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家治理中,孟子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人民)。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驳论点)。
3、下列哪部著作不属于国别体史书(史记)。
4、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5、“满招损,谦受益”一语出自( B、《五代史伶官传序》)。
6、《战国策》的整理者是(刘歆)。
二、多项选择题1、孟子在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民贵君轻施仁政)。
2、下列作品集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有(《呐喊》《故事新编》《彷徨》)。
3、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提到哪几类人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为客孟尝君所凿的“三窟”是(买义、梁王虚上位相请立宗庙于薛)。
5下列有关鲁迅表述正确的: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革命家)。
现代文学之父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责.毕收,以何市而反?1、责:通“债”,债务。
2、驱而之.薛。
之:到。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贪图享受。
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四、简答题1、分析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证艺术答:驳论点;条分缕析,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寓逻辑性于形象性中。
2、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答:批判暴政;强调人民的生存权;民贵君轻。
一、单项选择题1、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好学)。
2、《道德经》是指(《老子》)。
3、舒婷属于下列哪个诗派的诗人(朦胧诗4、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我”是(大我)。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
6、下列属于“九叶”诗派诗人的是(穆旦)。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诗人的有(戴望舒舒婷徐志摩)。
2、下面关于诸子及其著作说法正确的是(“老庄”是道家思想的代表。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而成。
)。
3、庄子在思想上主张(顺应自然无为”)。
4、《国语》又称为(《左氏外传》《春秋外传》5、下列属于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有(《老子》《庄子》)。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
”堪:承受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
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是:这。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明白。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或:有的人四、简答题1、说说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所抒发的情感。
答:抒发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对祖国深厚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殷切心意。
2、谈谈《秋水》所揭示的道理。
答: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启迪人们不可拘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我满足。
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是(风、雅、颂)。
2、苏轼号(东坡居士)。
3、下面哪部著作是纪传体通史(《史记》)。
4、陶渊明号(靖节先生)。
5、《前赤壁赋》中的“赤壁”位于(黄州)。
6、《秦晋崤之战》选自下列哪部著作(《左传》)。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苏轼、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2、下列属于陶渊明诗歌特征的有(质朴自然冲和平淡、慷慨激昂)。
3、下列属于北宋词人的有(柳永晏几道)。
4、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苏东坡辛弃疾)。
5、下列属于南宋词人的有(张孝祥李清照辛弃疾)。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片刻2、薇亦作.止。
作:生长3、舞.幽壑之潜蛟影。
舞:使动用法,使……起舞4、问君何能尔.。
尔:如此3、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四、简答题1、说说《前赤壁赋》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答:本文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之中,提出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样一个哲理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2、略析《诗经》的艺术特征答:以四言为主,节奏间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制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意蕴丰赡含蓄。
一、单项选择题1、《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的作者是(李煜)。
2、“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李商隐)。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兼怀子由”,“子由”是指(苏辙)。
4、《断魂枪》的作者是(老舍)。
5、李商隐是下列哪个时期的著名诗人(晚唐)。
6、《报任安书》的作者是(司马迁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盛唐边塞诗人的有(高适岑参)。
2、下列属于南宋词人的有(辛弃疾张孝祥)。
3、《世说新语》三则中讲述哪些人的故事(王徽之王恺石崇周侯)。
4、下列属于词的篇目有(《乌夜啼》《水调歌头》《声声慢》)。
5、下列属于课本所选苏轼词作的有(《江城子》《水调歌头》)。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当共戮力..王室1、戮力:尽力。
2、以为疾.己之宝。
疾:通“嫉”,妒忌。
3、夜乘小船就之。
就:往访4、高处不胜.寒。
胜:禁受得住5、女为说.己者容。
说:通“悦”,娱悦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高适《燕歌行》的艺术风格答:善于描写边塞自然环境和渲染战地气氛;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笔调雄迈高亢,苍凉深沉;情韵和谐。
2、谈谈《锦瑟》一诗的思想情感。
答:人生坎坷的哀怨感伤,年华流逝的痛惜,怀才不遇的苦闷。
一、单项选择题1、《苦恼》的作者契诃夫是哪国作家(俄国2、小说《断魂枪》的作者是(老舍)。
3、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在(英国)。
4、《陌上桑》属于下列哪一类(民歌)。
5、下列属于曲的篇目是(《般涉调》)。
3、《般涉调》(高祖还乡)中的高祖是指(刘邦)。
二、多项选择题1、对《诗经》说法正确的是(约成书于春秋中叶多用比兴手法原名“诗三百”、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下列有关《断魂枪》表述正确的有(作者是老舍主要人物沙子龙故事背景是晚清时期表达了“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运用白描手法)3、下列属于小说的篇目有(《华威先生》《麦琪的礼物》《苦恼)。
4、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有(徐志摩戴望舒)。
5、下列属于《诗经》的是(《蒹葭》《采薇》)。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但坐.观罗敷。
坐:因为2、宁可共载不.。
不:通“否”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情形,光景4、宛.在水中央。
宛:真好像5、差发内旋.拨还。
旋:马上。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说说《陌上桑》中罗敷“夸夫”一段的作用及效果。
答:“夸夫”一段,罗敷编造出一位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是为了蔑视并吓退那个心怀叵测的太守。
这是一种巧妙的斗争艺术,更加充分地表现出罗敷的聪明机智和能说会道。
严肃的斗争以“夸夫”这一戏剧性的场面结束,又使全诗平添了几分诙谐色彩。
2、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母爱的深挚?请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说明。
、答:这是一篇记事散文。
文章通过记叙“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地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的遭遇、特定的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验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一、单项选择题1、《拣麦穗》的作者是(张洁)。
2、下列哪部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
3、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4、《雨巷》使用最出色的修辞手法是(象征)。
5、欧·亨利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作家(美国)。
6、下列哪位诗人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苏轼辛弃疾张孝祥)。
2下列属于外国短篇小说(《舞会以后》《苦恼》《绳子的故事》《麦琪的礼物》)。
3、下列属于新时期作家的有(史铁生张洁)。
4、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具有下列哪几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5、下列有关戴望舒表述正确的有(三十年代的“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早期的诗大多情调比较低沉,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
2东望都城信马归。
、信:任随。
、3、雪肤花貌参差..是参差:仿佛,差不多。
4、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纵横流淌5、不思量..,自难忘。
思量:思念四、简答题1、略析《拣麦穗》中“小火红柿子”的象征意义。
1、答:“小火红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情谊的真挚可贵。
作者写那小火红柿子“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虽然“孤零零的”,却“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这其中显然是象征着对那种纯真感情的不可磨灭性的肯定,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敏锐感受。
一、单项选择题1、《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秦观)。
2、下列属于《史记》的篇目是(《李将军列传》)。
3、吴组缃的《菉竹山房》属于(小说)。
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作者是(冯梦龙)。
5、秦观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A、朝朝暮暮)”。
6.“窥房”是下列哪篇作品中描述的现象(、《菉竹山房》)。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现代作家的有(老舍巴金张天翼)。
2、下列属于婉约词人的有(柳永李清照李煜)。
3下列有关《史记》表述正确的有(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全书130篇)。
4、下列属于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是(《柳毅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婴宁》)。
5.下列有关《菉竹山房》表述正确的有(作者是吴组缃,描述了封建时代一个恋爱、婚姻的悲剧小说着力于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为.虏所生得。
为:被。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即:假如。
3、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固:坚决4、忍顾..雀桥归路。
忍顾:不忍回顾5、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许,大约。
四、简答题1、简述《菉竹山房》中的“窥房”艺术。
1、答:“窥房”对于作为长辈的老太太来说,虽有悖于她的身份、年龄和情理,但却是人性的表现,透露出她在枯寂似坟墓般的环境中生活,内心深处仍有着对人的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了一个传统女性无爱的凄凉人生历程,揭示出了封建统治文化、礼教对人性与生命的压抑与摧残。
2、说说《鹊桥仙》的思想情感。
答:揭示了人间爱情的真谛。
2、谈谈《长恨歌》的多重主题2、答: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三种说法:一为讽喻说,一为爱情说,一为双重主题说。
一、单项选择题1、在初唐诗坛高举诗歌革新大旗帜的诗人是(陈子昂)。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白居易3、《徐文长传》的作者是(袁宏道)。
4、下列属于“公安派”领袖的是(袁宏道)。
5、“桐城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义法”)。
6、“桐城”属于我国哪个省(安徽)。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陈子昂诗歌艺术特征的有(多为五言古体内容充实风味浑厚)。
2、下列属于桐城派散文家的有(刘大魁姚鼐方苞)。
3、下列属于“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有(独抒性灵不拘格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