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景式园林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685年,在法式园林的巨大影响下,庄园开始大规模地改造工程,使规则 式花园部分面积接近50公顷。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在兴建乡村别墅的同时,河谷边的山坡上也修建花园。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6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将中国皇家宫苑和江南山水 写意园林的古典园林艺术传播到欧洲,尤其是结合英国独特的地理、气候、 和植被环境,发展成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 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景 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风景园林在理水方面摒弃了规则式园林几何形体、大量喷泉设施以及 直线水道等手法,把自然水体和相关人文景观引入园内。
英国园林按自然种植树林,开阔的缓坡上散生着高大的乔木和树丛,起伏 的丘陵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隐垣(哈-哈)(Ha-Ha Wall)
二、历史沿革
1、18世纪前的英国园林(规则式园林时期)
英国风景式园林特征
• 英国风景式园林属于自然山水园林,但只是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 然、是自然风光的再现。
成熟时期的英国园林以自由流畅的岸线、动静结合的水面、缓缓起伏的坡 地上高大稀疏的乔木或丛植灌木取胜,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痕迹。 除注重园内重现自然外,英国风景式园林亦注意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 往往设置“哈哈墙”,既能防止牲畜入园,又将园林与外界连为一体,扩 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 花园由亨利·怀斯设计,仍然采用勒诺特尔式样。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 代表园林:查兹沃斯庄园、克鲁姆府邸花园
2.4 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 钱伯斯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他的造 园思想和作品在当时兴起了中国式造园热潮。 • 以布朗为代表的自然派和以钱伯斯为代表的绘画派之间的争论,促进了 英国风景式造园的进一步发展。 • 雷普顿是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风景造园家。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的造园思想,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 • 代表园林:文特沃斯园、西怀科姆比园、丘园
霍华德庄园
庄园面积有2000多公顷,地形高低起伏。园中点缀着许多珍贵的建筑物。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表明了17世纪末规则式园林的衰落、并向风景式园林演变的发 展迹象。
霍华德庄园
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一座从19世纪末世界博览会上搬来的阿特拉斯喷泉。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
霍华德庄园
斯威扎尔在府邸东面 设计了带状小树林, 称为放射型树林,由 流线型园路和林下小 径构成林园的路网, 通向设有环形凉棚、 喷泉和瀑布的一些林 间空地。
英国风景式园林
一、英国园林概况
形成的历史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是欧洲造园领域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 它一反近千年来欧洲园林由规则式统治的传统,开创了欧洲不规则式造 园的新时尚。 英国风景式自然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英国本身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 件,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同时还 受到中国山水写意园林的重要影响。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每层水阶梯的高度及宽度随地形而变化,水声也富于变化。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703年,建筑师阿尔切尔在 山丘之巅建造了一座庙宇, 称为浴室。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幸运的是那些巴洛克园林的景点,在后来布朗接手改建时没有完全遭到毁 坏。
2.5 园艺式风景园时期
• 19世纪,英国造园家们将兴趣转向树木花草的培植上。在园林布局上也 强调植物景观所起的作用。造园的主要内容也转变成陈列奇花异草和珍 贵树木。自然风景园的基本风格和大体布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 经走向成熟并基本定型。从整体上看园艺水平有所下降。
• 代表园林:尼曼斯花园
霍华德庄园(Castle Howard)
• 园内大量点缀着整形植物,以黄杨、紫杉造型为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典雅的花园与周围荒蛮的沼泽地形成了强烈对比,令人感到十分惊奇。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作家德福描绘这里“可怕的深谷和难以接近的沼泽,荒草丛生且无边无 际”。人们可以同时欣赏到“最美妙的山谷和最令人愉快的花园,总之是 世上最美的地方”。
直到18世纪初,法国风格的整形式园林仍受到英国人的喜爱。
2、18世纪以后的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园时期)
18世纪,由于哲学思想,回归自然的思想,政治体制的转变,民族主义艺 术观,社会经济,文学绘画的影响,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对自由的更大追 求,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开始产生。
2.1 不规则造园时期
斯陀园(Stowe Park)
• 肯特在河边建造的几座庙宇倒映水中,有模仿古罗马西比勒庙宇的古代道 德之庙。
斯陀园(Stowe Park)
• 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马墓穴的半圆形纪念碑,壁龛中有 14个英国道德典范的胸像,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国王威廉三世、哲学家 培根和洛克、诗人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及科学家牛顿等。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1763年,佩纳斯在河道狭窄处建造了一座帕纳第奥式桥梁,通向经布朗改 建的新城堡入口。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 布朗营造的风景,以蜿蜒的流线形湖泊、接近自然的驳岸而独具特色。
斯陀园(Stowe Park)
• 1714年布里奇曼为白金汉侯爵建 造斯陀园时,采用了17世纪80年 代样式,既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 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 束缚。 • 1715年后,花园规模迅速扩大, 点缀着建筑和庙宇。 • 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 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 植物雕刻艺术。
霍华德庄园位于北约克郡, 是由约翰· 凡布高为查尔 斯· 霍华德设计的,始建于 1699年。 凡布高是英国瓦伦流派著名 的巴洛克建筑师,也是当时 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由他 设计的庄园形成了杰出的整 体,开创了英国庄园建设的 新时代。
霍华德庄园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用了巨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 1726年凡布高去世时府邸的西翼尚未建成。
汉普顿宫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园林的进展不大,基本上延续着中世纪以来的造 园手法,绿色雕刻艺术盛行,植物迷宫也深受人们喜爱。 16世纪,英国造园家逐渐摆脱了城墙和壕沟的束缚,追求更为宽阔的空间, 并尝试将意大利、法国的园林风格与英国的造园传统相结合。
17世纪,随着一系列的海外扩张,英国人致力于收集各种外来植物。植物 种类的增加和园艺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英国园林更加丰富起来。
斯陀园(Stowe Park)
斯陀园(Stowe Park)
•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 撒克逊人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 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 查兹沃斯庄园是英国四个世纪园林变迁的集中体现。1570年以来,各个 时期的园林艺术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因而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斯陀园(Stowe Park)
• 从桥头南望,可见由建筑师吉 伯斯建造的友谊殿,这座纪念 建筑物类似绘画的写实技法, 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成为几条 视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风 景式造园中的惯用手法。
斯陀园(Stowe Park)
•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 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斯陀园(Stowe Park)
英国南部平缓发展,北部地区丘陵起伏,境内多雨湿润,对植物生长十 分有利。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植被条件、成为英国风景式园林形成 得天独厚基础。
• 英国的圈地运动使牧区不断扩大,农业采用牧草与作物轮作制,亦是英国 田野呈现出碧绿万顷,芳草天涯的草原景观的重要原因。这些为风景式园 林在英国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霍华德庄园
凡布高的收官之作,采用了帕拉第奥建筑样式。
霍华德庄园
庄园的边缘有郝克斯莫尔1728-29年建造的纪念堂,居高临下,显得宏伟 壮丽。南面山谷中有加莱特建造的古罗马桥。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
斯陀园(Stowe Park)
• 布里奇曼在斯陀巨大的园地周围布置一道隐垣,使视线得以延伸到园外的 风景之中,并因此而成为规则式向风景式造园发展的开拓者。
斯陀园(Stowe Park)
• 1724年珀西瓦尔大臣在访问记中非常欣 赏斯陀园中由布里奇曼设计的园林,认 为设计之巧妙使得园子给人的感觉要比 实际面积大三倍,28公顷的园子需要2 个小时才能游玩一遍。
18世纪前20年,由于一书中流行“洛可可”风格,因此又称为洛可 可园林时期。此时期也是自然式园林的孕育时期。 • 范布勒已开始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造景了 • 布里奇曼首创的界沟(哈哈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 练成一片,在视觉上园林内外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 林,牧场,甚至羊群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 虽然范布勒和布里奇曼的作品与古典主义园林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突破, 但还远远谈不上自然式园林,只不过是在整体几何形布局的框架下搞了 一点变化。但是,由他们开创的不规则造园手法和要素,为真正风景式 园林的出现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