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类药物一、儿茶酚胺(CA)1.简介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肾上腺素(Ad或E)和多巴胺(DA)。
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
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
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酪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亲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
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酪氨酸结合。
血浆里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显示不同的病态情形。
一般通过不正常儿茶酚胺水平能断定两个方面:第1点涉及到肾上腺髓质瘤,这些瘤结合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循环失常。
第2点涉及到心血管系统。
(儿茶酚胺)含量超标会引发高血压与心肌梗塞,含量过低时则通常导致低血压。
儿茶酚胺含量水平的不同和心脏猝死及冠状心脏病和心脏不充血等也有潜在联系。
2.生理作用儿茶酚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兴奋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的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对心脏冠状血管有舒张作用,这是因为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如腺苷增加,提高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力,使冠脉流量增加的原理。
作用在心脏本身,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压的收缩压增高,出现脉压变小的改变。
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受体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传导速度增快,心输出量增加。
2)对内脏的作用:儿茶酚胺通过β-2受体使平滑肌松弛,通过α-1受体使之收缩。
3)对代谢的作用:儿茶酚胺参与生热作用的调节,通过β受体增加氧耗量而产热。
并可促进机体内储备能量物质的分解。
4)儿茶酚胺对细胞外液容量和构成及水、电解质的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5)儿茶酚胺可引起肾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降钙素等多种激素分泌的变化.儿茶酚胺浓度的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正常值约为0.3~2.8nmol/L(15~475pg/ml),肾上腺素正常值约为170~520pmol/L(30~95pg/ml)。
3.分离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中应用相当广泛,这与它的高分离效率密不可分.儿茶酚胺类物质虽然具有较强的结构相似性都具有邻苯二酚结构和烃氨基侧链,但其氨基侧链上取代基的差异可引起分子极性的改变,最终使得这类物质的色谱保留行为存在差异.目前常用的色谱分离固定相多为 C18,而流动相多为磷酸缓冲液,有机溶剂与离子对试剂的加入对于分离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的使用可大大缩短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辛烷磺酸钠等离子对试剂的加入可改变弱碱类物质的保留情况,改善分离效果.李新玲[6]等研究了儿茶酚胺类(CAs)在 Atlantis Cl8 和Novle pak C18 色谱柱的保留特性. 比较了流动相中离子对辛烷基磺酸钠(B8)浓度对 CAs 容量因子 k’的作用,确认采用 Atlantis Cl8 柱分离 CAs,色谱条件优化空间大.适于复杂生物样品分析.采用了Atlantis Cl8 反相色谱柱,成功地分离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CAs 类物质.勾凌燕[5]等建立了一种 Oasis HLB 固相萃取 - 高效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检测大鼠血浆儿茶酚胺(CAs)的方法.以Atlantis C18 色谱柱为固定相,确定了各种影响色谱的参数,如流动相中机溶剂比例与离子对试剂浓度,pH 范围及检测器的设定.儿茶酚胺所有组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在 90%~95%之间.Moon Chul Jung[7]等以自制的C18 填充型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连接新型高灵敏度的光致发光检测器,实现了大鼠脑纹状体透析液中相关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离与实时监测.通过优化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和离子对试剂的浓度,在10%乙腈,10mM 辛烷磺酸钠的条件下实现了 6 种生物胺类物质6min 之内完全分离.分离结果重现性良好,具有较低的检测限.(2)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在有关药物学的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是儿茶酚胺分析的一个新手段.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时间短,样品不需衍生,快速简便,重现性和线性良好,尤其表现在峰面积与浓度间的关系上,并且样品需求量低,一般仅需 nL 样品,适合微量样品的分析要求.干宁等[8]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 / 安培检测左旋多巴(DP)、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 羟色胺(5-HT)5 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药物的方法.通过用采用石英毛细管柱,含8mM/L 对 -(季铵盐)杯[4]芳烃 (QAC4A) 的 125mM/L 磷酸氢二钠溶液(Na2HPO4,pH7.0)为缓冲液,分离电压 6kV,实现了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离并利用 Cu 微粒修饰碳纤维电极检测.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 5 种 CAs 注射液、正常人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尿样.李欣欣[9]等利用毛细管电泳 - 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了 3 种儿茶酚胺和儿茶酚,并优化了检测和分离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得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的检出限分别为 0.33、1.8、2.4 和0.12μM/L. 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也可用于医用注射液及尿样在未经预处理条件下的直接分离分析检测方法。
二、多巴胺(C6H3(OH)2-CH2-CH2-NH2)1.简介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4-(2-aminoethyl)benzene-1,2-diol)。
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多巴胺最常被使用的形式为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
无臭,味微苦。
露置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
在水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极微溶解。
熔点243℃-249℃(分解)。
多巴胺也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又称多巴胺系统。
多巴(dopamine)是NA的前体物质,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神经末梢的GnRH和多巴胺间存在着轴突联系并相互作用,以及多巴胺有抑制GnRH分泌的作用。
中脑的神经原物质多巴胺(Dopamine),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
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2.检测方法(1)化学荧光法CdTe 量子点由于其优良的荧光分析特性而作为荧光试剂应用在金属离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标记和高灵敏分析中。
陈志兵等[8] 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 CdTe 量子点,研究表明,该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可强烈地被盐酸多巴胺增敏。
据此发现并建立了以 CdTe 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增敏测定有机药物成分中盐酸多巴胺含量的新方法。
颜梅等[9] 制备了以二硫基琥珀酰亚胺丙酸酯,4- 巯基苯硼酸功能化CdTe 量子点探针,在 431 nm 激发波长下,对探针及加入多巴胺后进行发射光谱扫描,在最大发射波长处,多巴胺对合成的探针具有猝灭效应,且多巴胺对体系的猝灭程度与多巴胺的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双分子识别荧光猝灭法高选择性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
在最佳条件下,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 0.02~20.0 mmol/L,检出限为 4.9 nmol/ L。
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多巴胺注射液、血清及尿样中多巴胺的测定。
陈亚红等[10] 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盐酸多巴胺对血红蛋白酶催化荧光体系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 , 因此建立了酶催化荧光光谱法测定盐酸多巴胺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8.2 nmol/L。
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药物制剂中盐酸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2)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也是通用的多巴胺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具有极高的分离率,所以在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中受到极大重视。
HPLC 法同荧光检测相结合是目前较为有效且常用的方法。
儿茶酚胺类物质本身有自然荧光,经 HPLC 法分离后,可以利用它的荧光进行检测。
吴予明等[11] 利用HPLC 和荧光检测器对嗜铬细胞瘤患者和正常人 24 h 尿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进行了测定。
结果可见,多巴胺浓度在 130.6~3 858.2 nmol/L 与色谱峰峰高的线性关系良好。
测定结果显示此法简单、准确、特异性高。
通过对正常人及嗜铬细胞瘤患者 24 h 尿样分析,二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该研究可以为临床嗜铬细胞瘤诊断提供数据。
乔坤云等[12] 采用与文献[11]不同的色谱柱,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检测儿茶酚胺含量。
实验表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三种组分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1.简介四环素类抗生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不稳定,四环素类药物中含有许多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与钙或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或镁盐,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在体内药物与钙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黄色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小儿服用会发生牙齿变黄,孕妇服用后其产儿可能发生牙齿变色,骨骼生长抑制。
因此小儿和孕妇对此药因慎用或禁服。
2. 作用机理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多数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
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
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
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肠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环素多数耐药,并且,同类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3.药理作用1、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四环素对胃、肺、膀胱、口腔粘膜等部位的癌组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进入人体后迅速被癌细胞摄取蓄积,血液中浓度相对较低,且从尿中排泄较正常人延缓。
利用四环素在紫外线激发下能发了荧光的特点,对上述恶性肿瘤进行辅助诊断,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小,阳性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