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8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合成肽疫苗( 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重组抗原疫苗( recombinant antigen vaccine) 重组载体疫苗( 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 DNA疫苗(DNA vaccine)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类毒素(toxiod)
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 。 因其已失去外毒素的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 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抗原物质的检测
其他检测方法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形态与结构的检查
细菌个体形态与结构的检查

细菌的菌体形态、排列、染色性 染色 单染: 复染: 特殊染色: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形态与结构的检查
疫苗(vaccine)。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死疫苗主要诱导特异抗体的产生,为维持血清抗体水平,常需多次接种。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方法:初染 原理:
1、G+菌等电点低于G-菌,吸收带正电荷的碱性燃料多
2、G +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多,G-菌细胞壁脂质含量高 3、G+菌含有多量核糖核酸镁盐与结晶紫、碘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媒染
脱色
复染
医学意义:
1、鉴定细菌 2、与致病性有关 3、参考选择抗菌药物
第一节
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时应注意观察,防治超敏反应发生。
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只与游离毒素反应,一旦毒素与组织 细胞结合,抗毒素便失去其中和作用。
不滥用丙种球蛋白:多次注射丙种球蛋白容易引起超敏反应。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新型疫苗及其发展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核酸、代谢产物等
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血清学鉴定 动物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抗原的检测
优点: 分离、培养细菌困难的情况下;
已经使用了抗生素、细菌已被抑制/杀死; 可检测微量的抗原
常用方法:
沉淀反应 协同凝结试验 免疫荧光法 对流免疫电泳 酶免疫法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抗体的检测
原理: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 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 原则: 双份血清;
与该地区的抗体效价的正常值比较; 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从大量混合血浆或胎盘
血中分离制成的免疫球蛋白浓缩剂。
细胞因子与单克隆抗体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防治超敏反应:注射动物免疫血清前,应询问病史,做皮试,
由于灭活的病原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增殖,难以通过内源性抗原加工提 呈,不足以诱导CD8+ T细胞成为效应CTL,免疫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免疫印迹法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病原菌核酸的检测
优点: 分离、培养细菌困难的情况下;检测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及序列 常用方法: 核酸杂交技术 PCR技术
标记已知序列的核酸单链作为探针
已知序列一对特异寡核苷酸作为引物
基因芯片技术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 抗体的检测
常用方法: 凝集试验: 肥达试验、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 中和试验: 抗“O”试验等
补体结合试验: 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等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自然免疫
主要指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建立的特异性免疫,也包括胎儿或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活疫苗接种类似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 力,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多数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持久,除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外,还可产 生细胞免疫,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还形成黏膜局部免疫。 其不足之处是疫苗在体内有回复突变的危险。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 接受活疫苗接种。
总结与思考题
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2.病原菌的诊断主要方法与手段
蓝色
原理:分枝杆菌属的细菌,胞壁脂质多,其中的分枝菌酸与
石炭酸复红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能抵抗脱色。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分离与鉴定
分离: 固体平板— 分区划线法— 单个菌落 菌落形态:大小、光滑度、透明、溶血性 鉴定:
形态特征
生化反应
新生儿经胎盘或乳汁从母体获得抗体。
人工免疫两种
是人为地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是免疫预防的重要手段。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国内常将用细菌制作的人工主动免疫用生物制品称为菌苗, 而将用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制成的称为疫苗。 而国际上把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统称为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形态与结构的检查
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 方法:1、石炭酸复红初染:加热3~5min,水洗
2、3%~5%盐酸酒精脱色30s,水洗 3、碱性美蓝复染30s,水洗。 4、干后镜检
结果: 抗酸杆菌
红色
非抗酸杆菌
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
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因这些免疫物质并非由被接种者自己产生,缺乏主动补充的 来源,而且维持时间短暂,一般约2~3周。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抗毒素(antitoxin)
早期采集:疾病早期/用抗菌素以前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无菌采集:避免杂菌污染 采集病变明显部位
及时送检:标本必须新鲜
不同疾病/不同病程采集不同标本
注意运送、保存、检查等过程的标记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细菌学诊断(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形态与结构的检查
细菌检查方法
分离培养与鉴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