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6]地缘看世界地缘看世界6:南海的地缘与法律问题出于一种不怎么正确的观点,认为距离争议区域更近的国家具有相应的权属。
这才有中国“有些霸道”是南沙距离太远、中国手伸得过长。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海域而言,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争议海岛恰恰位于两个争议国家的中心位置,即使独岛也不是距离日、韩完全相等。
所谓的距离说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任务问题。
网上看到中国与菲律宾高层的一次对话,不知真伪,不过内容倒极端精彩,客人到北京时提到“某某岛屿距离我们很近。
”我们邓爷爷笑道:“菲律宾距离中国也很近。
”呵呵!我说的”霸道”是从地缘的角度来看的,并非说中国没有权利去拿这块地方。
客观的从地缘的角度来看,离得近的国家相对容易控制是很正常的。
不要认为“霸道”是一个贬义词,任何想做大国梦的国家都必须有这种气质。
不过光有“霸道”的勇气是不够的,政治来来就是讲实力的。
越是不具有地缘优势的地方就越要用实力去补,美国控制夏威夷、关岛并不存在明显的地缘优势,但他的实力可以弥补这一劣势,所以没人认为这是一种霸道了,反认为这是自然的了。
只是如果有一天美国衰弱到一定时候,他可能还能保有本土,但这些外岛就难说了。
国军当年有勇气把南海划进来,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霸道。
只是现在要用实力去真实控制却是比图上作业要困难许多。
白天只能见缝插针的写点回复,系统的写东西还是要在晚上,希望大家见谅!最近为了跟这个贴晚上已经很少有外出活动了,不过看到有朋友喜欢还是很开心的。
对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也双手欢迎,只要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都是有益的。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也一定会犯错,所以多些讨论氛围不是坏事。
印度的海岸线很怪,它的西海岸,非常光滑,说是海岸,实际上是有海无岸,没有良港,跟非洲海岸一样,非常光滑,不是大山脉插进去,形成大的良港,东海岸稍好一点,有一些良港,它是想朝东发展,因为它朝西发展,正好有巴基斯坦和整个的伊斯兰世界,另外,美国在阿拉伯海有重兵布置,它的第5舰队就布置在那儿,来控制阿拉伯海,老美在这个地方格外敏感,另外,阿拉伯海这边都是珊瑚礁,搞长跑道不合适,而且养起来,安达曼海这边是岩石岛,起码有鱼虾可供养军队的成本比较低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有美国,而且穆斯林的空中力量也很强,它经过了反复权衡后,决定向东发展。
一个利用缅甸制造中国威胁论,在安达曼海和缅甸还有一些争执,刺激军费,另外,安达曼海还有大陆架,有一定的经济利益。
在拉奥总理的时候也搞了一些改革开放,但是改革开放因为它的闭塞和保守,印度的税是全世界最高的关税,而且极为保守到没有一家化妆品能够打进印度市场,包括可口可乐也是万般无奈,怎么也打不进去,而且麦当劳开了铺子,让人家砸了牌子。
海洋战略向东发展,安达曼实际上是一个很长的岛屿,谈不上一个行政控制,它就成立了一个军区。
但我个人认为,这是虚招,过去,它两岸都有军队,把西海岸的军队调过来了。
它为什么买航空母舰呢?因为它这边珊瑚礁不能建机场,但它和安达曼海之间有一片辽阔的海域没有防空力量,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接力就比较平衡了,可是,安达曼群岛即惹了缅甸,也惹了泰国。
它的特点是正好扼住了马六甲海峡,对世界的影响表面上看是很大。
印度西海岸怎么会没有良港,孟买可是世界大港口之一。
其实在现代社会海岸线平滑并非不能造出深港,具体可参照上海洋山深水港的经验。
不过印度东海岸的条件肯定比西海岸要更好,安达曼岛的战略地位我也分析过了。
另外也确如宋宜昌所说,东边是印度的重点,做得好可以控制中国的咽喉。
所以我说过在海上战略优势在印度这边。
突破的方法我在“海权突围”那页说过了,就是走印尼那条路。
我在分析南海时还会说到,其实中国跟印尼在南海基本没什么冲突。
把他拉进来一方面是卖个人情给它,另一方面是做潜在的内应。
总之不管中国人再讨厌这个国家,但目前需要他是我们的战略伙伴。
中国要想崛起,控制东南亚是必须的,只是这控制有很多种方法。
鉴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观念深入人心。
认为将所有的土地纳入中国国土范围内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其实大可不必,也不现实。
纵难是在汉唐,对于大部分非核心区的统制也是羁縻统制,无他,地缘所造成的统治难度太大。
对于南海中国并非没有可能有一天可以占据所有岛屿,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即使占据所有岛屿也并不能依国际法据有所有南海。
何况现实的亚洲已经不是古典时期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了,物极必反,如果东盟国家感觉跟着中国走所受到的威协远大于所获取的利益时,寻求外部的支援就再所难免了。
而这一点是中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的利益区在东南亚,在拓展势力时要考虑美国固然让人很不爽,但你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其实现代社会和古典时期不大一样了,国土面积也并非越大越好,要考虑战略意义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之间的平衡。
否则美国将墨西哥并入的机会要大的多。
对于控制利益区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
可以举些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大体就明白了。
打个比方,现在你想纠集一伙人做点大事。
在古典时期如果你财雄势大,大可采取收家丁的办法,然后让他们改跟你姓,好象唐伯虎入了华府便要改称“华安”似的。
这样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做起事来自然可一呼百应。
只是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毕竟有限,越有本事的人一般不愿意改姓。
所以除了家兵家将外,一定要有其他方法才能团结更多的人。
何况收家丁的方法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了。
这个时候成立“社团”就应运而生了。
成立“社团”古已有之,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小社团。
当然在后期社团越搞越大,已经从初期的称兄道弟变成一个小社会了。
“社团”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经济利益了。
但维护经济利益的手段却是暴力。
北约和华约就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两个最大的“暴力社团”,不过比之一、二战时期见面就打的那几个社团已是进步了不少。
不过搞社团跟招家丁不一样,带过小弟的人都知道,恩威并施是很重要的,只是如何掌握这个度就是一门艺术了。
你要的我可以给,但我也要你明白一件事,如果有一天你不听话,我随时有办法收回来。
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拉帮结伙仍是获取利益的最好方式,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独木始终是难成林的。
但现在再为社团贴上暴力标签就是不合时务了。
于是大部分社团纷纷洗白企业化,新成立的社团也都会打着全面合作的旗号,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淡化军事意义。
中国目前打着“和平崛起”的旗号也正是想通过企业化的“社团”来建立势力范围。
“北约”仍是一个贴着暴力标签的大社团。
不过在他原来对手“华约”消失后,潜在在对手中国又务实的走“社团企业化”路线的时候。
他的存在显得有些突兀。
把它彻底洗白做“国际警察”倒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虽然它现在努力为自己塑造这个形象,但其他的国家的自尊心是不可能认可一个地方性组织作为世界的保护者的。
既然企业化是一种潮流,“北约”内部也并非没人这样想。
打着欧洲一体化旗号的“欧盟”的成立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当然欧洲人的想法没那么简单,自己立山头是植根于每一个有实力的人心中的想法,何况还有一个认祖归宗,整个欧洲成为一家人的远景期望。
对于欧洲的小算盘美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你组织大家的由头是军事合作,那人家自己内部搞点其他的合作你也不便多说。
出于地缘的关系,美国当然不能失去欧洲,所以这个“暴力”社团还得继续存在下去。
而美国的办法就是不时的找些外面的小混混开开刀,顺便警醒一下欧洲,世界还很不安全,一个人走路很危险的以示其存在的合理性。
分析了南海的北部,北部的情况相对比较简单,中国的形势也还不错,但南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如果说北部是中、越、菲三家的问题,那南部就还要加上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再加上南沙群岛的复杂地理情况,别的不说光看那些岛名字就够头大的。
基本上大家的印象是中国在那里占了几个点,越南占的最多,除了印尼其他几个国家也有份。
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大部分人还不甚清楚。
要想理出头序就要先从这些所谓的“岛”的性质说起。
整个南海南部地区的所有岛礁,中国统称“南沙群岛”,这个称呼有扩大化的嫌疑,因为如果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些散乱的点其实并不足以形成一个群岛,最起码不符合《联合国海洋公约》中群岛国的概念。
目前“南沙”地区的岛礁数据说有500多个,但实际上具有法律意义的只有34个。
其中可以住人的岛有11个,沙洲12个,明礁11个。
这三种陆地的法律意义大不相同。
可以住人的“岛”可以有12海里领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意义最大;沙洲和明礁由于不能住人,只能有领海,不能有专属经济区。
但如果是在群岛的边上,画群岛的“领海基线”时也可以做基点,远了就不行了。
因此要想控制南海,占住真正的“岛”才有用。
不过其他的礁石虽然没有现实意义,能占的话也不能放过。
一则《公约》对有专属经济区的“岛”的定义是“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
本意其实是上面有土、有树、能住人一类的,能形成一个小型陆地生态环境的意思。
但表述有点简单,现在很多国家都想钻空子,硬往那些礁石上盖个高脚屋住个人,这种做法真把官司打到国际法庭估计也会给挡回去。
但现在还没谁好意思提,所以都厚着脸皮先盖了再说。
另外“岛”的形成除了火山爆发、版块运动一类的地质活动以外,就是靠小珊瑚虫们一点点盖了。
一般先盖成几个小山、或圈子,然后海浪不断的把沙子冲上去,慢慢形成陆地,然后再长树形成陆地生态环境,就成了能住人的“岛了”。
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但你只要先占住,到你儿子的儿子的儿子。
的一辈就有可能真的能住人了。
你如果觉得珊瑚虫们做的太慢,也可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进行人工干预,日本人就在“冲之鸟”上养珊瑚,希望那两块石头能快点长成岛,想想就汗,也不知要花几辈子的时间。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人工建筑是不被认定为有法律权力的“岛”。
象马来西亚在占的“弹丸礁”上盖了个酒店就想叫做岛,是没有用的。
总之你叫民工去盖房子是没用的,但叫民工帮忙养珊瑚虫倒也算是一种方法。
有时我在想,如果谁有办法在海底炸个洞弄个火山岛会快很多。
为了利益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
附当珊瑚岛的形成过程图,大家参考一下养珊瑚弄火岛的想法虽然的创意,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美国人迟迟不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海平面最近几年还是只会升不会降,指望水下的那些暗礁露出来的希望是不大了。
所以还是需要立足于现在的岛礁。
这其中的一类地区当然是能住人,铁定有“专属经济区”的岛了。
这一类岛一共有11个,很可惜,目前中国一个也没占住。
这11个岛分别是:北子岛、南子岛、南钥岛、太平岛、景宏岛、费信岛、马欢岛、南威岛、西月岛、中业岛、鸿庥岛。
仔细看可以发现,整个南沙地区以“南华水道”为界其实可以分为南北两块。
南威岛独处南块,而北部的10个岛可以开成一个三角形的群岛地区。
为了大家看的清楚,我这张图把其他的礁石沙洲都隐掉了。
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威岛其实跟另外个岛其实不再一个体系内。
把它包括在“南沙群岛”内,和把水下米的曾母暗沙做为“南沙群岛”的最南界,说穿了和将黄岩岛划入所谓“中沙群岛”的用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