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62412110
课程名称:视听语言Ⅰ
英文名称:Audio-visual language 1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24 实训学时:24
学分: 3
适用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数码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速写、数码艺术概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教育影视、动画、摄影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为相关专业学生以后进行各类影视创作提供影视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电视包括视觉、听觉、动觉方面的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其特殊的叙事方式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学会通过解读影视内涵,把握影视创作中的表述方式和基本程序,掌握影视分析的方式和要求、分镜头剧本创作的方法和要求,学会使用影视语言的主题表达,并为今后的影视创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实例分析结合,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视觉、听觉方面的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其特殊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好的影视作品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用大量的影视作品为教学实例来培养学生对视听艺术的认知达到专业化。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影视艺术的历史与性质
二影视的语言与意义
第二章:认识影视语言的“媒材”
一媒材的概念
二影视媒材的发展
三影视媒材的区别与语言差异
第三章:影视语言的“分类”
一画面的构成元素
二摄影——影视画面的形成
三声音
第四章:影视语言的结构
一蒙太奇语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蒙太奇语义的定义与原理
三蒙太奇的功能
四蒙太奇的种类
五剪辑
第五章:影视语言的美学
一逼真与假定
二分解与组合
三叙事与表意
第六章:影视语言的接受
一接受方式
二实例分析
四、实验环节
1 观摩影片:进行景别分析练习。
2 转场作业:用15个连接镜头和5个穿插镜头叙述一个情节单元“告别”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思考题:①、选一段具有剪辑意识的电影剧本,谈如何理解剪辑应该体现在剧本阶段?②、剪辑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③、剪辑在电影中有何作用?④、创作中如何处理剪辑元素?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采用理论讲解,实例分析,作品观摩几方面,学生作业质量反馈。
教学手段以数字化为主,所有实例资料典型化和时代化,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专业信息,扩展创作力,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作业以成品化方式出现,并参加相关专业活动。
八、考核方式
通过大作业练习的方式进行考核,选择某一动画短片中经典片段5分钟,进行影片视听语言结构分析,并反推分镜头剧本。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视听语言》,刘立滨/张浩岚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蒙太奇论》,[俄]C·M·爱森斯坦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电影作为艺术》,[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影像造型的视觉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理论》,张会军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周传基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十、说明
无。
大纲制订人:罗雅南
大纲审定人:徐莹
制订日期: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