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 寇秀颖

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 寇秀颖


《 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标 品 进 行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根 据 其 保 留 时 间 进 行 定 性
分析。再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十七烷酸和亚油酸的含
量,进行定量分析。数据用 &’&& 软件分析并进行相
关性比较。结果见表 (。
利用分析得到的主要 成分比较甲酯化效果
入 小 试 管 内 ,即 可 用 于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 用 于 测 定 不 同酸法甲酯化效果的影响。 ’)!)9 !)# *+, - . 硫酸—甲醇酯化法
称 取 油 脂 或 脂 肪 酸 #" *1 加 入 !)# *+, - . 硫 酸—甲醇 ’)" *.,于 7" 8水浴加热 9" *0:,加 ! *. 正己烷提取甲酯化产物,取出上清,下层再用 ’ *. 正己烷洗涤,上清液合并后待测596。用于测定不同酸 法甲酯化效果的影响。 ’)!)$ ’(硫酸—甲醇酯化法
气相色谱仪为岛津 ;<’$<,检测器为氢火焰离 子化检测器5$6;毛细管柱(9" *=")#9 **);载气为氮 气 ,流 速 为 9)9" *. - *0:;空 气 压 力 为 %" >?2,氢 气 压力为 #" >?2;柱温 !"" 8,检测器和汽化室温度 !#" 85#6。进样量为 ’ !.。 " 结果与讨论 !)’ 碱法甲酯化反应时间的确定 本实验首先对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的反应 时间进行比较,油 脂 采 用 的 是 色 拉 油 ,以 其 含 量 最 多的亚油酸为检测指标。并且对十七烷酸和亚油酸
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 !。
表 " 几种酸法及酸碱结合法对脂肪酸的检测结果比较 ’
甲酯化方法 (".硫 酸 — 甲 醇 加 热 回 流 酯 化 法 !-#*@A B C 硫酸—甲醇酯化法 (.硫 酸 — 甲 醇 酯 化 法 酸碱结合法甲酯化
十 七 烷 酸 含 量 (.) %5-(;<="-)# %;-$">="-$5 ;!-6(D="-(6 $#-!)="-)6E
表 & 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的影响 ’
反应时间(*+,) # (" (# !" !# )" $" #"
亚 油 酸 含 量 (.) (%-!$<="-!( (;-)!<="-() (;-#%<="-($ (;-6#<="-"% (6-")<="-)5 !!-#!>="-(6 (6-#6<="-($ (6-$5<="-((
甲 醇 酯 化 法 和 碱 法 对 脂 肪 和 脂 肪 酸 进 行 甲 酯 化 ,并
对其甲酯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
表 $ 酸法和碱法对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效果比较 ’
甲酯化方法 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酯化脂肪 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酯化脂肪酸 (.硫 酸 — 甲 醇 酯 化 法 酯 化 脂 肪 (.硫 酸 — 甲 醇 酯 化 法 酯 化 脂 肪 酸
称取油脂或脂肪酸 #" *1,置以反应烧瓶内,加 入 ’)" *. 无水甲醇使之溶解,再慢慢加入 ")’ *. 浓硫酸,在 7" 8下加热回流 9" *0:5!6。取下冷却移入 分液漏斗,振摇分液漏斗以进行萃取。静止,待液面 分层后放去水相。使乙醚提取液通过无水硫酸钠滤
作 者 简 介 :寇 秀 颖 (’474&),女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食 品 科 学。
[$]罗伟强- 气相色谱法测定葵花籽油的脂肪酸/01- 食品工业科技, !""),%9!$:2 ;5
[#]柳镇安- 核 桃 油 中 主 要 脂 肪 酸 的 毛 细 管 柱 气 相 色 谱 分 析/01- 化 学世界,!"""9$:2 !(!8!()
收稿日期:"##$%&#%&$
称取油脂或脂肪酸 #" *1,加 !"" !. !"(的乙 醇—氢氧化钾,在 7" 8水浴加热 9" *0:,取出加水, 再加入盐酸中和。加 ! *. 正己烷提取,取出上清液 后再用 ’ *. 正己烷洗 涤 一 次 ,上 清 液 合 并 、蒸 干 。 再 加 ! *. ’(硫 酸 —甲 醇 于 7" 8水 浴 9" *0:,取 出后加 ! *. 正己烷,再加蒸馏水至瓶颈,取出上清 液,再加 ’ *. 正已烷,洗一次,合并上清液待测596。 ’)9 气相色谱分析
通 过 对 酸 、碱 催 化 的 两 类 常 用 的 甲 酯 化 方 法 进 行研究,发现.硫酸—甲醇酯化的主要优点是适用 面广,既适于游离 脂 肪 酸 ,又 适 合 于 结 合 态 脂 肪 酸 (脂 肪 )。 碱 法 甲 酯 化 只 适 合 于 脂 肪 ,但 其 反 应 时 间 短,水解、甲酯化一步完成,是 一 种 快 捷 、简 便 的 分 析方法。并且测定了适于酯化脂肪的碱法的最佳反 应时间为 )" *+,,酯游离脂肪酸的酸法的最佳反应 时间为 %" *+,。 参 考 文 献:
[(]咸漠,康亦廉 ,刘 延 等- 菌 油 脂 肪 酸 碱 法 甲 酯 化 的 研 究/01- 吉 林 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 (")3("#
[!]日 本 食 品 工 业 学 会- 食 品 分 析 方 法 上 册/41- 成 都 :四 川 省 科 学 技术出版社,(56#7 )6(
[)]王静,向文胜- 现代农业仪器分析应用技术/41- 哈尔滨:东北林 业 大 学 出 版 社 ,!""" ,%(8%!
? 文中所有数据均为三次的平均值
由表 ( 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为 )" *+,,亚油酸的
含 量 达 到 最 大 值 ,并 且 与 其 它 时 间 的 含 量 相 比 差 异
显著。因此 )" *+, 为反应的最佳时间。在以后的反
应中,碱法的反应时间采用 )" *+,。
!-! 不同酸法甲酯化效果比较
对几种酸法及酸碱结合法对脂肪酸的甲酯化
称取油脂或脂肪酸 #" *1 加 ’(硫酸—甲醇 ! *. 于 7" 8水浴加热 9" *0:,加入 ! *. 正己烷, 再加蒸馏水至瓶颈,取出上清,再用 ’*. 正己烷洗 一 次 ,合 并 上 清 ,放 入 小 瓶 中 待 测 596。 用 于 测 定 不 同 酸法甲酯化效果的影响。 ’)!)# 酸碱结合法甲酯化
硫 酸 、甲 醇 、氢 氧 化 钾 、石 油 醚 、苯 均 为 分 析 纯 ; 正 已 烷 为 色 谱 纯 ;色 拉 油 为 市 售 食 用 油 ;十 七 烷 酸 、 亚油酸标准样品均为 /01*2 公司产品,纯度344(。 ’)! 甲酯化方法 ’)!)’ 氢氧化钾—甲醇室温酯化法 称取油脂或脂肪酸 #" *1 置于 ’" *. 量瓶内,加入 ! *. 石油醚和苯的混合溶剂(’:’),轻轻摇动使之 溶解。再加入 ! *. ")$ *+, - .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混匀5’6。在室温静置不同时间,加蒸馏水使全部有机相 甲酯溶液升至瓶颈上部。澄清后吸取上清液,所得清 液即可用于气相色谱分析。用于测定碱法对脂肪和 脂肪酸以及反应时间对碱法甲酯化效果的影响。 ’)!)! ’"(硫酸—甲醇加热回流酯化法
$%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
寇秀颖 于国萍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哈尔滨 ’#""9"
摘 要:脂肪和脂肪酸的甲酯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酸催化和碱催化。本文对这两类甲酯化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酸催 化 既 适 用 于 酯 化 游 离 脂 肪 酸 ,也 适 用 于 酯 化 脂 肪 ;碱 法 只 适 合 酯 化 脂 肪 不 适 合 酯 化 游 离 脂 肪 酸 。并 且 确 定 了 最 佳 的 反 应时间:酸法为 %" *0:,碱法为 9" *0:。 关 键 词 :脂 肪 ;脂 肪 酸 ;酸 催 化 ;碱 催 化 ;甲 酯 化
?<,>,D,E 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由表 ! 可以看出 (.硫酸—甲醇酯化法对脂肪
酸 的 甲 酯 化 效 果 最 好 ,酸 碱 结 合 法 对 脂 肪 酸 的 酯 化
效果最差。说明在硫酸催化的几种方法中并不是硫
酸 浓 度 越 高 越 好 ,而 酸 碱 结 合 法 也 不 利 于 游 离 脂 肪
酸的甲酯化。
对于大多数的脂肪和脂肪酸而言,气相色谱法 是其最佳的分析方法。由于气相色谱分析首先涉及脂 肪和脂肪酸的甲酯化。常用的甲酯化方法分为酸催 化、碱催化两大类。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使用范 围各不相同。而许多文献和参考资料中使用的酸碱浓 度、反应时间等也有大差异。因此,选择方便、快捷的 甲酯化方法对脂肪和脂肪酸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对 氢 氧 化 钾 &甲 醇 室 温 酯 化 法 ,’"( 硫 酸—甲 醇 加 热 回 流酯化法,!)# *+, - . 硫酸—甲醇酯化法,’(硫酸—甲 醇酯化法和酸碱结合酯化法的甲酯化效果进行比较, 确定了最适于脂肪和脂肪酸的甲酯化方法。 ! 材料和方法 ’)’ 试剂
由表 ) 可以看出反应时间 %" *+, 时 十 七 烷 酸
的含量最高,并且与其它时间的结果相比差异显
著 。%" *+, 以 后 反 应 时 间 增 加 十 七 烷 酸 的; *+,。 !-$ 酸、碱不同方法对脂肪及脂肪酸甲酯化效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