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三)尸体冷却规律
人体死亡后,组织细胞并未立即死亡,细 胞代谢仍可持续一段时间,表现为死后直肠温 度并未立即下降,而呈一个短暂的平台期 (plateau)。
当环境温度低于尸温时,尸体温度逐渐下 降直至达到环境温度。
尸体直肠温度下降规律遵循一定的曲线, 表现为在短暂的平台期后,散热过程最初较缓 慢,逐渐加快并达到最大速率,最后再次变慢, 直至达到环境温度,其整个过程呈反S形曲线。
目前许多法医学者都以检测脑室、肝及直肠温度的方 法来推测死亡时间。
直肠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尸体内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 操作又相对简便,因此,直肠温度常作为尸体内部的核心 温度(core temperature)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死亡时间推断
直肠温度测量方法:
将温度计插入尸体肛门15cm,插入时温度计应尽量 远离骨盆后壁,以避免骨盆壁温度较低而造成误差。
死亡时间推断
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 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 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一)尸体温度的测量
尸体表面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尸体内部温度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速度 相对较慢,其变化规律与死后经过时间相关性较好。因此, 尸体内部温度常被用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四)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及方法
根据尸温下降速度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较多,国内外 学者曾根据各自的研究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由于所处 的环境状况及考虑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也 存在差异。
事实上,如前所述由于影响尸温的因素很多,采用单 一的计算公式推断死亡时间所得的结果误差必定很大。
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第四章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 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 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 是指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 隔。注重尸表检查、判定,具有实际价值。 死亡时间推断(estimation of time since death) 是指推测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 早在三百多年前,意大利医生已经明确指出: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7.5 27
21
29.5 28.5 28 27 26.5 26 25.5 18
28.5 27
26.5 26 25.5 24.5 24
16
27
26
25.5 24.5 23.5 22.5 22
13
37 36.5 35
34.5 32 30
28
26.1.5 20 19
18 17
夏季尸体温度下降率较春秋时节慢1.4倍,冬季快0.7倍。 死亡时间推断
表4-1 从直肠温度下降推测死后经历时间
死
后
时
间 12
3
45
(
h)
67
8
9
37 37
36.5
37 37
36.5
直
肠 37 37
36.5
温 度 37 36.5 36
( ℃) 37 36.5 35.5
36. 35.5 34.5 35.5 34.5 33.5 35.5 34 33
肝脏温度的测量方法:
从尸体右肋下缘切一小口,插入温度计达肝表面。
现多采用电子测温仪,所测得数据精确度较高。
(二)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 波动在34.2~37.6℃之间,平均36.9℃。
直肠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 夜体温差、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 龄、性别、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 量直肠温度推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
第一节 死后早期经历时间的推断
死后早期是指尸体未出现明显腐败现象的时期。 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实际工作中多以尸体温度 的下降规律为基础,结合尸斑、尸僵和其他死后变化 综合推断。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推测方法相继提 出,如根据超生反应、离子检测、酶检测、DNA降解 程度检测等,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 应用尚有距离。 近年来,一种以尸温测量为基础,综合多种影响 因素的多参数综合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已 得到实际应用。
国内常用的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的原则和方法:
(以春秋季节为准)
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 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在死后4~5小时;
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 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
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 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5
死亡时间推断
由于该方法大致考虑了四季气温变化的差异及尸体 温度在不同阶段下降率的快慢,同时也兼顾了尸体肥胖 和消瘦对尸温下降速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 用于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例如,春秋时节的一具消瘦尸体,直肠测量法测得 尸温为24℃,说明尸温下降了13℃,按上述方法推断, 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下降1℃,10小时后下降0.5℃, 故 此 具 尸 体 死 亡 后 已 经 历 16 小 时 ( 13=1×10+0.5×X ∴X=6)。若此具尸体是在冬天被发现,死后经过时间 应为11.2小时(16×0.7=11.2小时)。若是在夏天,则死 后经过时间应为22小时(16×1.4=22.4小时)。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意义:
1.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 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 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
2.死亡时间推断在某些财产继承、保险理 赔案件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 需求,将死亡时间推断分为: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
35
33.5 32.5
34.5 33 32
33.5 33
32.5
33
32
31.5
32
31
30.5
31
30
29.5
30.5 29.5 28.5
环 境 温 10 11 12 13 14 15 16 度
( ℃ )
31.5 31.5 31 30 29.5 29 29
24
30.5 30
29.5 28.5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