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 窃、哄抢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 目前警察已经立案侦查。 B.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 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 问题。 C.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 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 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 己却负了重伤。
[答案]
(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 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才能出众。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 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 “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 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 门”)的悲伤情怀。
(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 阮籍风格。 (2)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对:凤凰清明的早晨饮用提甘甜的泉水,黄昏 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 不凡,亦即诗人的高超精神。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A.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 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 B.空调市场没有股市全神贯注、严阵以待 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 桑麻的味道。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 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 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 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人与路
想到路,眼前挥之不去的,只有阮籍。 是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 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翻白 眼。上方,落单的飞雁寂寞冷落鸣叫。此时,牛车停 了,老牛回过头来,似乎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 儿走?”他怎奈,只有怎奈地答道:“路在哪里,我怎 晓得?”说罢,取瓢捧起浊酒,喝罢,继门大呼,继而 大号,最后一把卒酸泪,沿原路而回。此所说的,阮 籍狂妄放肆,岂效路的尽头之哭。 只然而没有路而已,为什么痛哭?他哭的不是眼 前的路的尽头,而是人的生活的路的尽头。
这条路上,笼罩的是东晋司徒集团的暗影;这条路上, 洒下了若干泪珠!为慈母,慈母身亡,他号哭,纵然呕 血数升;为好友嵇康,嵇康被斩,为正义而被斩,他着 手是沉默,当行刑前,嵇康弹起史无前例的《广陵散》, 他只好大哭,用泪,居心泪为友人送别;为生疏的兵家 女孩,女孩好看而具才情,未及出阁,得病身亡,他冒 鲁莽轻率失地奔向灵堂,用泪为美妙的性命送行。 这条略,满意泪珠。 泪流尽了,路上只有沉默,沉默得有点吓人。当名 望高的人裴楷前来走访,他只报以翻白眼。裴楷清楚, 阮籍的人的生活之路早已逾越了礼义的范畴,而他本人 仍在礼义之内,所以裴楷只好也只能按礼义之数,向阮 籍作揖三次,而后离去。似的,阮籍人的生活之路上的 亲人,旅伴,还有那一些美妙的性命,都已消失。他只 能将沉默这件外衣披上,捍御寒风,来自人间的寒风。 继续,踽踽孤行,移向自个儿的穷途。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 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学习目标: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 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3、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 的方法。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知人论世——阮籍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 思想家。字嗣宗,陈留 尉氏(今属河南)人。 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 建安七子之一。当时, 他为竹林七贤之一(竹
林七贤”,指阮籍、嵇康、 阮咸、山涛、向秀、王戎、 刘伶七人。 )。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 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 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 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 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晋书•阮籍传》) 阮籍的相貌奇伟出众,志气宏达豪放,有着独特的傲 岸性格,他凭个性行事而不受拘束,心里感到高兴或恼 怒时,从来不在脸色上表露出来。有时闭门读书几个月 也不出家门;有时登山玩水,好几天都忘记了回家。他 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庄子》、《老子》。好饮酒,能 长啸又善于弹琴。当他得意的时候,总感到飘飘悠悠而 忘记了自己形体的存在。当时多数人说他癫狂,只有他 堂兄阮文业常常赞叹佩服他,认为阮籍胜过自己,由于 阮文业的赞扬,大家才都称颂阮籍的奇特。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 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 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晋书•阮籍传》)
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 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 鸿、翔鸟”以动衬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 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 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 破忧思、伤心。
艺术特色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 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 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 “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 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 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 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 具体的内容。
三、四、五、六句有哪些意象?营造了什 么意境? 明月、清风、孤鸿、翔鸟 营造了一种凄清幽冷之境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试作分析 借景抒情 以动衬静 视觉、听觉、触觉 用典
最后两句抒情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点破 了作者的忧思及伤心。
阮籍诗小结:
⑴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 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 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 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 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⑵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 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 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 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 了。 ⑶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言古体抒情组诗的体例。
(5)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 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6)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 伤让我内心非常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 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 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 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发言玄远 口不臧否人物 说起话来玄妙高远,但不褒奖或贬低任何 人。
当时明帝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 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 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 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 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 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 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 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 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 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 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不过在 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 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 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 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 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 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C(身无长物:身无分文,十分贫穷,此 处符合语境。 A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 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不能用于个 人。 B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 D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 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 窃、哄抢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 目前警察已经立案侦查。 B.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 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 问题。 C.建设部要求,各地要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 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 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 己却负了重伤。
3)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 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 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慨,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 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 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 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②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