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与医学人口统计

最新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与医学人口统计

(1)实际人口:某一时点,某一地区调查时实际存在的 人数(包括临时在该地的人)。
(2)法定人口:某一地区常住居民人数。
中国1-5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次别 普查时间 人口总数 性别比 年增长率% 1 1953.6.30 601938035 107.5 2 1964.6.30 723070269 105.46 1.83 3 1982.7.1 1031882511 106.3 2.1 4 1990.7.1 1160017381 106.6 1.48 5 2000.11.1 129533000 106.74 1.07
三、随访资料的生存率分析
评价疾病防治的近期效果,一般可用治愈率、 有效率及病死率。但在研究肿瘤或研究其它预 后较差疾病的治疗效果时,则需要长期随访观 察,多用生存率来评价。
生存率:是指病人从某个规定时间(如发病、 确诊、开始治疗或手术时间等)开始,到某时 点的生存概率。
时间单位:一般以年为单位,有一年生存率, 三年、五年和十年生存率等。对于生存时间较 短的情况亦有以月或日为单位的。
Hale Waihona Puke 1976 24 21 19 16 14 14 13
1977 32 27 23 21 18 16
1978 25 23 20 16 16
1979 36 31 29 26
1980 25 23 19
1981 46 36
合计 243 213 154 120 85
66
46
33
17
某地胃癌根治术后八年生存率
术后年数(n) 1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与医学人口 统计
疾 病统计
1.治愈率
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治愈率=(治愈病人数/受治病人数)100%
2.有效率
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 有效率=(治愈有效病人数/受治病人数)
100%
注意比较时:明确的标准;可比性。
9
3.某病病死率(case fatality)
人口连续不断变化过程 内人口的变化情况,包括由出
中某一时点的人口状况, 生、死亡引起的人口自然变动,
如人口的数量、不同特 征(年龄、性别、职业、
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迁移引起的机械变动,以及反 映人口从一个社会集团转入另
民族、文化程度等)人 一个社会集团引起的人口社会
口构成。这类资料主要 变动。在医学人口统计中,主
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
某地1974~1981年胃癌根治术后随访结果
年 份 例数
生存年数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974 29 28 25 23 19 18 17 17 17
1975 26 24 19 18 18 18 16 16
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如上例
相成而得到一定年限的
出现七、八年两年生存率均高于第 六年的生存率;因迁移等原因而失 访或死于与所研究疾病无关的其它 疾病,观察未满一年者,这些均不 能用来计算生存率,从而损失了信
息。
生存率。
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的优点 是可以利用截尾资料,而且 结果不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 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
概念: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某病患者中因 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计算公式:某病病死率= 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 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 100%
上式分母中患病情况不同,指标的概念也不 同。如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分母为出院人数。 某一地区某病病死率的分母则包括该地区所 有患该病的病人。故医院的病死率不能代表 地区的病死率。
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3.反映死亡的几个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
二、疾病统计 1.反映疾病发生水平常用指标 :发病率、患病率
2.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治愈率、有效率、某病 病死率、生存率
16
医学人口统计分为两大类
静态人口统计:是反映 动态人口统计:反映某一时期
生存率的计算方法
直接法: 观察满n年的人数中 寿命表法:是应用定群
活满n年的比率。
寿命表的基本原理,先
n年生 存 观 活 率 察 n满 年 n年 满 的 的人 人 10% 数 数 0
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直观,在病 例较多时误差不大。缺点是当例数 较少时,有时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
计算出随访病人活满x年 再活下一年的死亡概率, 然后计算出相应各阶段 的生存概率,根据概率 乘法定律将各阶段概率
2
3
4
5
6
7
8
存活人数
213 154
120
85
66
46
33
17
随访满
243 197
172
136
111
79
55
29
n年人数
存活率(%) 87.65 78.17 69.77 62.50 59.46 58.33 60.00 58.62
小结
一、人口统计
1.人口金字塔 2.反映生育的几个指标:粗出生率 、总生育率、年
研究的起始点
起点:可以是疾病的确诊日期,病人接受治疗或出院日期 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终点: ①在随访期间病人死于所研究的疾病; ②在随访期间病人因其他疾病而不是因为所研究的疾病死亡; ③在随访期间病人因迁移等原因中途停止了观察; ④病人因生存期较长或开始进入随访的时间较晚,有些研究
对象到规定的随访截止时点仍活着,他们的研究结果是未 知的。 以上后三种原因均未达到预期的终点(死于所研究的疾 病),这些资料无法获得观察对象的确切生存期,得到的 是截尾数据。在计算生存率时,因随访的起始时间不同, 算出的生存率也会不同,报告和分析比较时都应注意。
是通过人口普查获得。 要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作为其研
究内容。这类资料通常是通过
登记报告获得。
17
主要内容
一、人口数与人口构成 二、出生统计 三、死亡统计
18
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随时都有生有死,有迁入和迁出, 处于变动之中。因此,要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及各种构成,只能采用某一时点的资料。按一般惯例,采 用一年的中点,即某年7月1日0时(或6月30日24时)作 为标准时刻来进行统计。例如,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 人口总数为1133682501人,这就是1990年7月1日0时我 国的人口总数。这一数字包括了在标准时刻以前出生的人, 但不包括标准时刻以前死亡的人;在标准时刻以后出生的 人不应计入,死亡的也不应扣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