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谈化学工程与
技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
距离1月份的全国硕士统一入学考试还有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在最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应该是考生冲刺的时间,考生应该如何复习,包括如何来了解导师以及想报考的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特别推出导师看专业系列访谈栏目,以帮助考生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走进北京工业大学,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负责人佘远斌教授,非常欢迎佘老师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好。
佘远斌:您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佘老师是整个学科的负责人,您能说一下关于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个学科的情况吗?
佘远斌: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隶属于化学化工系,而化工系在1960建校时候就成立了,经过1982年和1998年两次专业调整后,于2005年正式成立了化学化工系。
这个学科目前是北京市的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应用化学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还有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点。
目前本系有23位老师,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大于80%,整体的师资力量比较强。
目前我们这些教师承担的项目主要包括国家"973"项目三项、"863"项目两项,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16项,其中的重点项目2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今年我系老师经过努力,获得了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还有5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也就是说我们化学化工系的老师承担着国家项目的比例目前应该是非常非常高的,基本上加起来,平均一个老师至少有一项。
我们的学科经过了近50年的凝练,已形成了五个非常具有特色,特别是能够面向北京、服务全国的特色方向:即第一个是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工,第二个是催化化学与纳米科学,第三个是膜科学与技术,第四个是环境电化学,第五个是材料化学。
特别是在绿色化学这个领域,本学科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影响力。
在国内外所有重要的学术会议上,都有我们北京工业大学绿色化学研究者的身影。
主持人:听您介绍,这个学科还是比较强势的一个学科。
佘远斌:是。
主持人:本学科每年大概会招收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各多少人?
佘远斌:我们一共有7名博士生导师,因为有名额的限制,正常情况下可以招8到10名博士生。
招收的硕士生每年在25人左右。
主持人:每年您本人自己会带多少人?
佘远斌:每年我自己,一般招博士生1到2名,多的时候有3名的情况。
硕士生一般带3名。
主持人:您现在能介绍一下关于本学科实验室的情况吗?
佘远斌:我们化学化工系位于我们西区的环化楼,该楼总共8千多平米。
其中归属我们化学化工的,包括跟我们相关的有接近4千多平米,仪器设备经过了最近几年的学校的211建设,我们的一些设备的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现在设备的资产应该接近4千万。
例如我的实验室,进行有机合成研究的基本设备都能的常规要求。
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微波合成仪等这些仪器全部都具备,学生基本上自己动手使用,一般的研究工作都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完成。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了,您每年大概会招1到2名的博士生,硕士生3名左右,那每年毕业以后,他们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呢?
佘远斌:博士生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就业,因为我是这个学科最早的博导,我毕业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在高校任教或者出国,就业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
硕士就业率大概在85%左右,还有百分之几是自己想调整一下专业,比如想学一下管理或者文科方面的工作,他要做一些调整。
主持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您带过博士生、硕士生,您教过本科生,您感觉本、硕、博三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佘远斌:本科生现在是通才教育,主要的还是对他们基本的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培训。
硕士生主要是对他们进行科研启蒙训练,对他们在某一个方向进行一个专项培训,在这个时候仍然注重他们对于表达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的培训。
博士就是进行深入的非常前沿的课题研究。
简单来说,本科论文只需要做出来有基本规律的结果,各种因素有什么样的变化就可以了;而硕士除了找到规律以外,还要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律;到了博士,你除了要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律,还应该去设计一些实验、方法,去验证你的设想是对还是不对,如果对的话应该怎么做,不对的话应该怎么样去做。
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这个方面。
就是说对于他的要求和深度,本科比较宽,但是比较浅,而博士生是比较深入,研究比较本质的东西和规律。
主持人:您是负责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整体的学科负责人,前两天我看新闻,说现在国家开始有一种现象,叫做批量生产博士,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佘远斌:我认为批量生产博士的说法有一些炒作的嫌疑在里面,但是也确实在现在的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有一些老师,有名气的老师带的学生比较多的情况。
但我个人认为,大批地带博士,对博士的情况都不是很掌握,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好的。
但是,中国现在也没有到真正的像网络上所说的那样,都是在批量的生产博士的程度,但是我觉得,包括我刚才讲的名额问题,比如我刚开始博士生导师的时候可以带两三个,现在为了避免一个导师带多个博士的情况,就对博士生导师招生名额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哪怕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即便是院士一年也只有一个到一个半的名额,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这些方面的调控,包
括一些政策的规范的管理,我相信以后对博士生的培养,不会出现过去少数的一个导师带很多博士生的情况,也会使我们博士整体的培养水平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主持人:好的。
非常感谢佘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相信您的介绍能够给我们广大网友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大家。
佘远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