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
汉语的词重音与句重音
口杨丈昌
从本质上说,重音是语言所共有的,是一种语言所不可
或缺的内在固有成分,汉语当然也不能例外.重音掌握不准
确,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现程度.外国人学习汉语,重音
的错误更为普遍和典型,在克服了难音难调以及语调的困难之
后,重音就成为语音不能继续提高的最大障碍.
对汉语重音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减少口语歧义现象.在
化大学出版社,1993.
[4]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5]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杨丈昌,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
A进行强调的结果.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个结论:在没有语境的前
题下,词重音即信息中心主要以词的语法结构意义为参照.
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来说,重读在词末音节的情况确实
占多数,而其中原因正是因为从词的语法结构意义看,词的
信息中心多体现在词末音节上.当然,以上分析还不能解释
全部的汉语双音节词,主要原因有两个:’是轻读,声调组
空间,这是哲学中相对性与辩证性的统.朱自清一再地选
择”一”字,就是要在”荷塘月色一F创设一个独立的只属
于他独享寂寞的清冷天地.现实太烦琐,太冷漠,太不如
意,也太儡促,现在要让自己清静,沉浸其中,归于其中,
完全占有这一种宁静与自由.这个世界的大小与内心精神需
要同在.”一”字意境涵有一片没有杂质的刚好符合先生
接续的音程,以及节奏.”所以,”语言必须有重音语调,
以决定嗓音之升高或降低:最后,由于其音节的长短参差不
齐,语言才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节奏来.”①由于重音的最重
要的声学征兆就是音长,所以,语句重音的混乱,势必造成
语气的模糊和节奏的扭曲.

,汉语重音的实质

般认为,汉语非单音节词中的一一个音节读得比较重,
合以及语言的约定俗成等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句重音规律的
影响.这些影响,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词重音规律,反过来也
干扰了句重音.
三,句重音规律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但句子所传达的信息并不等于全部
词义的总和.从汉语构词规律与构句规则的同构性而占,语
法重音是存在的,可以说,某个句子的语法结构能够决定该
句子的信息中心所在.但在具体的汉语口语中,交际的主体
要冲破语法的阻碍.对于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来说,如果没
有具体语境以及逻辑与心理的支撑,任何话语都是毫无意义
的,重音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句重音规律并不主要取
决于语法,语境以及逻辑与心理才是重音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谓句重音,应该是在具体语境中,说话者从逻辑或心理与
情感上,认为最重要的,最应突出的信息的承载音节.一般
以合并为一体,重新定义为:重音就是词或句子中的意义信
息中心的承载音节.反言之,重音所代表的信息应该是最重
要的信息.重音的声学特征是:调形较完整,音长比非重读
音节长一半还要多,音高也较非重读音节高,或者说调域也
较非重读音节宽.音强变化不大,只有在特别突出某一意义
或信息时,才有意地把相应的音读得重些,这时才体现出音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学生说出来的句子即便没
有语法错误,但听起来却语不达意的现象.分析之后我们发
现,这种现象很多都是因为重音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留学
生的生活实践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重音的得当处理,明
显有利于对留学生汉语口语中洋腔洋调的矫正,从而伎留学
生的汉语口语更纯正,更地道一些,真正做到无误交际,高
定于某个位置上.有时在后,如飞机,意外,蛋白,电话等;更多的时候在前来自如优点,冰凉,重视,铅笔等等,这
是最典型的偏正结构.
6.联合式合成词.联合式合成词两语素间的关系可概括
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并立.如:”智慧”一词,词中两语素
的意义相近或相同,且与词义也相似,而,重音在前与在
后并不影响信息的传达.但重音居前,有利于突出信息中
具体化的途径中,数字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种,而在众多的
数字中,最具表达效果的,又首推”一”字.”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七八个星”与”两三点雨”非常
具有可视的审美效果.”叶子与花也有…丝的颤动”以细致
的笔墨创设了形象.”树缝罩也漏着…两点路灯光”,在黑
黝黝的荷塘周围那”一两点”路灯光就特别醒目.以宁静的
此刻心情的哲学空间存在,这就是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
“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他的冷清,宁静而完全
独立于喧嚣之外的广大的哲学世界.虽孤独又不孤独,这
是文人朱自清的财富.
(尹平,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职业高中)
轻声之外,都重读后面音节,以免被误作偏正式合成词.
2.主谓式合成词.主语一般是已知的,给定的内容,是
“仰观宇宙之天,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人生固有许多困惑,借万物
以排遣心中郁闷,以求心灵自由与感情舒展的愉快.”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
记》)将眼前洞庭湖的视域扩大到更为广大的空间,无限与
有限的生命内涵大概也由此得到较为满意的寄托了.为了更
交际双方不关心的信息谓语则是未知的,双方都重视的陈
述内容,自然构成信息中心所以,主谓式合成词的重音在
词的后一音节.
3.述宾式,述补式合成词.与主谓式合成词一样,从句
法结构上看,都属向心结构,前面语素就是结构的核心.由
于它的语域较宽,在没有进一步比照的词的层面,词义的中
心即重音必然落在后面的音节上.这几种词的句法结构关系
在表意上喧宾夺主.
总体而言,句重音与词重音是基本一致的,反差最大的
是偏正式合成词.
注释:
①(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P176),商务印书
馆,1989年8月.
参考文献:
[1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文
否有变化,变化有多大,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的重音语索的
意域的宽窄,意域宽的,在句重音里的变化就小些;意域
窄的,变化就大些.主谓,述宾,述补,联合,重叠
式词语并无明显的语域宽窄之分,句重音与词重音基本是一
致的.处在句中非重读音节上时,词重音~般要放在意域
宽的语素上,即如果句重音在”丢”字上,那么非重读
的”钢笔”一词的词重音应该是”笔”,这样可以避免
圆珠笔……”我的钢笔丢了.”一句,如果句重音在”钢”
上,二者的语域重合了,那么句重音与词重音也就重合了,
就是一致的;如果把句重音放在”笔”字上,其语域是:钢
笔,小刀,钱包……,二:者语域不重合,那么句重音与词
重音就是不重合的,但后句的语域较宽,所以,出现的频
率也很高.由此看来,某种结构的词的重音在句重音中是
这种手法实现想重点突出事物的目的.写作总要讲究修辞,
而”一”字刚好与《荷塘月色》要表达的情意相符合,于是
它被朱臼清一再地运用.”一”字具有了炼字的修辞美感,
同时我也可以品悟出先生古典文学用词的修养.
第二,”一”字符合文学作品创造形象的要求.文学的
重要手段就是创造形象.借形象来感染读者的心灵,作用于
读者的情感,起到陶冶心灵影响思想的作用.在把美的对象
叠之后还能显出轻松的语气.即便是多音节的重叠式合成
词,重音在其他音节的也很少,而且主要出现在形容词中.
比如:词的重叠形式是”从的”时,如果只是表达…般的程
度概念,就重读前A;如果有加重和强调的意味,则重读后
A,因为形容词这样重叠和重读,能体现出程度渐增的语法意
义.”AA儿的”这种重叠形式中,第:二个音节变阴平,是对
与语义结构关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重音的位置也很
少例外.
4.附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的词义主要由词根承
担,词缀只是粘附在词根上,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词
的信息中心和重音自然在词根上.因为缀有前后之分,故重
音也有前后之别.
5.偏正式合成词.句法结构上也是向心结构,但句法结
构关系与语义结构关系不能全部都..一致,信息中心也无法固
而言,语言信息可分为明码信息和暗码信息.明码信息是任
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从语音形式中听出来的信息,这部分信
息简单明了,没有背景的参与.暗码信息则是必须通过对背
景知识和对说话人态度的正确理解才能掌握的信息,也可以
称为隐含信息,它包括话语形式的暗示,提示或语气,以及
来自话语形式的推断等要想准确把握信息中心,必须在正
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情感主体,而现实生活
是既丰富又复杂的,因而零语境的句子是不存在的.每段话
都有自己的主题,每句话都有自己的焦点,语法解决话语在
形式上准确与否的问题,重音解决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内容
表达上有效与否的问题,所以,交际效果是双方共同关注
的.当语法规律束缚最佳效果的表达时,重音的选择,自然
确理解明码信息的基础上把握好暗码信息.
四,词重音与旬重音
纯粹的词重音是不存在的,分析词重音不过是为了给词
语在语句中的重读提供依据.但由于受句子隐含信息的影
响,句重音与词重音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二者的重合是以
二者的意域即意义范围的重合为前提的.以偏正合成词为例
分析如下:
“钢笔”一词的词重音在前面,语域是:钢笔,铅笔,
心,并使音节因尾音的”去声化”而显得简洁有力.一种是
同构,可分为近义同构和反义同构.如江湖,山水,手
足,是非,往来等等,词义是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合作构成
的,单个的任何一个语素义,都不能直接代表词义,词义也
无法直接从语素义看出来.词中的两个语素在构筑词义上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