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1年产360套石油储存设备项目杨舍镇泗闸路张家港杰斯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苏州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公示,简介:1年产360套石油储存设备项目杨舍镇泗闸路张家港杰斯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苏州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污染防治专项(公示版)项目名称:年产360套石油储存设备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张家港杰斯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4月1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专题一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1.1 大气污染物产生状况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焊接时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烟尘0.06吨/年,由于烟尘量少且分散,不便于收集,以无组织排放的方式进入大气;喷砂过程会产生喷砂粉尘G1约1.615吨/年;喷漆过程油漆稀释剂挥发会产生有机废气G2TVOC约2.52吨/年,漆雾约1.75吨/年。

表1.1-1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状况表1.1-2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状况21.2 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1.2.1有组织排放废气治理措施评述项目工艺废气主要为喷砂过程中产生喷砂粉尘废气;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漆雾和有机废气。

(1)粉尘治理措施○1净化方案比选:含尘废气的去除方法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滤筒法,各有其特点,见表1.2-1。

表1.2-1 含尘废气的各种干式处理方法及其特点小、浓度较低,根据比选本项目喷砂废气采用滤筒除尘。

②喷砂废气处理工艺:喷砂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方式收集粉尘并通过滤筒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

具体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2-1。

图1.2-1 喷砂废气净化工艺流程喷砂房污染物主要为喷砂粉尘,采用顶送风、下排风方式有利于收集粉尘。

拟采用滤筒过滤器进行净化处理。

滤筒过滤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过滤元件滤筒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含尘气体经过滤筒时粉尘被捕集在滤筒一侧,而干净气体通过滤筒进入另一侧排放。

其对粉尘去除效率根据所选用的滤筒过滤介质不同,可获得不同的除尘效率,本项目滤筒采用100%聚脂纤维,厚度0.75mm,滤筒在结构上做成折叠的圆筒形,外径为350mm,内径250mm,筒高660mm。

一个标准滤筒过滤面积为23m2,过滤速度:1.2(m/min)。

滤筒按统一标准制造,采用快速连接,使滤筒拆装十分方便,减轻了工人体力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滤筒除尘器的阻力随着滤筒的表面积灰增加而变大,当阻力达到一定的设定值时,通过反吹系统脉冲阀经喷吹管的小孔,喷射出一股高速高压气流,进行清灰。

此时的PLC程序控制脉冲阀的启闭,当脉冲阀开启时,气包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文丘里管(文氏管)的扩充,均匀的进入滤筒内部,在滤筒内部形成瞬间的正压,产生巨大的振动,使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脱落,掉入灰斗内,收集的粉尘通过卸灰阀,排除到灰斗筒内。

滤筒除尘器附属设备少,技术要求不高,动力消耗少,性能稳定可靠,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好,运行管理简便,特别适宜捕集细微而干燥的粉尘,是处理同类废气常用的处理工艺。

③经济合理性分析:全厂拟用1套除尘设备,维护费用约每年0.5万元较低,企业能够接受,经济可行。

综上,本项目针对粉尘的治理措施技术稳定可靠、经济可行。

(2)喷漆废气过滤棉+活性炭吸附○1喷漆废气净化处理方案比选有机废气的去除方法颇多,常用的有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活性炭吸附法和吸收法,各有其特点,见表1.2-2。

表1.2-2 有机废气的各种处理方法及其特点气特性、浓度及成本等各方面综合比较,将该部分废气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塔进行处理比较合理。

②喷漆废气治理工艺:项目喷漆废气治理工艺流程见图1.2-2。

图1.2-2 喷漆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本项目共设1个喷漆室,设置1根排气筒P2,排气筒高度拟设为15米。

漆雾处理采用干式吸附阻挡法,有机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在喷漆室地面设置左、右二道排风沟,在风沟中安装有漆雾过滤装置,用以吸附过喷漆雾中的树脂等固体分。

漆雾过滤装置由过滤纤维托网及过滤纤维棉构成,折流过滤纤维棉放置在托网上。

更换时将上部地板格栅移开,取出平铺过滤棉及托网,即可更换立铺过滤棉,然后再铺设新的过滤棉。

过滤材料选用进口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该过滤棉具有较疏松的结构,具有在粘附漆雾后阻力增加较小的特点,该材料具有较大的厚度,可确保较高的过滤效率。

过滤棉采用两层,以确保过滤效率更高。

即采用意大利产玻璃纤维过滤毡进行漆雾过滤。

饱和的过滤底棉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漆雾干式过滤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通风量和风压要求不高,涂料损耗小,涂覆效率高。

由于不用水,无须进行废水处理,平时运行费用较低。

而漆雾湿式处理是用水来过滤,需一整套废水处理系统,投资规模较大,用电能耗增大,从而增大涂料的消耗。

同时日常废水处理成本也比较高。

喷漆房室体总排风量20000m3/h,该废气处理装置对漆雾和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分别达到近100%和90%,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有机废气处理采用吸附法,使用活性碳为吸附材料,活性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吸附容量,对于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此方式是工程中有机废气处理的有效和可行的方式。

选用较低过滤风速,确保良好的吸附效果,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吸附材料在其饱和周期内,过滤效率可达90%以上,足以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卷式结构,并用骨架固定,带有导轨,便于安装维护,确保足够的过滤面积。

活性炭纤维(ACF)是继粉末状、粒状活性炭之后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型功能吸附材料。

活性碳纤维具有:表面积大,有效吸附容量高;吸附、脱附快,耗能低;强度高、寿命长、不产生二次污染;形状多样,便于工程应用;可吸附低浓度气体;吸附选择性强,ACF对有机气体的回收净化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化工行业回收有机气体如苯类、烃类、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乙烯、环己烷等;在喷漆行业回收净化喷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废气。

对甲苯、二甲苯的回收率在98 %以上。

本项目共设1个喷漆房,每个喷漆房配套建1套活性炭吸附塔,一般活性炭吸附塔内活性炭更换周期为一个月更换一次,废活性炭收集后统一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选用的过滤棉+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治理漆雾以及有机废气,经济、实用、可行。

③活性炭用量根据活性炭吸附性能,根据本项目物料衡算结果,可计算出各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用量,具体数据见表1.2-3。

表1.2-3 活性炭装填量及使用时间平均孔径在1.0~4.0nm,微孔均匀分布于纤维表面。

本项目采用活性炭吸附塔高度2.45米,活性炭更换时间设置在生产的间隙或下班后,一次更换吸附床上的全部活性炭。

活性炭吸附塔内活性炭全部吸附饱和后则再无对有机物的吸附净化能力,业主必须严格按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随时注意出口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变化。

当发现出口尾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报警器鸣叫时,说明活性炭已失效,必须及时更换新活性炭,否则会造成有机废气污染事故。

④经济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使用的活性炭均为外购,每年使用量约3.839t,每吨活性炭的价格约2万元,即每年用于购买新活性炭的成本约7.678万元;吸附有机废气后每年需要更换的废活性炭约6.107t,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费用约2000元/t,即废活性炭年处理费用约1.22万元。

考虑到能耗、人工等其他运转成本,项目活性炭处理有机废气年运行费用约9.37万元,在企业承受范围内。

因此,本项目针对有机废气治理措施技术稳定可靠、经济可行。

(3)排气筒设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共设2根排气筒。

喷砂房、喷漆房各设置1根15米高排气筒,喷砂废气采用滤筒除尘后排放,喷漆废气采用过滤棉+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项目排气筒位于厂区东北部;各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可以稳定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对周边大气环境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本项目排气筒设置合理。

1.2.2控制无组织排放措施分析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有喷漆工序后晾干未收集的有机废气、喷砂啊工序未收集的粉尘废气,及车间中国焊接时产生的焊接烟尘。

1、废气收集和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加强车间自然通风、加强管理,所有操作按照规范执行;3、计划使用油漆,及时关闭油漆贮存容器盖子,减少溶剂挥发环节和时间;4、及时委托处置废溶剂、废容器等。

通过上述措施,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将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1.3废气治理措施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通过相应的净化处理措施及控制措施可以做到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1.3.1 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本项目产生的废气经上述处理措施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

本项目拟使用的各类除尘器处理粉尘均为较常见的处理方式,建设单位拟投资38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8%)处理废气,是建设单位可承受的。

因此本项目新建后,拟采取的废气处理方式在技术上及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2水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2.1废水产生状况本项目劳动定员25人,本项目生活用水约450t/a,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则生活污水新增排放量为360t/a。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工艺废水,故无生产废水排放。

其水质情况为:COD cr 400mg/L、NH3-N 35mg/L、TP 4mg/L;产生量分别为COD cr 0.144t/a、NH3-N 0.0126t/a、TP0.0014t/a。

2.2废水防治措施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仅有产生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其水质情况为:COD cr 400mg/L、NH3-N 35mg/L、TP 4mg/L。

产生量分别为废水360t/a,COD cr 0.144t/a、NH3-N 0.0126t/a、TP0.0014t/a。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拖运至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东横河。

本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如下表2.2-1所示:表2.2-1 废水排放情况表2.3污水接管可行性分析2.3.1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简介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暨阳西路以北,西二环路以东,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7月28日竣工投产使用,该厂总设计能力为7万吨/日,一期工程为3.5万吨/日,收水范围为东至长安路、西至泗港章卿路、北至省级开发区、南至二环路以内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服务面积达13.3平方km,服务人口7万余人。

污水处理采用氧化沟工艺,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后排放东横河。

2008年8月,根据《张家港市污水处理规划》并经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发改投[2008]276号)同意,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对第二污水处理厂实施二期扩建工程,使其总处理规模达到7万吨/d;同时,为治理太湖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并经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发改投[2008]275号)同意,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同时实施张家港市第二污水厂的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尾水排放标准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提高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