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处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

如何处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

如何处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友谊是交往的重要产物,交往产生了友谊,友谊加深了交往。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寻找友谊、渴望朋友的心理需求,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十分普遍而突出的特点。

充分认识友谊的内涵和特征,努力寻求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友谊的内涵和特征要寻求真挚的同学友谊,首先应当明了何谓友谊,建立友谊关系的真正目的何在。

1、友谊的内涵在人类文明史上,人们对友谊的基础曾有过多种多样的解答。

在《周易"乾》中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说,把“声”、“气”的相同和交流看作友谊的基础。

孟子则认为:“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下》)他把高尚的品德看作友谊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友谊理解为“一种和谐的平等”,另一位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则强调“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

上述种种理解均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完整。

友谊就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理想和志趣等基础上的个体之间的一种美好亲密的情感。

它产生于社会生活与交往,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更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性情感,是人类精神家园中的宝贵财富。

友谊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友谊产生于社会交往;友谊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感;友谊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

进一步来理解友谊的含义,友谊大致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共同的思想和志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同道合。

第二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个体对客体的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就表现为爱好。

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友谊的建立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兴趣相投就容易接近和结交。

第三是共同的利益。

利益是人生中时刻发生着作用的现实问题,人际交往也是这样。

所以友谊一定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相得益彰。

2、友谊的特征第一,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

诚挚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规范着交往双方,使双方在交往中互相尊重、真诚相待。

人们在友谊的这种道德力量中获得自尊满足感和情感归属感。

友谊的力量还让人们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意义,并自觉地把这种道德情感向社会范围扩展,把自己与他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友谊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友谊是朋友之间无私的奉献,是彼此深切地关怀对方,视促进对方的进步和提高为己任;主动为对方分担痛苦和忧愁,帮助对方克服困难和挫折;自觉维护对方的人格尊严和名誉。

友谊无需功利,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义气”,真正的友谊是对朋友履行责任和义务而不计得失。

正如俄国作家别林斯基所言:“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是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些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情。

”二、大学生与友谊友谊对于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友谊的人,就是孤立无援的人和可悲的人。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生在世,最不能缺失的人际关系,就是友谊。

正因为这样,友谊历来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精神追求。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大学生的友谊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

1、友谊是大学生主要的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之一友谊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

这是因为从人的发展来看,青年时期内心世界迅速形成,成人感增强,逐渐减弱了对父母师长等成人的感情依赖,而把感情依赖的方向转向同龄人。

再加上大部分同学远离家乡、父母,因此,同龄人之间的朋友友谊成为青年人最为珍贵的感情之一。

友谊是一种爱心的交往,是以爱心来换得爱心,是相互之间给予爱的奉献。

这种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情感,丰富了青年的情感世界,使大学生懂得了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

2、友谊是大学生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人刚刚踏上人生道路,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并从朋友身上找到衡量自己的尺度,发现并学习对方的长处和优点,不断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正如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莉兰.罗宾所说:“我们不是单面的人,我们也有不止一种的潜能。

而朋友,正是我们自己的投影,他们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各个侧面,并发掘自己前所不知的各种潜能。

3、友谊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加快发展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智力、完善品格外,还要与同学、朋友交往中,取长补短,做到学习上互相切磋,品德上互相激励,思想上互相启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朋友友谊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具有积极的价值。

首先,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大学生会切实地感受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忍让、宽容等美德。

其次,友谊是一种爱心的交往,是以爱心来换得爱心,是相互之间给予爱的奉献。

这种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情感,丰富了青年的情感世界,使大学生懂得了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

最后,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使人的道德情感向社会范围扩展,把自己与他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乃至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友谊的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助动器。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马克思在写成《资本论》初稿后,曾经于1867年8月16日深夜两点在校完最后一个印张时写信给恩格斯以表达感激之情,信中说:“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因此友谊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加快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早日成才,走向成功。

三、友谊的建立与发展获得与发展真挚的友谊,是一项有益的精神享受,但也确实有不少人为得不到真挚的友谊而苦恼,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人不注意遵循交友和处友之道。

大学生要每个人都珍爱友谊,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呢?1、以原则择友择友是建立友谊的基础,择友也是一门艺术。

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把朋友分成四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这就是说朋友有多种,交友需择友。

一个好学上进的大学生,应该多交畏友、密友,少交昵友,不交贼友。

孔子也很重视择友问题,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意思是说,正直的人、诚实的人、知识渊博的人,是有益的朋友;善于献媚逢迎的人、心术不正的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是有害的朋友。

“取友善人,不可不慎”,同学们应择人交友,应讲原则。

一般来讲,择友时应做到“三观”,即交友观其德,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友谊;交友观其性,看交往对象是否有淳厚善良的性格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交友观其友,注意观察对方身边聚集的是什么样的朋友。

总之,共同的理想、志向和追求,将会使大学生获得真正的友谊。

2、真诚待人友谊要得到发展深化,就必须讲道德。

首先,与朋友相处应该真诚,切忌遮遮盖盖、口是心非。

只有以自己一颗诚挚的心主动去靠拢和撞击对方的心,有了心的交流,才能使对方了解你、信任你,从而获得安全感,放心地与你交往,在交往中培育和发展友谊。

其次,与朋友相处要讲信用。

对自己讲的话、办的事要负责,办不到的事不许空愿,做到言行一致、讲求信用,同时还要信任朋友,疑者不交、交友不疑。

3、为人热情热情是青年大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朋友的最佳途径,因为一个关心理解他人、热情帮助他人的人总能获得别人的了解和关心,建立真挚的友谊。

4、善良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之所以喜欢观世音,就是因为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一颗善良的心。

因此,大学生对人要友善。

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一个人更好地融人社会集体的前提。

同学之间讲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他人,不强加于他人,进而有助于他人。

特别是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别的同学以友善之心,行友善之举,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同学情谊将令被关爱者刻骨铭心。

做一个友善的人,也是获得同学友谊的一***宝5.胸怀宽阔与朋友相处还需待人宽厚、为人厚道。

要多看朋友的优点和长处,少计较对方的缺点和短处。

当然,宽厚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容忍与妥协,朋友之间也需要有善意的批评和争辩,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发生分歧和摩擦是常有的,对此要有宽宏的肚量,要有理智的头脑,切不可意气用事,应以友谊与理解为重。

应当看到,在通常情况下,同学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妥善处理,任何分歧和摩擦最终都会消除。

宽容的同学,一定能赢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做一个宽容的人,是获得同学友谊的又一法宝。

6、正确对待异性友谊异性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友谊是男女之间的纯真友情。

异性友谊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性心理的发育成熟,性意识发展,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好感,产生和异***往的强烈愿望。

在异***往的基础上产生的异性友谊,有益于男女大学生的情感稳定与补偿,有益于行为调节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业的完成和事业的成功,也有助于通过有道德的社交活动真正自由地结识和选择爱情对象。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异性友谊不同于爱情。

日本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提出了区别友谊与爱情的五条标准。

第一,支柱不同,友谊的支柱是理解,爱情的支柱是感情。

第二,地位不同,友谊的地位是平等,爱情的地位是一体化。

第三,体系不同,友谊是开放的,爱情是关闭的。

第四,基础不同,友谊的基础是信赖,爱情则纠缠着不安。

第五,心境不同,友谊充满“充足感”,爱情则充满“欠缺感”。

异性友谊的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经过努力发展为爱情,二是长期保持朋友关系。

那种认为异性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谊的看法是错误的,异性之间完全可以建立和保持朋友的友谊。

大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应当遵循异性交往的原则。

首先,要端正交往动机,以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为指导,发展健康文明的朋友关系。

其次,要保持人际距离,异性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把握好分寸。

再次,建立广泛的友谊圈,多参加男女同学共同参与的活动。

最后,异性之间交往要理智地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大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四面八方聚到了一起,成为了大学同学。

大学期间的同学友谊,对人的一生来说都是美好和难忘的。

但是,由于同学们个性特征各异,长期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和摩擦,因此如何巩固同学友谊,并进而升华成日后事业发展中的益友,就是一项需要认真应对的现实课题。

经典案例1: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一生最困难的时期,恩格斯为了帮助马克思及其一家免于饿死,不得不重操商业,过他讨厌的商人生活,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