按照等级制度,形成一个指挥链;4 在人员关系上,表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一种指挥和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由不同的职位和职位的高低决定;5承担每个职位的人都必须经过甄选,并经过考试和培训;6 人员实行委任制,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任命的,而非选举的;7 管理人员非组织者所有者;8 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和考核制度;9 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制度,这些规则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适用于一切情况。
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是最符合理性原则的,其效率是最高的。
评价:他的理论在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中具有相当的先进性,但是由于在他提出自己理论时,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还没有形成对其理论的需求,所以在理论提出后并未引起重视,直至到了四五十年代才开始引来关注。
而且其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由于他的研究仅仅侧重于组织内部的静态研究,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以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等。
作者简介: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理论提出的背景:当时的德国企业正处于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转型期,为了规范行政人员的行为,从而提出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