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 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 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例4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
“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
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
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
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B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 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 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 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 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高考真题演练(广东卷第27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 “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 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 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 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 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 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6:多元史观评价人类历史
近代化史观
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 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革命史观)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现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社会史观)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全球史观)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思考(2)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①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杂乱无章
史 观
井然有序
例1 (2012广东文综). 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备注:图片上方“农工兵商学大联合”、“联合起来 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中间“民众的力量”,下 方标题“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印行”
答案:C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
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例2(2007全国文综Ⅱ)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
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 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 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 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 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思考(1):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 评价的?
革命史观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史观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 全球史观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全球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 (整体史观) 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例5: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
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 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 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 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 惯等.
文明史观
B、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 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 文明演进的历史。 E、“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 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
例7: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 有辩证的观点。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 史。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 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的 理性化等。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D
文明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 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横向看, 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例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
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
②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乙说…… 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
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这则日记中反映了19C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的一些信
息,其中包括
①军事近代化
②政治近代化
③技术近代化
④文化生活近代化
A.①③④ B.①②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 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 济的工业化.思想的理性化等。
评价:①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 了临时约法;②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有利于民族资本 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