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上篇:广播电视新闻概述一、广播电视新闻(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1.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或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2.内涵:1)传播媒介:利用广播电视作为新闻的创博媒介2)传播时效:利用广播电视即时传播新闻3)事实本源:以事实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本源4)传播意义: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一般的传播功能(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1.特性: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的排他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2)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1>现场的证实价值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3>现场的制约性:时间、人事、环境4>传播的及时性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6>内容的易受性2.共性:(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2)传波顺序的制约性(3)传播信息的多元性(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4.传授知识,丰富社会二、广播电视新闻史略(一)科学技术与广播电视1.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
1926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成立。
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1936年11月2 日,英国开办世界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1939年11月26日,德国进行世界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58年4月30 日,我国开始电视广播。
1973年5月1日我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2.广播电视的类型与制式(1)广播电视的类型1)国营制度型2)商业制度型3)公共型(2)广播电视的制式:NTSC(美国)PAL(欧洲)SECAM(法国)3.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1)电缆电视(2)卫星传播(3)高清晰度技术(4)数字技术(5)网络技术(6)三维技术(7)无线付费电视技术(8)多频道多方位传送服务系统(二)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1.美国广播电视新闻简略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之音(VOA)2.英国广播电视新闻简略英国广播公司(BBC);独立广播局(IBA)3.日本广播电视新闻简略日本放送协会(NHK);东京广播公司(TBS);日本电视网(NTV);4.前苏联与俄罗斯广播电视新闻简略(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1.广播新闻事业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中国第一座官方广播电台。
1927年,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是我国第一座国人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2.电视新闻事业1982年6月1日,我国首次开办独立的少数民族语频道。
3.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三、广播电视管理与节目规范(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创办与管理(二)广播电视节目管理1.内容:不得播放(1)危害国家统一,主权、领土完整或损害国家利益(2)危害民族团结或损害民族尊严(3)危害社会公德(4)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5)歧视妇女、侮辱妇女或损害妇女形象(6)诽谤、侮辱他人(7)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其他内容(8)国家禁止播放的其他内容2.播放:先申后播、重播重审的审查制度3.制作:4.其他:(三)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1)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准确2)坚持客观公正原则3)叙述的客观与公正(5)发扬团结协作精神2.道德实践中的问题(1)摄像的偏见(2)组接的不公正(3)曲解(4)品味低下,情趣灰色(5)对弱势群体的轻视(6)滥用隐性采访3.道德的他律与自律(1)制定和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法(2)建立有效的媒介批评机制(3)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四、广播电视观(听)众调查(一)理念1.意义:(1)获取收听(视)率,分析收听(视)情况(2)关注舆论焦点(3)提高业务水平(4)加强与观(听)众的联系(5)提高调查结果的应用率2.基本构成:地域、特征、兴趣、需要、收听(视)状态(二)主要形式1.样本选择:2.主要形式:(1)分析观(听)众来信(2)日记调查法(3)个人访问法(4)电话调查法(5)召开座谈会(6)问卷调查法(7)装置计量法(三)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3.内容分析法4.主要术语潜在观(听)众、开机率、观(听)众份额比率、节目收听(视)率、集中度指数(四)观念的变化1.应该关注“谁”在看(听)而不是多少人在看(听)2.应该了解观(听)众“为什么”在看(听)而不是观(听)众“是否”在看(听)3.从“泛”观(听)众群转为“窄”观(听)众群4.关注未来的收听(视)率而不是过去的收听(视)率五、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1.网络媒体的兴起2.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1)利用数字技术建立高效率的节目制作系统(2)改变原来的管理体制,以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需要(3)扩大商业化利润的比重,确保财政优化结构。
(二)新的媒介机制和传播理念1,公众与媒介的交互影响2,新的媒介机制:制播分离,多媒体联动3,传播理念的变化个性化满足,延伸性传播,整合式传播,“信息沟”的扩大中篇:广播新闻六、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一)声音符号的特征1.物理性:波长、频率、振幅2.生理性:3.心理性(二)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1.语言的一般特点2.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1)说话者与情感功能(2)听话者与意动功能(3)语境与指称功能(4)接触与交际功能(5)代码与语言功能(6)信文与审美功能(三)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区别1.非语言符号的特点(1)解释的多样化与理解的局限性(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3)范围窄小(4)对语言符号的修正2.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功能(1)证据功能(2)补充功能(3)强调功能(4)替代功能七、广播新闻节目(一)广播新闻节目的类型1.新闻性节目的类型消息报道、专题报道、板块式报道2.新闻性节目的名称消息、现场报道、专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广播评论(二)广播新闻节目的一般形式1.录播与直播(1)特点:1)以文字稿为主2)一种高级的对话语言3)播报语言要求准确、优美、顺耳(2)基本要求:1)熟悉稿件2)掌握稿件结构3)对书面语言所致要有具体感受4)速度与节奏5)音量控制6)强调关键部分7)使用话筒的技巧2.现场报道(1)特点:1)面对现场进行播报2)语言的时态是现在时3)内容是现场新闻(2)基本要求:1)强调报道的成功率2)播出和编辑一体化(三)主持节目播出1.节目的特点固定性、形象性、个性化、谈话形式2.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播出者与组织者兼于一身,负责节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控制播出节奏3.主持节目播出的基本要求(1)用谈话的方式主持(2)语言要有个性(3)语言优美精确(4)节奏流畅(5)不断引发他人的谈话兴趣八、广播新闻实务(一)广播新闻写作1.句子的口语化及文本的结构(1)简化报道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2)避免倒装句和倒装句结构3)避免使用被动句式4)用短句少用长句(2)选择适合于听的词汇1)多用双音节词2)用口头语言写广播稿3)注意同音不同意的字4)用简称要谨慎5)普通话广播要少用方言土语6)慎用代词(3)文本的顺叔结构1)叙述事件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大体一致2)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晰简洁2.导语的处理(1)基本形式:综述式、平行式(2)写作要求:1)只突出一个事实要素2)用简短的陈述句3)不宜使用倒装句4)导语一开头不宜使用名字、数字3.名字、引言、出处的使用(1)名字的使用规则1)普通人名推迟播出2)突出名人名字3)突出与本地有关的人名4)陌生名字反复播出(2)引言和出处的说明1)引言以短为好2)用说明出处的方法分段使用引言3)不断提供新情况4.必要的重复(1)加深听众的记忆(2)强调主要内容,分清楚内容的主次(3)减少代词的使用,适合听觉习惯(4)重复重点节目,方便听众收听5.改写成最新的消息(1)在导语中强调最新的进展情况(2)换一个新的角度(3)以新的发展为由头(4)从各种意见入手6.生动与情趣(1)细节的描写(2)要有生动的形象(3)恰当的比喻(二)电话录音采访1.采访前的准备(1)尽可能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2)记住你的问题(3)材料尽量充足(4)利用电话拓展采访空间2.提问的艺术(1)主动介绍自己(2)不要隐瞒录音(3)打消对方的顾虑(4)继续追问(5)提活问题(6)注意倾听(7)不要插入你的口头语(8)不要制造紧张(9)打开录音机(10)记住谢谢二字3.剪辑合成(三)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1.广播编辑工作(1)文字稿的编辑1)调查研究,组织报道2)选择稿件1>注意政治原则,坚持社会标准2>注意稿件的重要程度3>注意新鲜性、显著性、广泛性、时效性和可听性3)改编稿件1>改写注意:A.为什么播报这条消息B.内容能否再简洁C.听众能否一听就明白方式:改结构、改体裁、改语言和表达方式2>压缩3>填补4>综合4)自编稿件5)编排节目6)保证安全播音7)电话畅通8)矫正稿件(2)音响的编辑1)音响的类型:实况音响、口头报道、诱发音响2)音响的插入3)剪辑与音响的混合1>剪辑A.在自然停顿处进行剪辑B.在升调时不剪辑C.在换气时剪辑D.剪辑不应太短2>音响混合3>音响片段的开始语与结束语(3)消息的串联1)串联的作用1>衬垫作用2>强调对比3>产生整体效应2)串联的主要方式1>播时报地的串联2>用串联词3>用停顿4>用音乐(4)板块类节目的编辑组合1)含义2)特点播出时间长;杂志式的栏目设计;主持人主持播出;节目形式多样化;直接播出3)原则1>板块节目的栏目设计要与整体节目意图相一致,又要避免雷同2>各个栏目之间要衔接流畅、转换自然3>栏目以及栏目的具体内容安排次序力求层次分明便于收听4>,串联自然,整体感要强4)时间优化2.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制作特点:(1)连续报道的特点1)报道的时间基本与事件的时间同步2)报道的结构与事件的结构保持一致3)报道的节奏与事件的节奏合拍4)报道形式多样有深度(2)系列报道的特点1)突出报道的系统性,时效性较弱,时空跨度大2)采用包裹式和画卷式结构3)报道的节奏与结构相辅相成3.现场新闻报道的制作(1)结构:1)对象选择2)结构安排(2)语言:1)符合时空要求2)要有场面感、色彩感和节奏感3)用音响说话(3)记者的作用4.广播特写的制作(1)地位(2)来源(3)创作:捕捉特征,叙述现场,写出个性5.谈话-电话直播节目的制作(1)特点1)节目播出者个性化2)互动的谈话态势3)直接播出4)计划性和灵活性兼而有之(2)优势1)把信息传播建立在情感联络的基础上2)使广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形成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知心不知面4)利用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5)使广播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3)内容1)涉及个人的经历经验,交流个人的感受2)政治与社会的话题3)涉及个人的苦闷、悲痛等4)心灵接触5)对社会问题的批评和反应6)谈论知识科技与人的生活的关系(4)语境1)语境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听-说关系2>这种听-说关系在空间上是隔离的3>非固定化的听-说结构2)语言特征1>语流的向控制与说话的开放2>高级的独白语言的个人风格与语言的功能风格相结合(5)节目主持人、导播、听众1)节目主持人的工作1>开播前策划节目的主题2>开播前做好各种案头工作3>批评要准确,说事要慎重4>处理好与受邀嘉宾的关系5>语言规范优美2)导播的工作1>接待2>审稿3>引导听众进入直播状态3)主持人与听众6.广播评论节目制作(1)性质(2)特点1)短小精粹,一事一议2)说理深入浅出,适合于听3)播出方式多样,不拘一格(3)样式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后语、广播谈话(4)要求(四)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1.广播听众收听的特点(1)听众每天的收听走势有可预知性(2)收听情况与季节变化、环境改变有联系(3)方言性的节目与定向的听众(4)听众挑选节目的方式1)习惯性挑选2)随意性挑选3)有目的挑选2.策划节目的依据(1)了解潜在的听众(2)知己知彼(3)了解市场(4)资金投入3.文案设计下篇:电视新闻九、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一)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构成1.抽象音响语言的分类与作用(1)播音语言及其作用1)叙述事实2)展示资料3)表达理念(2)现场语言及其作用1)增强真实性和信任度2)提高权威性和客观性3)加强参与感和融合感4)突出节奏感和层次感2.文字语言的类别与作用(1)屏幕文字及其作用1)提炼主题,强化记忆2)插入信息,丰富内容3)美化版面,引申含义(2)画面文字及其作用(二)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构成1.造型语言的分类与作用(1)分类:形体、表情、服饰、色彩、空间、图表、特技(2)作用:表情达意、感染升华、证实确定2.具象音响语言的分类与做用(1)现场音响的分类与作用1)分类自然、动物、机具、人声、音乐、噪音2)作用1>突破限制,扩容信息2>渲染气氛,创造真实3>连接画面,协调情感(2)音乐的作用(三)电视新闻符号的双主体构成1.生理感知通道与声画符号传播(1)声画关系认识(2)声画关系双主体论1>画面的主体地位A.确定画面的主体角色B.巩固画面的主体地位2>声音的主体地位A.主体地位的奠定B.主体地位的巩固2.声画符号的结构功能(1)声画符号结构形式1)声画合一画内声画合一、画外声画合一2)声画对立声画分立、声画对立(2)声画符号结构原则1)声画结构的基本原则1>指代对象保持一致2>声画主体灵活组合3>信息传播相互补充2)声画传播的不同效应共振效应、互消效应十、电视新闻节目(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化1.结构在电视新闻系统建构中的地位2.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化3.节目系统运作的规则化(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1.消息(1)定义(2)传播特性播报面广、内容精炼、传播快捷(3)传播优化保持内容新鲜、注重提炼主题2.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1)连续报道1)定义: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2)传播特性1>整体连贯,报倒及时,时效性高2>制造悬念,产生吸引,传播力强3>紧凑衔接,夹叙夹议,震撼力大4>互为因果,多重角度,突出本质3)传播优化1>注重题材选择2>注意衔接,把握节奏,强调层次(2)系列报道1)定义: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报道2)传播特性1>题材富有影响2>内容有机组合3)传播优化1>进行有序控制,区别于连续报道2>强调纵横交汇,增加立体透视3.新闻评论(1)定义:电视传播媒介对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述评的电视报道形式(2)传播特性1)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统一2)形成媒介传播和受众认同的双向交流(3)传播优化1)既重视屏幕的具象符号又利用屏幕的抽象符号2)增加评论的力度3)突出评论的个性色彩4.新闻专题(1)定义(2)传播特性:时宜性、深刻性(3)传播优化1)追求形式的灵活多变2)防止进入纪实的误区3)挖掘表象下的深刻内涵十一、电视新闻实务(一)电视新闻采访1.特点:现场性、同步性、制约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分类:(1)按活动方式:守候式、追踪式(2)按结合方式:一体式、分体式(3)按采访类型:问卷式、座谈式、体验式、明察式、暗访式3.基本步骤:(1)访前选题确立选题渠道、把握选题原则(2)访前准备日常性准备、临时性准备(3)采访实施1)观察2)访问1>访问的基本方式:正问、反问、侧问2>访问的技巧:设计问题、选择环境、寻找桥梁(4)访后整理(二)电视新闻写作1.电视新闻写作优化(1)要区别于文字报道和解说词(2)注重调节与画面之间的距离2.电视会议新闻(1)传播价值与地位(2)写作优化1)择优而写2)写出新意3)软化新闻4)充实新闻3.电视社会新闻(1)定义及意义(2)写作优化1)摆脱猎奇的陷阱2)加强写作前的调查研究3)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4)详略得当,角度适宜5)增加理性色彩4.电视经济新闻(1)定义及内涵(2)写作优化:1)积极的推动观念革新2)注重表达政策颁布后的反馈3)加强信息服务的随机性5.电视体育新闻(1)定义及意义(2)写作优化1)突破狭窄的竞技范围2)报道形式灵活多变3)分析科学专业4)注重深化典型人物5)运用细节渲染主题6)平衡报道体育类别(三)电视新闻摄录1.电视新闻摄录的特性:纪要性、运动性、衔接性2.电视新闻摄录:真实、快捷、准确3.电视新闻画面结构(1)电视新闻画面构成基础1)线条2)光线:强度、方向、性质3)色彩:基调与主题、对比与和谐、渐变与分布、与光的配合4)影调(2)电视新闻画面构成实体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后景(3)电视新闻画面构成的特殊因素(4)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局限与特点1)画面内容稍纵即逝2)画面构图连续衔接3)画幅比例固定局限4)画面成像一次定型(四)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1.单个新闻的编辑(1)编辑职责:确立新闻基调、完善前期工作、组织后期提纲(2)画面编辑1)蒙太奇概述1>原理2>基本结构手段3>具体技法技巧2)蒙太奇类型1>叙事蒙太奇2>表现蒙太奇3)蒙太奇功能1>引起注意,产生联想2>选择概括,突出主题3>展示独特的画面时空概念4>形成节奏,创造和谐5>统一符号,完整形象6>创造意境,营造氛围4)蒙太奇操作1>掌握总体概念,超越现有素材2>控制节奏层次,依据内容组接(3)声音合成1)配音原则1>做好时间上的控制2>用平和语气叙述内容3>要保留思考的空白2)同期声合成原则1>现场音需要指向性2>完善有缺憾的同期声3)声音合成要点1>配音、同期声、播音要互补2>编辑后对声道的检测(4)声画组合控制1)量化控制1>单位时间内镜头的容纳量:一般镜头:8个/分,细节镜头3个/分2>现场采访的成功率3>字形字色停留时间长短,屏幕文字动画特技补充画面信息的次数2)模式控制1>海外电视新闻的基本组合模式声音:导言+旁白+访问+过桥+访问+现场结语——————————画面:主播+画面+人物+记者+人物+记者声音:导言+旁白+访问+旁白———————画面:主播+画面+人物+画面2>海外电视新闻的变形组合模式现场引语、记者说引语、冷开头(音效开头)主播旁白、主播旁白加访问3>海外电视新闻“现场立即报道”基本模式声音:导言+现场报道+主播与记者对话—————————画面:主播+记者/画面+主播/记者声音:导言+主播访问—————————画面:主播+主播/记者(新闻人物)2.多个新闻的编辑(1)新闻编排的原则1)树立整体传播意识2)注重新闻编排平衡3)注重真实编排理念(2)编排组合的形式1)同题组合:横向、复合、反差2)非同题组合:纵深、因果、矛盾3)报道与编配资料组合(3)编排的优化1)精选头条新闻2)保持新闻动态3)突出标题提要4)强调地域特征5)深化节目层次3.综合新闻的编辑(1)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1)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的发展概述2)播音员直播形式的特点1>增强播出时效2>强化新闻业务3>提高工作效率4>提高播出质量(2)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1)要求:重大的题材、技术的保障2)特性:现场性、参与性、同步性(3)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1)新闻播音角色1>新闻播音角色意义2>新闻传播与主观干预3>个性色彩与新闻传播2)我国电视新闻播音优化1>正确认识主播职责权限2>防止明星化的盲目崇拜3>实行位置互动,注重播采结合4>运用播讲技巧,接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