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项目学习模块3作业4

走进项目学习模块3作业4

项目前期
学生工作页,知识准备,附件 1
项目中期
项目制作,任务检查与评价标准表 附件 2
项目后期
线路检测和互评 附件 2 展示和反思 小结 (学生在工作页中写总结,并做课件汇报) 2.评价工具(可以附件的形式列出) 学生工作页(部分) 附件 1 任务检查与评价标准表 附件 2
八、活动过程
阶段
课时/学时
4.元器件安装不牢固,每处扣 5 分;
5.元器件安装不整齐,不合理,每处扣 4 分;
6.损坏元器件,扣 15 分。
1.不按接线图接线,扣 10 分;
10
接线质量
2.不线不美观,不平直,不整齐,不紧贴敷设备, 每处扣 1 分;
3.接点松动,漏铜过长,压绝缘层,每处扣 1 分。
通电前检测、通 1.电路测试不正确,扣 5 分;
的绘制
处扣 1-5 分; 2.尺寸标注不正确,每处扣 1 分;
3.元器件符号画错,每处扣 2 分;
4.线号标注不对,每处扣 2 分;
5.走线不合理,每处扣 2 分。
元器件选用、检 1.元器件选择不合理,每处扣 1-5 分;2.元器件漏 15
查与安装
检与错检,扣 5 分; 3.不按图安装,扣 10 分;
以下工作任务:了解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到它与其他领域 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对电机控制系统有完整框架概念;熟悉直流电机、变压器 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熟悉交、直流电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方法及 应用;掌握常用的电器元件及电气控制的典型环节,会分析、设计、维护电器控 制电路;会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维护;具有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初步设计 和系统调试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专业软件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开发。
五、框架问题 结合单元知识点设计与培养学生 21 世纪技能的相关框架问题 1.核心问题 电机是如何控制运行的? 2.驱动问题 电机启动有哪些方式? 电机运行除了点动之外,还有哪些控制运行方式?
电机制动有哪些方式?你能自己设计出来吗? 3.内容问题 什么是降压启动?如何实现降压启动电机? 什么是起保停控制? 电机自锁和互锁控制有区别吗?怎么实现的? 电机的机械制动、能耗制动各有哪些特点? “三图”是那三个图形?彼此之间关系是什么? 六、活动流程 1.项目启动,知识技能准备(2 课时) 2.小组分工,制定方案(2 课时) 3.搜集资料,实地观测探究(4 学时) 4.整理资料,绘制三图一表(4 学时+2 课时) 5..控制面板的制作,通电测试运行(4 学时+4 课时) 6.汇报展示、评价及反思(2 课时) 七、评价方案 1.评价时间线
总结 与 反思
附件二 任务检查与评价标准表
主要内容
评分标准
配分
小组代表 1.讲解不全面,扣 1-10 分;
20
汇报总结
2.条例不够清晰,扣 1-10 分。
原理图控制 1.主电路符号不标准,扣 2 分;
10
2.控制电路不符合标准,扣 2 分;
3.信图 1.元器件不止不整齐、不对称、结构不合理,每 15
业课程。本课程是根据现代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管理、检测、维修等工 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性课程。其综合了《电机及拖动基础》和《工 厂电气控制设备》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电机的应用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学习和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和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完成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
学模式的框架。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并体验
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
合理设置一些技能训练项目。
四、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所需培养的学生 21 世纪技能确定的实践活动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是高职机电、自动化、电气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
三、绘制正反转控制的电气原理图(用铅笔),并详细说明动作原理?


操作步骤 1.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电气安装接线图。(用铅笔绘制)
实 操 2.检查并测试所需要的各低压电器。 训 3.根据安装图将低压电器按一定的规律安装在操作板上。 练
4.按照工艺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并使设备走线合理、美观。利用仪器仪表检查电路连接是否 正确。 5.检查无误后进行通电调试。 6.连接主电路,检查无误后通电调试。
电机运行控制项目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叶俊
手机
15897910958
所教学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
涉及学科 电气自动化技术
对应教材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 年级
2016 机电
所需时间
24
课时数 12
学时数 12
单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邮箱
381897659@
二、项目主题
电机运行控制
三、学情分析 对于现在高职学生说,高中阶段很多学校还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为了高考,
企业或校办工 厂
0.5 课时+2 学时 组织学生制定方案 项目中期
制定方案
2 课时+2 学时
引导学生绘图
绘制三图一表
图纸
2 课时+4 学时
1 课时+1 学时
项目后期
0.5 课时 0.5 课时
1 课时
巡视 指导 指引和监控 教师评价 评价
制作面板 检测电路 小组互评 学生参与 学生汇报
器件和面板 万用表 评价表 评价表 学生课件
2.21 世纪技能 培养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机、变压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调试继电器控制电路;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
对设备电气故障维护检修能力; 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设备进行改造、开发和创新能力; 培养数字应用能力; 培养沟通与他人合作能力; 培养信息技术能力; 培养自我发展与 学习能力; 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具有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意识。
附件一 部分学生工作页
任务三
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制作
1、掌握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任务要求
2、掌握互锁的概念、分类,会设置互锁触点。 3、会绘制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
4、进一步熟悉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简述互锁的概念?
二、互锁有哪几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知 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与工具
为完成项目所必 备的条件或环境
1 学时
摸清学生情况,进 行学情分析
访谈
项目前期
0.5 课时 2 课时+1 学时
项目介绍
学生准备知识,搜 集资料
学生日志 学生工作页
纸质工作页、 电脑或手机
2 课时+1 学时
器件识别
实训室器件识 工具箱和元器
别与检测

2 学时
组织学生实地探究
参观探究

操作步骤 1.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电气安装接线图。(用铅笔绘制)
实 操 训 练
2. 检查并测试所需要的各低压电器。 3. 根据安装图将低压电器按一定的规律安装在操作板上。 4. 按照工艺要求连接控制线路并使设备走线合理、美观。利用仪器仪表检查电路连接
是否正确。 5. 检查无误后进行通电调试。 6. 连接主电路,检查无误后通电调试。
3.学习目标 通过以基本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为载体的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应熟练掌握电机 的基本结构性能,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的理 论和实践知识,具有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意识,善于沟通和合作。通过实 际的项目模块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的相关技能和要 求,从而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效果,实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不停地读书,虽然不适应又无可奈何,加上成绩不好,
学习阶段遇到困难不会积极寻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因此进入高职就觉得可以
放松了,种种问题也就显露出来。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出现行为上的懒
惰,经常迟到,上课时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趴在课桌上打瞌睡,有的甚至讲
废话以消磨时光;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厌学情绪严重。项目教学试图
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有哪几种?
三、速度继电器的转轴与电动机的轴相连接,当电动机转动时,速度继电器触点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某一值时,触点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用的制动方法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识 五、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主要有


等几种。
准 六、绘制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的电气原理图(用铅笔),并详细说明动作原理?
总结 与 反思
任务四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制作
任务要求 1.掌握时间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制动、调速的工作原理。 3.会绘制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 4.能进行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什么是降压启动?常用的降压启动方法有哪几种?
20
电试验
2.一次试车不成功,扣 10 分; 3.两次试车不成功,扣 10 分。
安全文明操作 1.小组分工不够好,扣 1-5 分;
10
2.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过程,扣 5-10 分;
3.不遵循 8s 管理,扣 5 分。
备注
各项扣分最高不超过该项配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