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
2、量质变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政府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市场利率下降---信贷扩张-----银行为谋求高额利润-----贷款给信用差的客户-----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积累------经济发展高涨发生通货膨胀----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次级贷款者还不起贷款------次贷危机-----金融危机。

当今的世界金融、经济运行情况,及其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由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3、内外因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也将从美国金融市场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

内因是根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外因是推动:金融全球化、一损俱损
相交相融,恶上加恶。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

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看法问题。

目前,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美国的“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弊端等因素所造成的。

这而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

目前,国内外对此流行的种种说法,只是从操作层面来描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技术性的失误和政策性弊端。

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其直接表现,是美国具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及其管理失控与崩盘所致,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

但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手段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的对抗性爆发。

这才是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和经济实质。

它同上个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危机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这场金融危机,不应叫做“世界金融危机”(尽管这场危机正在波及世界,但它在成因上与现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无涉),而应当称为“西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或者称为“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妥当。

对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和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需要观察。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仅金融危机本身正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扩散和蔓延,而且对其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发生和扩大。

其实,在美国和其他一些相关国家,是金融危机与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或明或暗地交织在一起的。

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和可能演变成的全面经济危机,我们必须以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

我们首先要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少地受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拖累。

即是说,我们的着力点要致力于自防和自救,而不是用中国极为有限的财力,用中国人民来之不易的一点血汗钱,慷慨大方地去挽救西方资本主义。

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财力和实力,比我国要雄厚得多。

他们自己在拥金自惜,却要算计别人、拖人下水。

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与会者认为,我们必须始终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我们应当从理论上追问: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显然,求助于新自由主义、采用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或回归凯恩斯主义,来反思和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都是无济于事的。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是我们正确观察、分析和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破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社会难题的理论法宝。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对我们进行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它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观察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同时也是一副清醒剂。

它使人们看到:“美国不是什么都好”,资本主义世界不是人间天堂;资本主义以周期性(无论是七八年一次的短周期,还是五六十年一次的长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表明了其生命力的枯竭和衰落;它宣告了一些人将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民主”神化为“人类普世价值”的破产。

其实,只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抗性矛盾的历史出路;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新形态,才是我们防范和克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消极影响根本保证。

从战略上思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1、调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上,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这支“看不见的手”、以及政府调控这支“看得见的手”的“两手作用”。

单靠任何一手都是不行的。

不重视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是错误和有害的;认为“市场万能”,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

因此,我们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搞市场原教旨主义。

2、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破产。

这次由于美国当局在次贷问题上的自由放任政策,所引发的美国和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并且正在危害实体经济,是首先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地区发生的。

它表明,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无论是在拉美这样外围地带,还是北美西欧这样的核心地区,都会给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灾难。

这就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破产
关于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政策的着眼点问题。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当然应当进行一些必要的国际性的救市合作。

但是,实行国际金融合作政策的着眼点,是应当积极主张改革目前由美国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

现在,全球性的经济政治挑战日益增多,在客观上迫切要求变革以美国为霸主的现行国际金融、货币、贸易和资源掌控体系,以推进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和弊端日趋明显,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建
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势在必行。

必须打破美元霸权、美元本位,以及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就是最好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神话。

不能用20世纪过时的旧章程来管理21世纪的世界经济,更不能用昨天旧的思维定势来指导明天的世界发展。

必须更新观念,因势利导,实行变革。

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和新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需要吸纳更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话语权,使其在国际关系上发挥更多、更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以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学者们指出,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表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万万不可重走“资本帐户完全自由开放,投资热钱不受监管,中国资本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完全对外资开放,甚至让外资(所谓“战略投资者”)控股中资银行”的老思路。

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原本就是一个陷阱。

如果我国丧失了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权,必然会最终丧失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

美国绑架世界各国经济而使其陷入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使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深受其害。

难道我们不要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