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代谢与平衡单元培优测试卷(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代谢与平衡单元培优测试卷(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单元培优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无机盐、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水和粗纤维。

这七种营养素中,哪些是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B.无机盐、维生素、水、葡萄糖C.无机盐、水、粗纤维D.维生素、糖类、水2.下列四位同学对小肠特点的叙述中,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是()A.小鹏:小肠长约5~6 米B.小俊: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灿: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小霖: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4.关于消化系统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促进消化B.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C.小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D.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5.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运动系统6.下表是某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单,对表格呈现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 3.5—5 ×1012/L 2.8 血小板100—300 ×109/L 220.0血红蛋白110—150 g/L 90 淋巴细胞0.7—4 ×109/L 2.5白细胞 3.5—10 ×109/L 6.5 血型B型C.此人患有炎症D.根据血红蛋白值该人需要补钙7.人体心脏的左、右心室收缩时,便会把血液压入血管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其中右心室中的血液压入()A.主动脉B.肺动脉C.上、下腔静脉D.肺静脉8.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

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

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能量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9.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滤过B.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D.小肠内密布小肠绒毛,有利于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10.2008年5月8日,经过严格选拔的15名登顶队员将奥运圣火顺利送上珠峰(海拔8844.43米)。

这些登顶队员与平常人在生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A.血液中红细胞含量较多B.身材比较高大C.血糖含量远高于正常人D.心率比正常人快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B.所有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C.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所有消化酶在37 ℃和pH为中性时活性最强12.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

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C.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为动脉血,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少的为静脉血D.体循环与肺循环在心脏处混合在一起,二者是交替进行的14.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

下列分析有误的是()A.⑨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B.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C.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D.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15.如图为人体某器官处的血管及血液流动示意图,请判断标号2所指的血管是()A.小动脉B.小静脉C.毛细血管D.主动脉16.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

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

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17.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 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A.AB型、A型、O型、B型B.AB型、B型、O型、A型C.O型、A型、AB型、B型D.O型、B型、AB型、A型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处进行了气体交换,故出球小动脉流动的为静脉血B.在肾小管中流的液体为原尿C.若某人的尿液中被检测出含有葡萄糖,则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D.某人若排尿频繁尿量增多,则其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19.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样本甲乙丙丁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A .标注①B .标注②C .标注③D .标注④20.如图观察的是人血涂片模式图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B .人血涂片因细胞③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C .图中的②是白细胞,与人的免疫功能有关D .图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8分。

其中有2个小题3分。

)21.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

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 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贮存到 (用图中器官编号表示)中,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作用。

(3)(3分)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

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22.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

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 ;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 。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 ;双腿酸胀的原因是 。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

23.★★★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食物组织细胞④ ①皮肤⑤体外外界气体肺泡②③⑥肾脏尿(1)图中②和③两个过程,其中主要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是;(2)通过①过程进入④运动到组织细胞的蛋白质最终代谢(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24.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完成以下问题:(1)体循环相对于肺循环运输血液的距离较远,所以[ ] (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的名称,下同)壁比[ ] 壁厚,肌肉收缩更有力.(2)在血流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

(3)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血变成血,从而使人体获得氧气。

25.某药品部分说明属性如图,阅读后回答:(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3)(3分)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26.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1)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2)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3)如果血管②在小肠绒毛内,曲线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27.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如下图)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含量比较(单位:g/L)(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成分样本一样本二样本三蛋白质80 0.0 0.3葡萄糖 1.0 0.0 1.0尿素0.3 18.3 0.3(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样本一是,样本二是,样本三是尿液。

(3)我们每天喝适量的水,不但有利于体内废物排出,而且对调节人体内_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8.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问题。

(1)观察前,需用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是什么?。

(2)图中[3]是。

(3)血管[2]毛细血管其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种流动方式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充分的。

(4)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能够沿着一定的方向,其动力器官是。

29.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回答:(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2)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

(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

(4)酿好的甜酒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泡沫?。

3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

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

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

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九(上)第4章代谢与平衡单元培优测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8分。

其中有2个小题3分。

)21.(1);(2)、;(3)(3分)。

22.(1);(2)、;(3)、;(4)。

23.(1);(2)。

24.(1)[ ] 、[ ] ;(2)、;(3)、。

25.(1);(2);(3)(3分)。

26.(1)、;(2)、;(3)。

27.(1)、;(2)、;(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

共22分)28(2);(3);(4)。

29(2);(3);(4)。

30.(1);(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8分。

其中有2个小题3分。

)21.(1)消化;(2)胰岛素、甲;(3)建议病人少吃脂肪类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