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志鸿煤矿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参加编制人员名单报告审定人员目录一、井田位置及地质简介二、矿井开采现状三、掘进面通风情况四、矿井瓦斯抽放系统五、评价范围六、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八、评价结论九、要求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一、井田位置及地质简介1、交通条件志鸿煤矿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西,距县城约80km,隶属鸡场乡管辖。
井田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0′26″~104°41′30″,北纬26°15′49″~26°16′10″。
水(水城)~盘(盘县)公路东西向穿过井田中部,交通尚属方便。
2、地质简介根据《贵州省水城县志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井田呈单斜构造,断裂不发育,仅在井田西侧有3条小断层,落差均小于30m,从资源量估算平面图分析,断层带基本上在公路和村庄压煤范围内,对开采影响不大。
井田开采缓倾斜薄~中厚煤层群,煤层倾角31~41°,主要可采煤层有3#、5-3#、7#、12#、13-2#、15-1#、15-2#,各煤层平均厚度1.15~2.72m。
煤层结构除3#、13-2#煤层含2~3层夹矸外,其它煤层无夹矸,为简单结构,属稳定~较稳定煤层。
煤层顶板一般为泥质粉砂岩,易冒落;底板为粘土岩,迂水易膨胀,开采中应采取防止底鼓措施。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为低中—中灰、低挥灰分、低—中硫、中低—中等发热量的瘦煤。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裂隙充水的中等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断层富水性较弱,但深部由于水头压力增大,断层破碎带透水性会增强。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较复杂,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Ⅱ级,属自燃煤层,地温正常,无冲击地压。
3、瓦斯地质资料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探队2007年9月提交的《水城县志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瓦斯风化带距地表平均为47m。
矿区内各主要煤层瓦斯含量平均为11.02ml/g〃r。
4.煤层赋存条件、煤质情况及用户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探队2007年9月提交的《水城县志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煤层赋存条件如下表:可采煤层特征表5、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影响的分析区内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宣威组上伏岩层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为弱含水层;宣威组下伏岩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峨眉山玄武岩组平均厚341m,为弱含水层。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永宁镇组中的地下水与含煤地层之间有厚约150m的飞仙关下段隔水层相隔,故对今后矿井开采的影响不大。
含煤地层下伏的峨嵋山玄武岩组富水性弱,又有近百米厚的含煤泥质粉砂岩相隔,对今后的开采影响也不大。
二、矿井开采现状目前,矿井正在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可采煤层有3#、5-3#、7#、12#、13-2#、15-1#、15-2#,各煤层平均厚度1.15~2.72m。
目前仅开采3#、5#煤层,布置1个1032回采工作面;停两个掘工作面:即:①103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已到位、停掘),② 103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已到位、停掘);两个掘进工作面:即:①10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② 105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1、工程概况(1)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位置、周边采掘关系情况:1031回风巷、1031运输巷已经掘至设计位置;西边为未开采区域;且南面上段为原整合矿井法那煤矿1031运输巷采空区。
(2)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布置在3#煤层内,地面位置为山地一带。
(3)巷道规格:净断面8.75m2,采用锚网支护。
(4)巷道布置:顺层布置,工程性质:煤巷。
(5)通风方式:采用局扇正压通风。
(6)计划工程量:1031切眼沿煤掘进133米。
三、掘进面通风情况1031切眼煤层平均厚度2.45m,根据1031运输掘进的资料,设计该掘进工作面预抽瓦斯量 2.63m³/min,经抽放后风排瓦斯量为7.76m3/min左右,按1031切眼作业规程的要求及瓦斯涌出情况进行配风,选用二台FBDNO7.1型2×30KW对旋式风机对该掘进工作面进行供风(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风机安设在1031运输巷防突风门以外进风侧,使用双风机双电源,且能自动切换。
1031切眼在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的防突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按编制的防突设计进行施工作业,认真加强现场突出煤层管理。
四、矿井瓦斯抽放系统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瓦斯的预抽,利用地面抽放系统。
1、抽放系统:(1)低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2BEX-505型。
瓦斯抽放泵参数:最大抽气量172m³/min,转速372m³/min,电机功率25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2)高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2BEX-505型。
瓦斯抽放泵参数:最大抽气量146m³/min,转速298m³/min,电机功率18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从地面至风井筒主管径为400㎜,支管径300㎜接至1031切眼掘进工作面支管径150㎜。
五、评价范围1031切眼巷道左右帮轮廓线外20m范围。
二、评价依据根据如下:1.2.1、《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1.2.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1.2.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1.2.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
1.3.1、评价过程简述1.3.1、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吨煤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吨煤瓦斯含量小于8m3/t,瓦斯压力小于0.74MPa)计算瓦斯抽采率进行评价。
六、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情况(一)、预抽区域煤层瓦斯1031切眼范围内为未开采保护层段,根据2010年8月江西省煤矿设计院贵州分院《志鸿煤矿3#煤层瓦斯地质图》,+900水平其原始瓦斯含量为12.57m3/t,原始瓦斯压力为0.5—0.76Mpa,,大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0.74Mpa,属于突出煤层,因此在掘进之前,就己采取了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即在1031切眼开门口,于2012年4月2日采用ZY—750型液压钻机按开孔间距0.3m,终孔间距3m顺层施工了17个超前钻孔,对1031切眼掘进前方的煤体瓦斯进行预抽,钻孔深度80m,控制到左右帮轮廓线外20m范围以上。
抽放钻孔从2012年4月5日起采用分支8寸瓦斯抽放进行瓦斯抽放。
以上钻孔均由通风区防突队施工钻孔,必须严格按钻孔设计进行打钻,由瓦检员和安检员按设计要求现场验收钻孔,所施工的钻孔真实可靠。
(二)、预抽区域煤层瓦斯含量计算1、钻孔控制范围根据现场钻孔施工情况,钻孔施工控制宽度45m,钻孔施工长度80m,其钻孔的控制面积为:S=a×b=45×80=3600式中:S----工作面总面积,m2a----钻孔控制宽度,mb----钻孔长度,m2、煤量计算:3#煤层平均厚度为2.45米,3#煤层的煤体容重为1.4t/m3,工作面总煤量为:M=S×H×R=3600×2.45×1.4=12348式中:M----工作面总煤量,tS----工作面总面积,m2H----3#煤层平均厚度,mR----3#煤层容重,t/m33、工作面煤体瓦斯总含量计算根据江西省煤矿设计院贵州分院提供的《志鸿煤矿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报告》,3#煤层的瓦斯含量为12.57m3/t,因此煤体瓦斯总含量为:Q含 =V×q原=12348×12.57=155214m3式中:Q含——工作面煤体瓦斯总含量,m3V ——工作面总煤量 tq原——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4、煤层瓦斯抽放量计算通过2012年4月5日至2012年4月20日对瓦斯抽放主管路的抽放瓦斯纯量进行测定,其平均抽放纯量为 3.27m3/min,共计抽放了16天,因此瓦斯抽放量为。
Q抽1 = q纯×T=3.27×16×1440=75340m3式中:Q抽1——瓦斯抽放总量,m3q纯——平均抽放纯量,m3/minT ——抽放时间,min5、瓦斯抽放率计算根据计算,预抽区域煤体瓦斯总含量为155214m3,煤层瓦斯抽放总量为75340m3,因此瓦斯抽放率为:j= Q抽÷Q含×100%=75340÷155214×100%=45.8%式中:j——工作面瓦斯抽放率 %Q抽——工作面瓦斯抽放总量 m3Q含——工作面煤体瓦斯总含量 m36、抽放后的煤层瓦斯含量计算:(1)、3#煤层煤体瓦斯含量为12.57 m3/t,抽放率为45.8%,因此抽放后的瓦斯含量为:Q抽含= q原 - (q原×j)=12.57-(12.57×45.8%)=6.81m3/t式中:Q抽含——抽放后的煤层瓦斯含量,m3/tq原——3#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j ——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放率, %7、通过对煤层瓦斯抽放,根据现场钻孔的施工成果及抽放资料的计算分析,1031切眼开门点施工的抽放钻孔对1031切眼控制范围内的瓦斯总量为155214m3,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总量达75340m3,抽放率达到45.8%,1031切眼煤体瓦斯含量已降为 6.81m3/t(小于8 m3/t),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标准,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1031切眼瓦斯抽放纯量统计表七、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一)、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该掘进工作面掘进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因1031切眼为突出危险区,采用了施工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根据本矿实际情况采用测定煤层瓦斯残余含量对1031切眼左帮轮廓线外20m 、右帮轮廓线外20m 范围,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只有测定结果全部小于规定值8m3/t 后,证实该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区转为无突出危险区。
1031切眼瓦斯含量测定情况总表八、评价结论评价结果:(1)1031切眼在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后,采用WP-1型瓦斯含量快速测定仪进行测定,使用钻机在1031回风巷切眼贯通点及1031切眼开门点中部平行于掘进方位角施工一个60m的区域检验测试孔,钻孔在钻进20m、40m、60m处时各取一次煤样(见1031切眼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图),取芯深度为1m,测定了1031切眼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后的瓦斯含量,该预抽区域的最大瓦斯含量为6.52 m3/t。
(2)1031切眼煤体残余瓦斯含量全部小于8 m3/t,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标准,以上数据均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