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课时1)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学习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难点: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
一、复习回顾
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植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________、水、温度、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二、自主学习
说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分层次互动探究(仔细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小组活动)
1、探究一(小组活动)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将下列生物连起来。
(P74)
青草蚱蜢鸡(例如)
第一组:狮子、青菜、鹿
第二组:青菜、食虫鸡、蜘蛛、猫头鹰、食草昆虫
提问:(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
小结:食物链的概念(B级)(P75)
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_______。
提问:(2)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2、探究二(小组活动):青草、蛇、蚱蜢、鹰、青蛙
提问:(3)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又增添了一种生物—公鸡,那食物链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小结: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存在的食物链也会有很多条,并且相互交错在一起。
从探究活动[总结]:
食物链的规律:(B级)
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
2)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_____
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二这个生态系统中,鸡既可以位于第2环节,又可以位于第3环节,说明什么?
(说明鸡既可以吃________,又可以吃动物,是________。
)
3、探究三:分析食谱中的生物(即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P76)
1)结合图4-2,分析一份中餐的食谱,写出包括人在内的各条食物链:
2)提问:民以食为天,人的食物从哪里来呢?
拓展讨论:从食物链角度考虑,人会受到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吗?
四、同步导测
1、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之间的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____开始的;(2)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_;(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则大多是_______。
3、下列关于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
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
4.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
5. 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
研究者对其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
果绘制成下表:
请你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
(用字母表示)
(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
(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四种生物中汞含量
最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