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组成案例分析

水的组成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
名称 水的组成
基本信息 执教者 汪秀玲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
《水的组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的
内容。通过对水的电解实验的现象,得出相关结论。但对
于初三学生,刚学习化学,且有关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材分析 等一概不知,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我采用演示实
理能力
实验探究(一)
纯氢气的方法
学生产生疑问, 该如何对氢气进 联系生活,
氢气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行验纯呢? 体会化学与
呢?
生活密切相 学生认真观察 关。
氢气燃烧实验 (10分钟)
实验探究(二) 水的组成 (30分钟)
小结: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水
观察现象,猜想
生成物
进一步通过实验来证明水 推测出水的组成
的木条复燃,证 注重对学
明是氧气;负极 生“过
产生的气体可以 程”和“方
燃烧,发出淡蓝 法”的培养
小结:正氧负氢(父亲) 色火焰,则是氢
正一负二
气。
思考:通过上述实验说明
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生得出结论:水
是由氢、氧两种
出示讨论题;
元素组成的。
1.电解水实验时,产生氢
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常大于 学生思考,交
验,学生观察,并写出所看到的现象,以及现象中分析的
信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观察、现象的分析。进而推出水
的组成。
学生已掌握的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学习新知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关于物质的组成,学生只有一些宏
观印象,没有微观的概念。学生学习微观概念,难度较
学情分析
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水的电解实验成 功至关紧要,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
教学反思
了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
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挖掘教材,发展教材,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 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不足之处 是: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不准确,不全面。
4、上完本节课后,通过反思,如果重新上这 节课,我将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使学生获得 最大收获的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重点培 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的组成
元素为氢、氧 通过对实验
演示:水的电解实验
的观察,培
养分析概括
实验过程中出示问题: 学生描述现象: 能力
1.通电后,电极有什么现 1.两极均有气泡
象?
产生
2.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 2.正负两极的气
积比?
体体积比约 为
3.通电后,产生的气体为 1:2
何气体?如何检验? 3.正极产生的气
体可以使带火星
设计说明
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通 过对现象的分析解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
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对水的组成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 每个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多彩的水世界图片: 太空看地球的照片;与水 有关的风景图片及干旱和 洪水图片

象的能力
2. 运用视频展示一些微观的情景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 逐步建立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
值观目标 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初步总结出
教学策略与 现象,以及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学
象,根据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分析现象,得出反应产物。
再根据产物推导出水的组成。从而使学生了解实验重要
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
知识与能力目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3.了解点解水实验,并通过实验推断出水的
元素组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 1.通过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
展示预先收集好的一瓶氢 气
谈谈对水的认识
补充:难溶于水
观察并归纳氢
问:根据生活经验,密 气的物理性质
度如何呢?
认识水对人
氢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 比空气小 体,那么可以随意点燃 吗?
类的重要 性,激发求 知欲
创设情景 (2分 如果氢气不纯,在空气中
钟)
燃烧后会发生爆炸
培养观察能 力及信息处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验 猜想
2:1,为什么?(提示: 流,得出结果溶解性)2.常在水中加入NaOH或
稀H2SO4的原因是什么?
告诉学生:根据产生的氢 学生们思考,并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其 及时记录。 他数据,经过精确的实验 测定没个水分子中有两个 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确 定了水的化学式为:H2O 《多媒体演示》 利用视 频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 程,了解化学变化的实 质。
课堂小结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板书设计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节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 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 淡蓝色火焰 --H2 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 氢气 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 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 的化学式是H2O;
5、课上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如何 得知其他物质的组成呢?我的回答是,需要精确的实 验及数据,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在化学的殿堂 上收获更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
6、课下与同学的谈话感觉他们对课上知识掌 握很好,做起练习来得心应手,个别综合性的题做得 不太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效果源于学生课上 积极配合,积极思考。以后师生会再接再厉。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本次演示实验非常成 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实验 探究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 习化学的兴趣。
2、本节课中,我最满意的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语 言表述很好,通过缜密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水是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学生看完水电解的微观视 频以后,讨论热烈,问题重重,并在讨论中自己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