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 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十五章 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婴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周岁婴儿死亡数 同期活产数
×1000‰ (15-11)
(5)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指某地某年未满 28 天的新生儿的
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
m 死亡数中占很大的比重(约占 50%),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但是,新生儿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从人口年龄结构对今后人口增长速度影响的角度,又可将人口金字塔分为增长型、静止型和缩减型,
分别与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相对应。
圣才学习网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
婴儿死亡率。
答案: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总数的
比值。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
×100% (15-2)
华 人口总数
(4)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
中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14 岁及以下人口数
×100%(15-3)
人口总数
2.人口金字塔 (1)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 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更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人口的年 龄性别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 (2)人口金字塔的类型:人口金字塔可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它们的形状各不 相同。年轻型:塔顶尖、塔底宽。成年型: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年老型:塔 顶宽,塔底窄。
www Σ 总和生育率= (年龄组组距 × 各年龄组生育率 ) (15-7)
(5)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 NIR)为粗出生率与粗死亡率之差,是测量人口
网 再生育的指标。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只能粗略的估计人口的一般增长趋势,不能用来估计未来人
口的发展速度。
某年活产总数
生育率=
×1000‰
m 同年 15~49 岁妇女平均人口数
(15-5)
o (3)终生生育率:终生生育率(life-time fertility rate, LTFR)说明一批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妇女一生 c 的生育水平。终生生育率由于观察时间很长,一般很难观察到。
j. 某批妇女生育的活产子女数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第十五章 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 掌握内容
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
(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人口总数、性别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2)人口金字塔;
某死因死亡率=
习同年平均人口数
×100000/10 万 (15-14)
学 (8)死因顺位: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
计 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相对重要性。 (二) 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
统 1.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该病的频
1 活满 n 年的例数 . n 年生存率=
www 观察例数
×100% (15-20)
生存率一般要用寿命表法(即 Kaplan-Meier 法)计算。不宜按照对上述公式的直观理解,用“直接法”
网 进行计算。 (三)医学人口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习 1.医学人口统计:是应用人口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健康和卫生保健的角度研究人口的数量、 结构、变动及其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人口统计学在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领域中的应用,是卫生
www.1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某年不满 5 岁儿童死亡数 同年活产数
×1000‰ (15-13)
(7)死因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CSDR)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
网 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某年内某种原因的死亡人数
1000 二、教学内容精要 w. (一)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的意义及其用途 ww 1. 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
(1)人口数:人口数(population) 又称人口总数,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特定时间点的人口数。
网 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可得较好的人口数统计。根据我国的户籍登记,也可获得户籍人口数。在人口流动较
患病率 =
现患人数 受检人数
×1000‰ (15-16)
在某些场合,也使用时期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时期患病率的分子实际上是该时期起始点的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中华统计学习网
习 人口自然增长率= 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15-8)
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
学
计 (1)粗死亡率: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又称死亡率(death rate), 是某时期(一般是 1
年)死亡总数除以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所得的商。如果用一年的资料计算年死亡率,分子是
统 一年内的死亡数,分母就是该年的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粗死亡率说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易受人
(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m 2.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 o 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生存率。 c (二) 熟悉内容 . 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其它指标。 j (三) 了解内容 t 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中 1. 疾病统计: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流行
的规律,为病因学研究、疾病防治和评价疾病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
(2)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3)疾病调查资料。
中华统计学习网
观察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某病死亡率=
同期平均人口数
×1000‰ (15-18)
om 5.治愈率:治愈率(cure rate)指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主要适用于一些急性病的疗效统计。
c 治愈人数 . 治愈率=
受治人数
×100% (15-19)
0tj 6.生存率: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指观察对象能存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常用的是一年生存率、五 0 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等。临床上,一些慢性病的病人经过某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常用 n 年生存率来表 0 示。对恶性肿瘤等疾病,难说“治愈”,用 n 年生存率来表示治疗效果或凶险程度是比较合适的。
o 死亡漏报现象非常严重。在我国,有的边远地区新生儿死亡漏报率高达 100%。新生儿死亡漏报直接影响
c 到该指标的准确性。
. 新生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 28 天新生儿死亡数 j 同期活产数
×1000‰ (15-12)
0t (6)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0 由于儿童死亡率比较高,且不易获得完整的统计资料,在卫生事业不发达或统计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和 0 地区,婴儿和新生儿死亡数往往有漏报。故也常用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
中华统计学习网
圣才学习网
SMR)就是这样的一个指标。直接法计算的标准化死亡率,就是用同一套标准的年龄构成比与各自的年龄 组死亡率乘积的总和。
(4)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 期活产总数的比值。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 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其计算式为:
口性别、年龄的影响。
华
中 某年死亡数 粗死亡率= 同年平均人口数
×1000‰
(15-9)
(2)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ASDR)指某年某年龄别平均每千人口中
的死亡数。
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年龄别死亡率= 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1000‰
(15-10)
学 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人口统计收集的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 计 (1) 人口普查; (2) 人口抽样调查; 统 (3) 人口登记,包括生命事件登记(出生、死亡、胎儿死亡、结婚、离婚、收养、生育、认领、
华 离弃等)、人口迁移变动登记和户口登记。 (四)疾病统计的意义及其资料来源
多的情况下,还可按居住地来统计人口数。
习 (2)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 100,计算男女性人口数之比,称为性别比或性比例。 男性人数
性别比=
学女性人数
×100 (15-1)
计 (3)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龄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
人口类型的尺度。
统 老年人口系数=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 (1)粗出生率: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CBR)又称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 (活产数),人口的出生率明显受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的影响。其算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