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原辅料要求
水中的杂质及其对水质量的影响
悬浮性杂质 胶体杂质 溶解性杂质
软饮料用水的净化处理
生活饮用水部分标准
项 目 要 求
色 嗅和味 混浊度 肉眼可见物 总铁 锰 铜 锌 挥发酚类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氟化物 硫酸盐 总硬度 pH值 细菌总数 大肠杆菌 游离性余氯 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不得有异臭和异味 不得超过3度,特殊情况﹤5 度 不得含有 不超过0.3 mg/L 不超过0.1 mg/L 不超过1.0 mg/L 不超过1.0 mg/L 不超过0.002 mg/L 不超过0.3 mg/L 不超过1.0 mg/L 不超过250mg/L 不超过450mg/L 6.5~8.5 不超过100个/mL 不超过3个/L 管网末稍不低于0.05mg/L
软饮料用水的软化
(3)离子交换法 2R—H+Ca2+→R2—Ca+2H+ R—OH+Cl-→R—Cl+OHH++ OH-→H2O R2—Ca+HCl→R—H+ Ca2++ Cl-(氢型阳离子树脂的再生) R—Cl+NaOH→R—OH+ Na++ Cl-(阴离子树脂的再生) Ca2+ Ca 2 R—Na+ or →R2 or +2Na+ Mg2+ Mg Ca R2 or +2NaCl →2R—Na +Ca2+or Mg2+ Mg (阴离子树脂的再生)
三、软饮料常用酸味剂的相当酸度
柠檬酸 1.0 苹果酸 1.2 酒石酸 1.2~1.3 乳 酸 1.2 磷 酸 1.0 同浓度酸液酸味的大小 磷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葡萄糖味剂的酸味特点
柠檬酸、葡萄糖酸、抗坏血酸:具有圆润滋美、爽快、 新鲜的酸味,有清凉感。 酒石酸:酸味强烈,略带涩味和尖酸味。 苹果酸:酸味清鲜,略带刺激性的苦涩味。 乳酸:酸味尖利,具有涩、软的收敛味。 磷酸:具有强烈的收敛味与涩味,尖酸味。
无味无臭 <50 <0.1 <100 <3 不得检出
<10
水中的杂质及其对水质量的影响
悬浮性杂质:主要是泥沙、动植物残屑、浮游生物 及微生物等。其粒子直径>10-5 Cm,使水混浊、沉 淀,并影响水的色、嗅和味。用过滤法可去除。 胶体性杂质:主要是腐殖质、腐植酸等高分子有机 胶体。颗粒直径为10-5 ~10-7 Cm,使水混浊、沉淀, 并影响水的色、嗅和味。用混凝法可去除。 溶解性杂质:主要是溶解性盐类和一些低分子有机 物以及一些溶解性气体。其粒子直径在10-7 Cm以下, 以分子或离子态存在于水中,与水形成真溶液。影 响水的硬度、pH值、碱度、色度等。影响饮料的稳 定性、色泽、风味、质地等。
四、甜味剂的其它加工特性
就感觉而言,10%的糖液一般呈快适感,20%的 糖液则呈不易消散的甜味(腻口感),因此,软 饮料加工时,糖的浓度宜控制在8~14%。 甜味剂与其它呈味物质的关系
蔗糖+ 葡萄糖 增甜 (87~88%蔗糖+12~13%葡萄糖)
糖+ 盐 糖+ 酸 糖+ 苦
增甜 减甜、减酸 减甜、减苦
(三)软饮料用水的软化
水的软化: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钙、镁盐类)
方法: (1)加热法 Ca(HCO3)2→CaCO3↓+H2O Mg(HCO3)2→MgCO3↓+2H2O (2)化学法——石灰及石灰纯碱法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Ca(OH)2→2CaCO3↓+Mg(OH)2↓+2H2O MgCO3+Ca(OH)2→CaCO3↓+ Mg(OH)2↓ Mg2++Ca(OH)2→Mg(OH)2↓+Ca2+ Ca2++Na2CO3→CaCO3↓+2Na+
第三节 酸味剂
一、酸味剂在软饮料中的作用
赋予软饮料特定的酸味; 改进软饮料的风味; 通过刺激产生唾液,加强软饮料的解渴作用; 具有防腐作用。
二、软饮料中常用的酸味剂
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醋 酸等。 无机酸:磷酸(主要用于可乐饮料)
第四节 食用色素
一、食用色素在软饮料中的作用
模仿天然产品的色泽; 弥补加工中的变色; 适应消费者的嗜好要求。
二、食用色素的种类
(一)天然食用色素 特点:无害性;成本高;性质不稳定;不易调色。 饮料中常用的天然色素:红曲色素、虫胶色素、姜黄、 焦糖色素、叶绿素铜钠(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5g/kg)等。 (二)人工合成色素 特点:对人体有害;成本低;性质较稳定;调色方便。
离子交换法软化水的装置
硬水(含Ca2+与Mg2+)
NaCl (阳离子树脂再生)
R2—Ca
R2—Mg
R—Na
R—Na
R—Na——钠离子交换树脂 R2—Ca R—Na R2—Mg
水反冲(松散)
软水
Ca2+与Mg2+
软饮料用水的软化
(4)电渗析法
- + + - + - ClMg2+ Ca2+
OH-
P
⊿H
5%的 水 糖液
20%的 糖液
水
溶液
渗透现象
反渗透现象
(四)水的消毒
目的: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保证水的卫生质量。 消毒方法: (1)氯消毒法 Cl2+H2O HOCl+H++ClH++OCl[O]+ClHOCl 易接近细菌和渗透到菌体内,在菌体内再离解 成原子氧,破坏细胞结构和某些酶系统,使细菌死亡。 常用氯消毒剂(见下表)
水 紫外灯
高压放电
水
玻璃 套管
水
水上反射式紫外消毒器
水 隔水套管式紫外消毒器
第二节 甜味剂
一、常用甜味剂的种类
天然甜味剂:如蔗糖、果糖、葡萄糖、蜂蜜等
按来源分 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蛋白糖等 发酵性甜味剂:如蔗糖、果糖等 按在人体内的利用情况分 非发酵性甜味剂:如糖醇、糖精等 营养型甜味剂(产热量>蔗糖的2%) 按产生的热量分 非营养型甜味剂(产热量<蔗糖的2%) 软饮料常用甜味剂: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糖精、 甜蜜素、蛋白糖、糖醇、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甙
+
-
+
Ca2+ SO42OHNa+
+
阳离子膜(只能通过阳离子)
-
- 阴离子膜(只能通过阴离子)
ClNa+ SO42-
Na+ OH-
Cl-
阴极水 软水 极水
软水
阳极水
(5)反渗透法(RO)
反渗透法净化水的原理是利用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 过的膜,使水与其它杂质分离。又称为膜分离技术、超 滤等。已广泛应用于果汁、牛奶、咖啡等的浓缩和软饮 料用水的软化及海水淡化。 反渗透装置根据其支撑体形状可分为:板框式、管 式、中空纤维式、螺旋卷式等。
第一章 软饮料用原辅料
饮料用水 甜味剂 酸味剂 香料和香精 食用色素 包装容器 防腐剂 乳化剂 增稠剂 二氧化碳 酶制剂
第一节 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
软饮料用水的要求
(1)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 (2)符合《软饮料用水标准》(GB10791)
软饮料用水的来源
地表水——江、河、湖、泊 地下水——井水、泉水等
五、软饮料中各种酸味剂的一般用量
柠檬酸 0.05~0.35% 酒石酸 0.1~0.2% 磷 酸 0.045~0.1% 苹果酸 0.1~0.55% 乳 酸 0.1~0.2%
酸味剂
六、酸味剂的其它加工特性 酸味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几种酸味剂混合使用,只要浓度不变,酸味强 度不变,但可明显改善酸味味质,因此,软饮 料加工时,酸味剂多混合使用(柠檬素可单独 使用) 七、酸味剂与其它呈味物质的关系 酸+ 糖 减效作用; 酸+ 盐 酸味减弱,咸味增加; 酸+ 苦、涩味物质 酸味增加。
常用氯消毒剂
种 液氯 氯胺(氯亚明) 漂白粉(氯与 石灰作用产物) 漂白精 (次氯酸钙) 类 存在形式 液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一般用量
0.5~2.0 mg/L 我国规定优质 饮用水的残氯 4~8 mg/L <0.05 mg/L, 8~20 mg/L 2~6 mg/L
软饮料用水的 残氯<0.1 mg/L,日本规 定软饮料用水 的残氯为0。
软饮料用水的净化
软饮料用水净化的过程
(一)澄清与过滤: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杂质和胶
体杂质。方法: (1)混凝澄清(在水中添加混凝剂—Fe(OH)3或Al (OH)3 与水中有机胶体结合沉淀,并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沉 淀,使水澄清)。
水膜 电荷 H H 其它杂质 H H
沉淀
胶体1
胶体2
水的过滤
(2)砂芯过滤 (3)活性炭过滤 砂芯棒 原 水 原 水 颗 粒 活性炭 活性炭 过滤器
70
32 20000~70000 5000 5000 30000 100~140
甜菊糖
糖精
三氯蔗糖
4000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