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后滚翻》教学设计_小学体育教案_模板《后滚翻》教学设计江都市杨庄中心小学:高乃华教学目标:(水平目标二)1、运动技能:能试做出后滚翻动作,能模仿做出动作全过程2、心理健康:对学习后滚翻感兴趣,乐于重复练习教学重点:团身要紧教学器材:海绵块若干块体操垫教学过程():一、基础性诊断练习1、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学生:(因为圆形好看、圆形物体滚动的快……)问题(2):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们拿一块砖头和一只篮球来实验,老师用力把砖头和篮球向前滚去,看看哪一个滚动的远……结果很显然是篮球,大家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学生:球形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比较小,所以滚得远师:我们在练习后滚翻时一定要使身体团得像球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把动作做好,练习时大家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
2、提出问题: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让学生提出方案2.教师提供器材3.分组进行练习得出可操作性的办法三、优化评讲1.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将本组的练习方法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2.教师提出要求:(1)安全性(2)可操作性(3)简便易练性3.从中可以得到几种最理想的练习手法A.利用海绵块分别夹在下颚、两膝之间、两踝之间B.利用红领巾将膝盖、两踝捆绑起来(合作学习)C.双手抱膝连续团身起练习四、学生自我诊断与矫治1.分组练习体会这两种方法究竟是否合适2.相互帮助3.得出结论:这三种方法都很适合与团身练习五、发展性诊断练习1、讲解:我们光学会了团身练习还不够,这只是后滚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我们还要借助推手翻掌贴肩等辅助动作。
2、教师示范着重让学生看清预备姿势(两脚两膝要并拢,低头含胸必须要)3、学生尝试性的进行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六、自主性学习诊断(课堂小结)师:在今天的练习中大家得到哪些东西?生:为了解决后滚翻团身问题我们想了好多种方法,通过实践我们也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有危险。
[评析]1、学会利用生活化的内容进行诊断课始,在做完准备活动以后,教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宣布课的内容,而是举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话题很简单却很吸引学生们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想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候课堂气氛开始升温了,再通过做砖头和篮球的实验,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大家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也最大限度激活了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所学到的知识的运用。
师生可以此进行诊断,也为下面的练习做了个伏笔。
2、“降低、提高难度”、“缩短、拓展距离”,让诊断与矫治走近学生发展的真实世界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目前教学要求往往高于或低于学生发展实际,“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教者首先要熟透教材,要有驾驭教材的本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采用“教教材”,而是要实现“用教材”的教学新理念。
在《后滚翻》这课中,教者就采用“降低、提高难度”的教法,在进行团身练习时,教者没有直接让学生看完示范后就进行模仿练习,而是降低难度采用辅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使用夹海绵块来达到“团身紧”这个目的。
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动作,将推手翻掌贴肩示范给学生看,让学得较快的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
”的情况就大为转变,使差学生恢复学习的积极性,使好学生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只有考虑到这些,才能真正让诊断与矫治走近学生发展的真实世界里去。
3、以“成功阶梯”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阶梯”强化我们学生直面学习、生活的态度,唤醒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强化和增加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成功后的信心。
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之后,教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几种练习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器械提出各种练习的方案,他们在小组练习时,得出几种可操作性的练习方法。
从中使学生懂得理论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道理,教者安排小组交流也是为了发展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
学生由于受到海绵块作用的影响,有的学生就解下自己的红领巾,利用红领巾将膝盖、两踝捆绑起来进行练习,发现同样能达到要求,虽然老师没有说,但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说明孩子具有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他们。
第十一课彩球滚滚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球体的特征。
2、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并组织好活动。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个性的彩球。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教件,彩球一个学具:废报纸、彩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和组织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用完的废纸都是怎样处理的?学生:烧掉,扔到垃圾箱里……老师:现在呢,让我们一同观看一段录相,看完之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2.放录相(废纸在大街上满天飞,环境受到污染)3.老师:看完录相,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废纸也是一种污染,生活在那里的人成天跟废纸打交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废纸也是白色污染,那里的人们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得极为差,一点也不美。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要爱护。
现在南昌正在创建美丽的花园城市,那么让我们变废为宝,把身边的废纸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彩球,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4.揭示课题:彩球滚滚。
三、新授。
1.出示课件一(不同的彩球)让学生仔细观察。
(1)提问: 你们觉得这些彩球有什么特点?(圆形、色彩鲜艳、设计不一)你最喜欢哪个彩球?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彩球的色彩、图形来讲)(2)除此之外,你能设想出其他的彩球吗?(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2. 指导学法。
(1)出示一个彩球,提问:大家想想这个彩球应该怎么做?(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3)根据学生讲的情况,相应地出示课件二(制作彩球的过程见书P14)1. 先拿一张废报纸浸湿后挤干,反复揉搓成一个球体。
2. 当报纸揉成球体时,再将其他报纸进行外包装(涂表一层)。
3. 按自己的设想利用各种色纸进行最后一层包装,使其外表美观。
4.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练习时注意巡视:(1)彩球的大小;(2)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3)作业干净,胶水贴牢固;(4)作品展示。
先小组里展示,再各派出最好的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颁布一、二、三等奖并发奖品。
四、游戏竞赛《打保龄球》。
规则:将全班分成两组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水平线2米远的地方依次排列9个汽水瓶(见图)并标明得分。
选手在比赛时,如果打倒了其中一个瓶都可以加分,累积分数最高者,为胜者。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彩球,同学们有的做了西瓜,有的做了葡萄,有的做了猪八戒……大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不仅做得好,而且都玩得很开心,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教材内容:认真上好体育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体育是一门主要在室外上的锻炼身体的活动课,通过参加丰富的练习活动,可以达到提高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能够和同伴积极合作,友好相处。
3、了解课堂常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练习秩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小朋友们从上小学起,要学习好几门功课,其中就有体育课,那么,什么是体育课呢?(学生讨论,依次发言)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知道,或者大家到操场看看,就会知道——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或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
那么,为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呢?小朋友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
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加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
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成健康的身体。
二、那么,怎样上好体育课呢?出示幻灯,边放幻灯边讲解:1、画面(1)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与保健课时,要向老师请假。
(2)听到上课铃响后,就到指定场地集合,排队时做到静、齐、快。
2、画面2学生看幻灯,老师提问,并小结(1)上课应穿什么服装和鞋子?小结:应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2)画面上哪些东西划了“x”?为什么划了“x”?小结:不佩带小刀等坚硬危险物品,不戴帽子,不戴口罩,不戴围巾,不戴手套,不穿塑料鞋……3、画面16(1)小明练习前滚翻;(2)怎么突然摔倒了?(3)原来被自己口袋里的小刀刺伤了。
小结:体育锻炼时千万不能带……(学生回答)三、在教室内练习排队(按座位组数)四、小结:以上老师给小朋友讲的就是上好体育与保健课的课堂常规,希望大家今后都要做《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教学设计执教刘小菊教学课题:春天的色彩(人美版实验教科书第二册)教材分析: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
人们穿上轻便漂亮的春装,迎着温馨的春风领略着生机勃勃的春意。
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去观察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本课旨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1.课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自然及朗诵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在指导学生用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发现美、表现美到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造型表现带来的乐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审美性。
4.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鼓励为主,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2)情感性目标:感受利用各种媒材,大胆表现所带来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