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


曲水流觞,赋诗集句。王羲之
乘兴作序,于是产生了著名的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原书二十八
行,共有三百二十四字。 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 相同。其中有二十个“之” 字更是变化多端,无一雷 同。是王羲之书法中最好 的珍品,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

《祭侄文稿》(原迹现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708——784), 享年77岁,琅邪临沂(山 东临沂)人。是中唐时期 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 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 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 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 墨守成规,自成一体,称 为“颜体”,具有独特的 风格和笔法。
线条瘦挺、直画居多、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字形结构疏密相间、分布均匀、笔道粗体势厚重、弯笔多。
体势宜正、笔势宜圆、对称均衡、参差变化、残留象形文字的痕 迹。 字形扁方、左右发展、蚕头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粗细变 化。 一笔为书、虚实互可、借连移连、简中求简。 用笔变中有规、结体字形尚方、方正平直、整齐一律。 如行云流水、牵丝引带、收放自如、疏密得体、字势多变、楷草 之间。
楷书 也叫正楷、 真书、正书。从隶书 逐渐演变而来,更趋 简化,字形由扁改方, 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 波势,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考考你: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步驟八 印泥的使用:鈐印時,左手持印泥盒右手將 印面輕輕擊打在印泥上蘸均,切忌把印面注 印泥上擠壓。
步驟九 鈐印:將蘸好印泥的印章,對準應鈐蓋部位輕輕 落下,用力鎮壓。
步驟十 鈐畢:印章用過後,應用棉花擦拭乾淨,收存 起來備用,並小心勿使碰
谢谢观赏~
史,人称王右军。变汉、魏朴
质书风,创造妍美流便的今体。 评者以为其草书浓纤折衷,正 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 千变万化,纯出自然。因其书
艺卓越成就,书迹为历代所宝,
影响极大,有“书圣”之称。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 王羲之带着他的儿子们,邀请 了当代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 一人,聚集浙江绍兴兰诸山, 山中有座亭子叫兰亭。这一天 是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考一考?
楷书
隶书 行书
甲骨文
楷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天下第一福》的福字 在写法上暗含“子、田、 才、寿、福” 五种字 形,寓意“多子、多田、 多才、多寿、多福”, 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 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 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 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 “五福合一”、“福寿 合一”之“福”,它又 被称为“长寿福”和 “天下第一福”。
寿山石
产于福建省 福州市,为我国传统的“四 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 “中华瑰宝”。寿山石在宝 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 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 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 种。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 刀不如 青田石爽决,但细润 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 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 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 田黄,而田黄石又与芙蓉石、 浙江鸡血石并称为“印石三 宝”。田白、牛角冻、瓜瓤 红等,为世所宝。
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商朝后期
小篆
秦朝
金文
西周
隶书
汉朝
草书
汉朝
楷书 行书
晋代成熟 唐宋盛行 魏晋南北萌 芽,唐朝盛 行

甲骨文(商周早期)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
要用龟甲或兽骨 进行占卜, 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 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
室史官保存。这是中国最古
老的成熟的文字,因为刻在 龟甲和兽骨上,人们称之为 甲骨文。
步驟四 刻製與修整:依據印文選用合適的刀法來 刻製,刀法可分切刀與衝刀二種。
步驟五 邊欄的處理:印文工整,邊欄要工整;如印 文斑剝,邊欄也要寫意自然。作邊之法有: 刻、作、磨等法 。
步驟六 邊款:刻印之後,在印章左邊刻上作者字號、 刻製年月等,謂之邊款或具款。
步驟七 邊款的拓製:拓款的方法與古銅器的拓法 相似。拓款的方法有濕拓、乾拓、油墨拓 等。
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艺术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 字。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保持着形、 音、义的统一。汉字的字形本身是一种视 觉形象,汉字书法就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运笔、间架结构以及 章法、气韵等,从而使汉字书法成了中华 民族献给世界的最美妙、最迷人的艺术。 汉字书法艺术根据书体的演变,大致分为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秦汉时期的、玉、木, 牙、骨、砖、有机玻璃 制品等。但现在作为篆 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 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 印材,柔、脆、腻、坚 适中,易于受刀,并能 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 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 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 刻艺术的发展。
青田石
产于浙 江省青田县,石质细 腻、温润、不硬不燥。 易于镌刻。色有黄、 白、青、绿、黑、灰 等,其中以有冻者更 为珍贵。即石质呈半 透明状,如灯光冻、 鱼脑冻、封门青等即 是。一般青田石虽不 如冻石佳妙,但亦可 称为印材中之佳品。 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 料。
小篆又称秦 篆——它的 笔画首尾匀 圆,结构对 称;给人以 刚柔并济, 圆浑挺健的 感觉,对汉 字的规范化 起了很大的 作用。
泰山刻石
隶书(汉)
字形扁方,
左右伸展; 左波右磔, 蚕头燕尾。
曹全碑
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
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 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 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 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甲骨文线条瘦挺,结构随字
形变化而变化,章法随着甲
骨走向而形成,趣味性强。




象形文字

金 文
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的书体是金文,因铸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在商周, 一个人如果为王朝策立了功勋,君王就大量地予以赏赐。立功的人常常要 铸造青铜器,并铸刻上自己的功勋,以显耀于后世。 金文大多线条厚重,结构和章法多随字形大小而变化,很有趣味。
篆刻工具
刻刀、印泥、印床、笔墨、砚耍、
棕 帚、拓 包、印规、纸、砂纸、 镜子、印筋等。
甲骨文印章
中外印章
橡皮印章
印 章 相 机
步驟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時有傾斜,或上蠟 磨光時,印面留有蠟,這時要用砂紙整平, 以利上石刻製。
步驟三 上石:通常上石有二種方法:一為把印稿 用毛筆反寫在印面刻製;二為用耐水紙反 拓上石。
观察印章 上的篆刻, 说说它有 什么特点? 并说出它 们分别是 什么刻法。
篆刻的发展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 “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 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 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 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 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 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 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 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行书,或叫行楷,是汉字书法中的一 种手写字体风格。相传是在后汉末年 所创。
考考你: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1、《兰亭序》
王羲之(晋)
2、《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3、《黄州寒食 帖》 苏轼(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 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 东),居会稽山阴(今渐江绍 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 书.

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 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等。
各大书体的特点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课堂总结

了解到字体的演变过程以及每种字体的 特征。加强对书法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 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 感。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 硬笔书 法_标清.flv
篆刻艺术欣赏
现代印章
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是我国悠久而又独特的传统艺术。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因印章字体多用 篆体,先书后刻,所以称篆刻。早在春秋 战国时期,印章作为证券机构或者个人权 力的信誉凭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形 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形式,有“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之誉。从刻法讲篆刻主要有阴 文、阳文两种刻法,字为白的称阴文,字 为红的称阳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