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防治方法
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为害为主,目前由于养蚕时间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以血液型脓病、僵病等蚕病为主。
血液型脓病(俗称爬蚕、奶奶蚕)
1.发病主要原因。
由于清毒不彻底有病毒存在、桑叶偏嫩含水率高、养蚕环境高温多湿、蒸热和眠起处理不提青造成健康蚕与病蚕混养相互传染。
2.防治方法。
每次给桑前把蚕体乳白、狂躁爬行的病蚕提取放入有石灰的容器中统-深埋,然后洗净手,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每天l―2次。
在饲养中重视桑叶成熟,不吃嫩叶、不成熟叶(-龄用叶为新梢笫2―3叶,二龄用叶为新梢最大叶,三龄用叶为三眼叶,四龄用叶为全芽叶),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l―2龄眠中蚕室内要有空气对流窗,3―4龄室内空气要流通,5龄要开门窗养蚕,如碰到阴雨天桑叶湿的话更要重视开门窗养蚕。
僵病
僵病的分生孢子(白毛毛)通过风吹、桑叶等外界带入,落在蚕体上后经l0―l2小时钻入蚕体内,吸取蚕体的营养和水份来维持生命,经-天后又钻出蚕体生成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分生孢子再传染给健康蚕。
l.发病原因。
有僵病分生孢子存在,加上空气中湿度大,有利于僵病分生孢子的生长,-般在多雨的春、夏、晚秋期易发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