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方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方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到的。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原则要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该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应当有:1、知识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具有语文学科知识的显著特征,应该是以语文课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内容,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精心创设的具体的活动。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我们在讲知识性原则时,不宜狭隘理解,我们要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尽可能在综合性学习中传递一些新知识,新信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2.活动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朗诵、写作、动脑、动手、动口等,可以把学到的理性认知转化为实践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巩固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增长才干,优化个性。
3、自主性原则综合性学习主张给学习者有原则的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作出符合自己心愿的选择。
从活动的设计到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帮助指导一,"导而弗牵",既不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是事事关心,包办代替。
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较大的自主性,让他们尽可能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独立活动,在自学、自得、自理中,经受各种实践的锻炼,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以及各种能力,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4,趣味性原则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倾向性。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综合性学习应以激发儿童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活动。
无论是目标设计、题目拟订、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都应体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
这样才能创造趣味盎然的环境,才能吸引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投入,才能唤起他们的遐想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市不少学校已经或正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我认为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目标设计应从整体考虑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应该从整体考虑。
这里所说的整体包括这样儿个部分:(1凄注意教育性。
综合性学习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教育性,要寓教于乐,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2)要注意知识性。
综合性学习设计要结合学生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广范围的开掘、拓展,注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学习的内容不宜多、杂。
一般情况下,只需围绕一二个知识点拓宽、拓深就可以了。
③要注意趣味性。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形式、情境、目标应从趣味性原则出发,注意引发孩子的好奇、好胜、好学之心。
(4}要因地制宜。
设计还应从本校、本班的实际条件出发,注意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活动内容的特点,灵活地开展活动,设计出有时代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活动内容应体现层次特点.成功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应该十分注意在内容上体现层次特点。
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是指活动内容上的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发展,在不同的层次之间有适当的坡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要求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当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时,对于动员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为有效。
综合性学习有适当的坡度,一定的难度,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始终有种跳起来摘果子的快感。
他们不会因为活动内容的层次太低而觉得乏味,也不会因为活动的难度高而望而却步。
一位二年级老师在开展以《谜宫探宝》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时,分别设计了猜谜语,看图选择谜底,听录音判断谜底,比赛抢答谜底,看汉字编谜语,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小朋友自始至终有一种积极的情绪。
3,活动形式力求多样新颖由于儿童兴趣较广泛,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只有以丰富多采的内容、多样新颖的形式才能适应他们的需要,保持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从内容上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专题式,一类是综合式。
前者,学习内容比较单一,从头至尾都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如《成语竞赛》、《谜宫探宝》、《漫游拼音乐园》等;后者,学习比较含蓄,如以《秋天》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既可以安排游戏,还可以安排剪贴、讲故事,还可以再安排乐器演奏、表演等。
这些内容有的与秋天有关,有的无关。
但却是在找秋大里自然出现的,也是允许的。
综合性学习从形式上分,类别比较多:(1)竞赛式。
拼音识字,写字,造句,猜谜,讲成语,都可以竞赛,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儿童的好胜心,当它和儿童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结合时,可以很快转化为个体的内部动因而起作用。
(2)情境式。
可以通过假想旅游形式,把孩子们带进一个活动的情境,等活动结束时,再带孩子仍走出情境,回到现实中来。
(3)排演式。
有些老师本身有导演和表演专长,在综合性学习中先指导少数同学表演,让大家观摩学习,再让全班同学参与。
这在课本剧和文娱节目中是常常采用的。
(4)游戏式。
综合性学习中用各种各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如"击鼓传花"、"猫捉老鼠"、文字游戏等等。
(5)尝试式。
老师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尝试编儿歌、编谜语、编课本剧、编剪报等,让学生体会尝试的快乐。
(6)汇报式。
这种形式是把班级中发生的好人好事、创造发明、各种成果等串联起来,向同学们或其他人展示汇报。
以上介绍的仅是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参考的常用的几种形式,实际上,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根据语文课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选择一种适合的形式,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活动形式。
它可以以一种形式为主,但要注意穿插其他的形式。
这样,儿童才不会感到枯燥、单调、乏味,才能始终保持新鲜感。
4;活动安排应当面向全体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趣,尽可能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发展。
在活动中,可以先让有特长的问学参加,发挥他们的特长。
与此同时,也要为其他同学的参加创造条件。
全体参与开始阶段可能参差不齐,随着多次实践,同学们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的。
5、活动过程坚持自主实践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因此,我们设计综合性学习时,应把自主权交给学生。
当然,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多发挥一些主导作用。
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要逐步放开,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动手、自己检验,独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锻炼,个人的爱好、特长和个性将会逐步发展,逐渐形成。
6、活动环境要与主题协调在活动过程中,环境的配合起着一种烘云托月、强化气氛的作用。
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注意环境的点缀与布置。
综合性学习的环境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座位的排列。
座位的排列在活动中是有其独特的作用的。
一般的竞赛活动可以像上课那样,保持座位的稳定,也可以分成若干个组,围坐在一起;如果是情境式、排演式、游戏式的活动,则要腾出较大的空间,让学生来活动。
座位的不同排列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增加活动的积极情绪。
(2)环境的布置。
环境布置在情境式、排演式、游戏式、汇报式的活动中是不可少的。
在教室里,前后黑板可以配合活动主题进行装饰,四周可以适当点缀,如《找秋天》,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与主题有关的秋景,而《我者的聚会》则可以在墙壁上悬挂一些手抄报,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
(3)服饰的打扮。
适当的服饰打扮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和情境。
由于各校的条件有别,由于综合性学习要经常进行,综合性学习中的服饰打扮应讲究神似,不必追求形似。
例如:扮演动物的只要戴一个头饰即可,扮演人物的可根据年龄适当打扮。
(4)道具的制作。
道具在活动中有时也能起到穿针引线、激发情趣、活跃气氛的作用。
道具的来源可以从学校找,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有的还可以发动小朋友自己制作。
如《拔萝卜》里的大扩卜,《小猫钓鱼》中的鱼竿、小鱼都可以做出来。
道具制作应力求简单、实用。
(5)音乐的烘托。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尽可能地把音乐引进综合性学习中。
音乐能起到渲染气氛、陶冶情操、烘托主题的作用。
所选音乐应当与所表达的主题、情绪相一致、相协调。
这些音乐可以播放、可以演奏,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唱。
7、活动节奏应注意张弛有致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在过度疲劳时会引起记忆下降,情绪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失眠等现象"。
综合性学习需要活动,但是活动也要注意张弛有致。
如果综合性学习内容安排得过多过密,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就会感到疲劳,活动就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常常是欲速则不达;如果综合性学习内容过于稀疏、松散,节奏过于缓慢、拖沓,学生的积极情绪就很难调动。
综合性学习的安排应该注意张弛有致,这样才对儿童的身心有利,才能较好地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8,活动衔接尽量自然流畅综合性学习也需要前后衔接,自然流畅。
上一个活动与下一个活动之间应该有过渡,有内在联系。
至于有的老师前面提出要求,后面忘记落实、照应更是综合性学习的大忌,应引起注意。
9、师生之间应保持气氛和谐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在现代教育中,提高活动效果,实现活动目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往往会对活动过程、活动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个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的教师在活动中往往很难与学生沟通,寓教于乐的目标自然很难实现。
一个态度和蔼的老师常常对学生饱含着信任和期待,善于体察学生的情感脉搏,与学生打成一片,共同享受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乐趣,活动效果自然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