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煤矿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工作面名称: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编制单位:通瓦科编制时间:2014-12-22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煤矿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编制、会审记录编制人:日期通瓦科:日期生产科:日期安全科:日期调度室:日期施工队:日期通瓦队:日期总工程师:日期会审意见目录前言 (5)第一章评价工作面基本情况.............................................................................................................. - 5 - 第一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概况................................................................................ - 5 - 第二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构造情况及巷道掘进防突情况.................................. - 6 - 第三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 - 7 - 第二章工作面消突评价...................................................................................................................... - 5 - 第一节工作面措施执行情况.......................................................................................................... - 8 - 第二节评价方法 .............................................................................................................................. - 8 - 第三节评价指标的测定.................................................................................................................. - 9 -一、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 - 9 - 第三章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掘进工作面评价结论........................................................ - 10 - 一、抽采措施效果评价................................................................................................................... - 10 -(一)抽采钻孔范围符合要求 .................................................................................................. - 10 - (二)评价指标符合评价规定 .................................................................................................. - 10 - (三)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结论:........................... - 10 - 二、注意事项.................................................................................................................................. - 11 -前言突出煤层的工作面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后,应对其防突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实施措施后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评价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指标》以及《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规定要求进行。
本次评价的工作面为一水平一采区11113反运输顺槽工作面第一循环煤巷掘进条带;目前11113切眼已掘到设计位置,将转向按方位152°沿煤层顶板按腰线掘进施工11113反运输顺槽,工作面开门位置位于切2测点往前35米位置;本次评价范围自开门位置的前方60米掘进条带区域。
为评价抽采效果是否达到了《规程》、《基本指标》、《评价方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的要求,矿技术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照相关标准对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的区域防突效果进行了评价。
本次评价为第一循环。
评价工作于2014年12月19日开始,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测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后,完成了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的评价,给出了评价结论,提交了评价报告。
第一章评价工作面基本情况第一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概况一、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位置及对应地表地物地貌该巷道布置于矿井南翼二区段11113上块段工作面下部,本区西南为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上部为11111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11093内块段工作面,现已回采完毕;上伏9#煤层为11093上块段工作面采空区;同区段南翼未布置工作面。
巷道东部为落差4m的AF2走向正断层。
该巷道布置于井筒北翼11#煤层一水平二区段,巷道工程量110m ,地面标高+1815~+1875m。
对应地表山形陡峭,建筑物稀少,对应地表垂高平均为172m。
二、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参数11113反运输顺槽开门点在11113切眼切2点往前35m位置(开口标高为+1646m),按152°方位开口,沿11#煤层顶板按腰线反向平巷掘进,与11113上运输顺槽迎头单向贯通,预计反掘长度为110m左右。
三、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方式、顶板管理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放炮掘进,采用锚网、锚索、架棚联合支护方式(严禁煤壁片帮、漏顶)。
第二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构造情况及巷道掘进防突情况一、该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会遇到AF2断层所派生的小断层,该煤层相邻近的煤层有可能被揭露出来,技术部门加强地质预测预报,严禁误透其他煤层。
补巷必须根据现场揭露的断层而定,从采、掘、机、运、通等方面考虑,尽量简化系统。
工作面掘进期间易受到大断层派生的小断层影响,所以该巷道在施工期间应根据顶板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方式。
二、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9#与11#煤层层间距只有6-8m,属于近距离煤层组,煤层间层间距均匀,9#煤层平均厚度为1.5m,11#煤层厚1.97m,采用开采9#煤层作为保护层,能够有效对11#煤层煤体卸压,增加煤体透气性,开采保护层效果明显,具备把9#煤层作为11#煤层的保护层开采条件;因此11113反运输顺槽首先采取的是保护层开采层的区域防突措施。
(详见《***煤矿开采9#保护层11093采面对11113反运输顺槽保护范围划定图》)三、11113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进行区域验证时,测定钻屑解吸指标K1值最大值为0.15ml/(g.min½)-1;钻屑量最大值为2.6Kg/m,钻孔施工及掘进过程中无瓦斯动力现象。
11093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对11113反运输顺槽的保护效果较好。
第三节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通风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送风。
工作面实测风量为312立方米/分,符合《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回采作业规程》计算的288立方米/分的要求。
通风路线:新鲜风:新鲜风经副井(主井)→112车场→局扇送入工作面;乏风:乏风经工作面→11113切眼→11113回风顺槽→11093补回风巷→11093回联巷→总回风井→地面。
第二章工作面消突评价本次评价的11113反运输顺槽开门位置位于11113切眼切2测点往前35米处,反运输顺槽按152°沿煤层顶板按腰线掘进。
目前工作面开门位置前方的60m煤巷条带位于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次评价范围为11113反运输顺槽自开门位置前方的60米掘进条带区域,在迎头布置顺层钻孔取煤样实测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值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见11113反运输顺槽开采保护层第一循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成果图。
)第一节工作面措施执行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掘进区域位于11093采面保护范围之内,且11093工作面已开采完毕,9#煤层与11#煤层间距5-8米,对11113反运输顺槽第一循环所在区域的瓦斯起到较好的释放作用,达到了消突的效果。
(详见《***煤矿开采9#保护层11093采面对11113反运输顺槽保护范围划定图》)第二节评价方法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效果评价,选择残余瓦斯含量值为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取值原则见表2-1。
第三节评价指标的测定一、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一)测点的布设情况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第一循环掘进区域在沿工作面掘进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效果检验测试点,同时反映评价单元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布置共3个检验测试点(效果检验孔布置图附后,钻孔参数见表2-2)。
(二)测试情况通瓦科工程技术人员与瓦斯工程队于2014年12月20-21日对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区域进行残余瓦斯含量测试,分别测定了3个测点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效果测定报告、数据台账附表2-2)。
最大实测残余瓦斯含量为3.5005m3/t,都未超过6m3/t,防突措施效果达标。
第三章11113反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评价结论一、抽采措施效果评价(一)钻孔控制范围符合要求通过对井下现场施工的校检钻孔相关参数的收集,校检孔控制了煤巷条带轮廓线外上帮20米,下帮10米的距离。
钻孔控制范围满足防突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