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建设的探索
[摘要]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方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就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如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且在其社会经济结构中形成了支柱产业的态势,而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在今天也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济建设举措。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成为各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关于文化产业的开发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自90年代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且在一些学校开设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科系。
我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经营管理方向)中开设“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正是基于在大
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国策和形势下所重点建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
1、在专业中的明确定位
文化艺术经营管理在高校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和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存有一定的可发展和改革的空间。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人才紧缺。
本课程致力于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和加强技能培养为重点,培养具有文化产品经营开发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且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现当代发展经济离不开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如何开发?通过什么途径开发?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现在围绕文化产业开发,各地有不少典型事例,开这门课对教给学生如何对待文化产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文化产业,性质是什么,懂得怎样利用和开发,在理论上加以武装,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是很必要的。
“文化产业概论”是针对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结构与组织,掌握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竞争力意识以及创新的精神。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文化产业的功能特征与基本运作规律、
文化产业的成长与扩张、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作为重点内容。
同时,使学生明确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了解世界文化产业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了解相关的文化产业体制、政策和法规。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突出实践性为主,围绕实用性做文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教学内容做到科学性、专业性,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还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中,通过列举西安曲江新区建设盛唐文化旅游园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案例,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总结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关注实事动态、注意教学案例的收集;不断关注本学科的前沿,不断学习,注意知识的更新,适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3、运用的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种模式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学内容专业化、实用化。
(1)理论教学。
向学生介绍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中西方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当前文化产业开发的状态,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运作,懂得怎么利用和开发文化资源。
其中必须明确两点,一是一定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
下,考虑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二是明确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来自文化特色与创新,要充分发掘和优化整合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特色的文化资源,这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当今国内外高等院校部分应用型学科专业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实践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学生带入特定文化产业典型事件和情景现场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案例讨论——课堂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等,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群体互动,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对个人沟通、控制、决策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文化产业概论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要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因此要充分了解文化产业在现实中的具体发生情况。
(3)实践教学。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的任务,我们广西提出了“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根据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我区各地进一步重视和强调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如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柳州的小丑节、柳州的《八桂大歌》、f1摩托艇大赛、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各地的旅游开发等等,这些都是在依托于本
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基础上所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成功项目。
实践教学,希望使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化产品项目的参与和调研,加深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4、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办法。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从而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考试方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能力。
5、教师要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同时要尽量使自己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搞教育科研.以此带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当遵循教学改革的精神,做好课程建设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