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养生主〉PPT课件

庄子〈养生主〉PPT课件

2
作 者
養 生 主
2020年9月28日
莊子(西元前約365~290年),名周, 戰國宋蒙(今河南省商邱縣)人。曾做過 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同時。 楚王聞其賢,遣使禮聘為相,莊子拒絕, 終身不復仕。
莊子是先秦道家的繼承者與發揚者, 司馬遷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提到: 「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可 以看出莊子的學說,「本歸老子之言」, 並多以寓言體的形式來說理談道。老子主 張清靜、無為、順任自然,而莊子的學說 主體更以自然為本,追求逍遙,主張反璞 歸真。
3
作 者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莊子的哲學觀點見於其所著《莊子》, 《史記》稱《莊子》「十餘萬言」,《漢 書‧藝文志》則著錄「五十二篇」,而今本 《莊子》三十三篇,分為內篇七、外篇十 五、雜篇十一,可見已有殘缺。內七篇是 莊子自著,最足以代表其思想。莊子多採 寓言故事以表達思想,文筆恣肆,對中國 文學的影響至為深遠。
二. 庖 丁 解 牛 的 方 法 為 何 ?
三. 如何才能達到「哀樂不能入」 的修養境界?
2020年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賞 析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2020年9月28日
〈養生主〉選自《莊子‧內篇》。首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說明人的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 果我們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無盡的知 識,是一件危險的事。「爲善无近名,爲 惡无近刑」和「緣督以爲經」乃是養生的 工夫,說明人應該忘卻善惡的觀念,這樣 才不會有心為善而去追求聲名,有心為惡 而去觸犯刑法,養生之道必須依乎天理, 善惡兩忘。「緣督以為經」是莊子〈養生 主〉的綱要,教人不要被外在環境影響, 一切事物的運行,均須依循著自然之道, 作為日常生活處世的法則,才不會傷身害 性。
2020年9月28日
4
本 文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隨 无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 善无近名,為惡无近刑。緣督以為經,可 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 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 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 乎?」
2020年9月28日
5
本 文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2020年9月28日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 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非牛者。三年之後, 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 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 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 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 節者有間,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間,恢恢 乎其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 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 而藏之。」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020年9月28日
11
8
補 充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臨江仙〉全詞為:「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 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 此逝,江海寄餘生。」
2020年9月28日
9


養與
生 主


作(
者二
:專
莊 子
版 )
一. 〈養生主〉全篇的主旨為何?
養生主
2020年9月28日
1
題 解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周
2020年9月28日
本篇為論說文。主旨在論述如何保養天性。 所謂養生主,即養其「生主」。「生主」即指生 命之主,也就是指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原本純 厚、自由;但因人與事的重重糾纏,以致駁雜不 純、牽絆拘泥,甚而枉道傷身。莊子有鑑於此。 故作此篇,教人保養天性之道。選自《莊子》內 篇的〈養生主〉,莊子擅長以寓言故事表達哲理, 寓言是假借一則故事,表達一個觀念。本文透過 「庖丁解牛」的寓言,闡述如何在紛紜複雜、人 事糾纏的社會中保持精神自由的道理。繼以「公 文軒見右師」說明形軀安定的意義,以「澤雉飲 啄」說明精神逍遙的重要,以「秦失弔老聃」探 討死生如一的觀念,最後以「薪盡火傳」的精神 長存作結。文章敘議相間,層次分明,強調養生 之道,在於順乎自然、依乎天理、安時處順。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 焉。」
6
本 文
養 生 主
作 者 : 莊 子
2020年9月28日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 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 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 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 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如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 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 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