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记 ppt课件

史记 ppt课件

---- 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及《垓下之围》解读
人文科学教研室 陈 露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_前90年),字子 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时代造就,家学渊源
少年中国说——司马迁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 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韩城县志序 》)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 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司马迁吸收前人的优良传统和编撰历史的 各种方法而加以综合运用,写成十二本纪 、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 130篇,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 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 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史学 上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目的。
(一)《史记》的思想内涵表现有三 个特征:
第三、揭露酷吏、谀儒的罪行
《酷吏列传》写了汉代酷 吏,这些酷吏残暴成性,挖 空心思加害官吏和百姓,又 深得皇帝宠幸。
谀儒公孙弘
每有朝会,他不肯面折 庭争,“与公卿约议, 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 上旨。”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
为作也。
——《报任安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改变了司马迁的生死观 改变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改变了司马迁编撰《史记》的体例
问题二:
宫刑伤害了司马迁的身体,却创作了千 古绝唱史记。如何看待司马迁的生死观 和荣辱观?思考并讨论
二、 《史记》的思想内涵
我一杯羹。”
问题讨论:
大家如何辨证地看待司马迁笔 下的汉高祖刘邦?从他身上我 们应该吸取哪些优点,避免哪 些缺点?
第二、对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揭露批判
如《吕太后本纪》
刘邦死后,吕雉对争立太 子的政敌戚姬及赵王如意母子 ,先鸩杀如意,后又对戚夫人 断去手足,“去眼,煇耳,饮 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手段残酷,令人发指。
史官世家
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 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 文家。
出身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 是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
(二)积极求学,漫游识广
读万卷书
十岁随父亲进京至京师长安。 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
孔安国学习《尚书》 系统古文知识的梳理奠定了司
马迁的史学基础。
行万里路
他到过屈原投江的汨罗江畔,痛哭流 涕;到过韩信的故乡淮阴,理解胯下 之辱;到过孔子的故乡曲阜,瞻仰了 圣人遗风、、、、
《史记》是司马迁以“不虚美,不 隐恶” 的史家实录精神写就的。它 如实记录了上古到汉各阶层不同地 位、不同职业人物的生平活动,内 容极为丰富生动,具有鲜明的倾向 性,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 实公正的批判精神。
第一、暴露上层统治者的丑恶面目。
《高祖本纪》里写刘邦不事生产 与“好酒及色”,是个地道的流氓无 赖。《项羽本纪》里写他为了自己不 顾父亲、儿女性命,则反映了他残忍 自私的本性。

对陈涉的农民起义的尊
对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 人物的敬
对反抗强暴、不惜性命的刺客 和游侠的赞

《酷吏列传》中司马迁为诗歌 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 武帝时期的臣子就有九人,如 张汤。
3、史家绝唱
一个历史事件和一个历史人物
《田单 列传》 田单的 ”火牛 阵”
刘邦
众所周知,楚汉相争的大战中,项羽败北 ,无奈乌江自刎,霸王别姬,好不凄惨, 霸业未成,而常使英雄泪满巾,而刘邦却 春风得意,登上宝座。
无论个人威望还是兵力数目,都远不及项 羽,但他却能最后成功,原因何在?
随机应变,玩弄权术
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 封自己为假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 ,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 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 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 么假王呢?"
(二)《史记》在思想内涵上主要 分以下五个方面:
二十漫游中对社会、对人生、对平民 都有了深刻地认识,贻情山水,陶冶 情操,为他雄阔的文笔奠下了基调。
临危受命
元封元年,汉武帝要到泰山进行巡 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 ,浩浩荡荡,但是司马谈病死在途 中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愿 ,作了太史令。
太史令,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 和保存典籍文献的史官。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
行。楚骑追汉王,汉 王急,推 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 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 急,不可以驱,奈何弃 之!” 于是遂得脱。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
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 上,告汉王曰:“今 不急下,吾 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 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乎乎 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 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五十岁出狱,任中书令。
(四)视角突变,完成鸿著
为《史记》而活下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1、力求真实 2、爱憎分明
3、史家绝唱
1、力求真实
实录,就必然会发生忌讳的问题 ,但司马迁从不讳言,从最高的 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 再到地方长官都如实地记录统治 阶级的丑陋与腐朽。比如批判了 刘邦和汉武帝。
历史家班固曾说“其文直,其事 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 录。”
2、爱憎分明
问题一:
在这样的时代和家世里历史上不 乏其人,但为什么是司马迁而不 是别人创作了《史记》?
➢(三)飞来横祸,忍辱著史
飞来横祸
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 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 ,47岁之际却遇上了飞来 横祸,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 陵事件。
终身羞辱 下蚕室
“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刚凡直一不代阿有,一留得代正之气文冲学霄”汉;,后 人幽愁也发常愤说,“著唐成信诗史宋照词尘汉寰文。 章”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 清代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序》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