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最新
发展历史
自希波克拉底时代起,桡骨远端骨折一直被错误地认为是 腕部脱位。 直到18世纪,Petit才第一次提出猜测,认为它们可能是骨折。 1783年,Pouteau,里昂主宫医院(L'Hotel Dieu)的主任医 师将它们描述为桡骨远端骨折,并认识到这种骨折有不同 种类。 1814年,Abraham Colles发表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面的 代表作,但所刊登杂志发行量小,未引起医学界关注。 1847年,Dupuytren将桡骨远端骨折介绍给它的学生们,并 通过发表演讲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桡倾角(尺偏角),作为一个解剖参数是指自桡骨茎突至 CRP的连线与桡骨长轴的垂线之间所成的夹角。正常腕关 节桡倾角约为23°。通常,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桡倾角 <15°具有相对手术适应症。
X线片参数
尺骨变异
尺骨变异是对桡骨远端骨折中桡骨的短缩情况进行定量的 参数。它是指与参考线即桡骨干长轴 想垂直的两条直线的 距离,一条垂线经过尺骨头远端,另一条经过CRP。负值 表示桡骨长于尺骨,正值表示尺骨长于桡骨。尺骨变异正 常为-0.6mm,标准差 1mm,短缩超过5mm具有相对手术 适应症。
X线片参数
桡骨高度
桡骨高度作为另一参数 也用于评价桡骨的短缩情况。通 过测量垂直于参考线即桡骨干长轴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可以得出具体 数值,这两条线分别为经过桡骨茎突顶点 的垂线以及经过CRP的垂线。桡骨高度的正常值为11.6mm。
X线片参数
掌倾角
侧位像中,掌倾角用于测量关节面的成角情况。掌倾角是 指桡骨干中轴的垂线与侧位像中掌背侧缘连线所称的角 度 。正常腕关节掌倾角大约为11°至12°。
3.经皮穿针固定
优势:具有手术简单、取出容易、较少影响肌腱功能等 特点。适应征:既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外固定方法,也可 以作为石膏外固定和外固定架的有效辅助措施。单独应用 时,适用于关节外骨折,闭合复位后早期出现再移位的骨 折,以及一些能闭合复位但无法靠外固定维持位置的关节 内骨折。适应证:年龄<65岁的关节外骨折、伴有干骺端轻 微粉碎的骨折或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禁忌证:骨质疏松, 严重移位粉碎的关节内骨折。
中心参考点CRP
由于桡骨尺侧缘最远端位于掌侧或背侧取决于关节面的倾斜情况, 因此,这个标志对于尺骨变异等参数 而言并非可靠地参考点, 而中心参考点 为月骨切迹的掌背侧缘的等分点,因此能更准确 测量桡倾角和尺骨变异,中心参考点基本位于月骨切迹中心的冠 状面,其不由掌倾或背倾来决定。
X线片参数
桡倾角
Colles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
Smith骨折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
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 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 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屈及前臂旋后位
石膏外固定可以控制对位,但不能对抗轴向负荷,60%的 复位丢失发生于1周内,因此,应在术后1周开始摄片复查。 在复查随访中除了监测复位情况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其 他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压疮、骨筋膜室综合 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骨量丢失加速、关节僵硬 等。
AO分型
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关节与干骺端简单骨折);C2(关节简单,干骺端粉碎); C3(关节与干骺端均粉碎)
治疗
“文献中常将不稳定骨折作为一个手术指征。稳定骨 折与不稳定骨折的具体描述不同文献略有不同,我们归 纳为以下几点:①粉碎:背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掌 侧:超过50%的皮质粉碎;②骨折原始移位:背倾≥15°, 横向移位≥10 mm,桡骨短缩≥4 mm;③关节内骨折:合 并尺骨远端骨折、茎突基底骨折;④严重的骨质疏松:不 能通过外固定维持复位;⑤合并下尺桡不稳定。”
4.外固定器固定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原理称之为“韧带牵拉复位”, 即外固定支架通过牵拉骨折段两侧的周围正常软组织如肌 腱、支持带、骨膜、韧带等提供的张力和外固定支架所提 供的适当牵引力与牢固稳定,使得骨折处组织恢复正常解 剖结构。
外固定支架常见并发症:骨穿针松动、针道感染、针部 骨折、晚期塌陷及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最近,还有研 究显示外固定支架过度牵引引起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 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属于微创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优 势,其疗效越来越被认同。
复杂关节内骨折 包括C1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 块),无干骺端粉碎;C2型: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 合并干骺端粉碎;C3型:粉碎的关节内骨折。
AO分型
A型:关节外骨折 A1(尺骨骨折,桡骨完整);A2(桡骨简单或嵌插骨折);A3 (桡骨粉碎骨折):即colles和smith骨折
AO分型
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B1(桡骨矢状面骨折);B2(桡骨背侧缘骨折);B3(桡骨掌 侧缘骨折):即barton、反barton骨折和桡骨茎突骨折
腕关节三柱理论
三柱理论让我们从力学角度更深刻地认识桡 骨远端骨折,将注意力更集中于月骨窝的中 柱和尺侧柱的下尺桡关节。在此基础上发展 出背侧双板系统。 背侧双板的适应证是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 实际上背侧双板的适应证与掌侧板有很大的 重叠。中间柱和(或)尺侧柱损伤需要手术干预 时最适合选择双板固定。
Smith骨折
Smith骨折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端以远向掌侧移位, 向背侧成角,掌侧骨皮质常有粉碎骨折块,骨折块旋转,桡骨 短缩。有时伴有尺骨茎突骨折。
Barton骨折
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3%。多见于成年男性,交通伤及坠落伤等 高能量损伤。骨折部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损伤畸形没 有类似于Cooles骨折和Smith骨折的典型表现。桡骨远端掌侧 或背侧缘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2.可塑性腕关节支具外固定
树脂绷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外固定材料,具有热塑冷固 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肢体形状制造出与肢体相贴 合的支具,从而实现稳定的固定。优势:可塑性腕关节支 具具有确实的固定稳定性、良好的塑形性、方便的松紧度 及长短度可调性、防潮性、透气性好、轻便等优点,值得 临床广大推广。
Colles骨折
损伤机制
最多见于跌伤:手臂伸出,前臂旋前,腕背伸,以手掌着地。
Colles骨折
典型X线表现特点: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向桡侧移 位,骨折块旋后,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掌倾角成 负角,尺偏角变小。
Smith骨折
此类骨折多为跌倒,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曲致伤。但 Thomas(1957)、FIandream、Sweeney(1962)等认为:更容易发 生此种骨折的机转是跌倒时手掌伸展,旋后位着地而造成。即 患者向后跌倒,上肢伸直且手掌面着地,向掌侧移位。
骨折分类及发病机制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几乎所有 的分类都是以受伤机制和骨折形态为依据, 没有哪一种分类方法能包括所有的骨折情况。 临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人名命名的方法 和AO分类方法。
Colles骨折
占前臂骨折的75%,多见于中 老年人,男女比为1.59:1, 左57%;右43%
老年人 较小暴力就可造成粉碎性 骨折。 年轻人 损伤暴力较大,多见关节 内骨折,往往关节面移位较 大。多见坠落、交通伤。
概述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 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 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 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 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且骨折严重程度不一,手法复 位后出现复位丢失的几率较大。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代表,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患者中 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腕关节三柱理论
桡侧柱由舟状窝和桡骨茎突组成。由于桡骨远端关节片存在尺偏角,手舟 骨在关节面上的冲击在桡骨茎突处产生剪切力矩造成桡骨侧方皮质破坏。 因此要稳定桡侧柱最好是支撑侧方皮质。 中间柱由月状窝和桡骨半月切迹组成,可以看作是桡骨的基石。因为它对 关节面匹配及桡尺远侧关节功能起关键作用.中间柱破坏是由月骨关节面 嵌压所致,伴有背侧粉碎性骨折,直接支撑桡骨尺侧背面能稳定此柱。 尺侧柱由尺骨茎突组成还应包括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和腕尺韧带。
桡骨远端骨折
概述
定义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al fractures)---是指距桡 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 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骨皮质较弱因此力学结构较弱,骨 折后容易发生松质骨的塌陷,皮质骨的粉碎及桡骨缩短现 象。
概述
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跌倒时手过伸支撑 其次是运动相关损伤和交通事故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多发的重要因素
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背侧入路
掌侧入路
掌侧入路
掌侧入路
掌侧入路
①桡骨远端掌侧面平坦,有利于金属接骨板的放置;②有 旋前方肌覆盖,基本不会生肌腱刺激症状;③掌侧骨皮质 较厚,骨折后多可以找到有利于复位的解剖标志,方便复 位;④入路简单,可以迅速到达骨折端;⑤避免对背侧软 组织的剥离,保留了骨的血供。 掌侧入路的最佳适应证是向掌侧移位的桡骨远 端,如掌侧Barton骨折和Smith骨折
1.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
对于简单、稳定的关节外骨折及部分关节内骨折,通常手 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同定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骨 折类型的不同,复位后需采用不同的体位予以固定:Colles 骨折固定于掌屈5°~15°及最大限度尺偏位;Smith骨折 固定于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位。Barton骨折外固定不容易 稳定,在不能采用内固定的情况下;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 腕关节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掌侧Barton骨折固定于腕关节掌 屈及前臂旋后位(如石膏固定上述位置固定2周后改成腕关 节中立位同定至4周)。
AO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共分A、B、C三大类,每类有3个组,每 组又分3个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