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应用于动物的药物统称为兽药。

毒物: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使用的兽药。

非处方药: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吸收率由低到高的给药途径:皮肤、内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

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在到达血液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的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全身性疾病,不宜内服给药。

巴比妥类酸性药物中毒时:用Na HC O
3
解毒。

主要药动学参数:
1.消除半衰期(t
1/2
):体内血浆中药物总量或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是弃奶期与兽药在奶牛乳汁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密切相关的。

2.药时曲线下面积(A UC):时间从t
o -t

的药物浓度围成的曲线下
面积,反映到达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

是与兽药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3.表观分布容积(Vd):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总容积。

Vd值越大,药物穿透入组织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V d值越小,血药浓度越高。

大于1时表示药物组织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分布广,如吗啡、利多卡因等;小于1时表示药物组织浓度小于血浆浓度,广布小,如水杨酸、保泰松等。

4.体清除率(C l
B
):体清除率简称清除率,是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5.峰浓度(C
m a x )与峰时(t
m a x
):给药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称
血药峰浓度(简称峰浓度),它与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达到时间有关。

达峰浓度时,药物吸收等于消除。

达到峰浓度的时间称峰时。

6.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
s s
):随着连续多次给药,机体内药量不断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态,此时的血药浓度即为稳态血药浓度。

7.生物利用度(F):某剂型的药物以一定的剂量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是决定药物量效关系的首要参数。

8.生物等效性:不同兽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物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给药方案:选药、给药剂量、途径、频率(间隔时间)和疗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