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6.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教案
16.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教案
教法:检测法
教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同时勉励中学生要珍惜现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教法:激励法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同时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结合教师的提示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认真听老师对本文艺术特色的介绍,同时进行记忆,以便于自己在今后写作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法:记忆法
舍,做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
教学分析
重点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感知文章深刻内容,能提炼文章主旨。
难点
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概括文章主旨。
关键
做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中职生。
课堂教学模式
讲授互动式
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预习检测
四、文章思路
五、艺术特色
六、课堂练习
七、布置作业
时间
安排
教学流程及主要内容
教法及教师活动
学法及学生活动
一、课堂导入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二、作者简介
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形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
知难而进(zhīnánér jìn):迎着困难上。
精益求精(jīng yìqiújīng):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gàn):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坚持不懈(jiān chíbùxiè):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骄傲自满(jiāoào zìmǎn):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yuǎn):好:喜欢;高:过高;骛: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过远。意为:脱离实际去追求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
锲而不舍(qièér bùshě):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勤能补拙(qín néng bǔzhuō):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实事求是(shíshìqiú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做一个乐观向上、积极勇敢的中职生。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追述自己三劫的经历。
第一劫:早年碰到种种困难,靠顽强自学,刻苦专研,取得工作与成绩。
第一劫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1、最高学历是初中,靠自己的“啃”书本来钻研学问。
2、贫困失学,因病腿坏,在补习班教书,被认为“不合格”的教师,后当会计仍发奋钻研。
3、在清华大学办杂事的“数学系助理”,仍继续抓紧学习
1.无学位大师,华罗庚说:“我来剑桥不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2.报效祖国,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表明了他的爱国之心。
三、预习检测
1、字词梳理
劫难jiénàn:灾难;灾祸。历经劫难。
劫数jiéshù:一种宗教用语,原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
六、课堂练习
1、华罗庚最高学位证书是在我国通过考试后获得的吗?(不是)
2、有大学文凭就一定成才吗?怎样才能成才?
不一定。要不断发奋求进(努力求进)
3、钻研学问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能够真正用心去深入研究,肯钻研。
4、“我前后大约用了六年半的时间”,“有的要用八年”这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学习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做个懒人可不行,要加强努力才赶得上。
第二劫:抗战期间,在昆明的艰苦环境中,由于坚持不懈有了成果,人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的。
第三劫: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坚持工作,做出了成果,得到世界上学者的承认。
第三部分:(15-17)自然段
作者指出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困难不会比以前遇到的严酷,在乘机面前不能满足,做学问没有止境。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法:导学式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作者华罗庚先生的简单介绍。通过图片展示作者的主要代表作品。
教法:讲授法
教师对重点的生字词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发音。
教师讲重点成语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将成语的解释记在书上,作为成语积累。
教法:讲授法
学生认真思考该怎样利用时间,该怎样面对困境。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今后该怎样面对困境?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讨论理顺文章的思路,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
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教法:点拨、激趣法
教师向学生讲解本篇课文的艺术特色,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学习本篇文。
教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本届知识的了解,也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五、艺术特色
1、夹叙夹议,主旨鲜明。作者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叙述时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叙述中始终围绕“在困境中”的“发愤求进”,适时加以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
2、语言平实,极富教益。作者自始至终以一个长着的身份,以平和的语气、平实的语言,想青年娓娓道出自己的不寻常的经历,但从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希冀,给人以榜样,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终身的教益。
借鉴jièjiàn:把别的人或事当镜子,对照自己,以便吸取经验或教训。
头衔tóu xián:职务和级别的名号总称。
幌子huǎng zi:幌,帷幔。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炫耀xuàn yào
警惕jǐng tì:对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2、成语梳理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学法:讨论法
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及图片内容,对作者进行简单了解并进行记忆,做好文学常识的积累。
学法:记忆法
学生对幻灯片上展示的字词进行朗读,同时要达到能熟读默写。
学生认真听老师对成语的解释,并做好积累。课下能够熟记所讲成语的的含义。
学法:记忆法
四、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点出作者自己的“自学”经历。
教学设计总课时数1
课题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授课时间
2016.10.
授课班级
16.6 16.7
授课类型
讲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出席人数
缺席人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阅读文章的方法,能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提炼。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对课文中三个“劫”的主要事例的概括,从而得出文章的主旨。
情感目标
联系华罗庚的经历,从而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知难而进,锲而不
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认真的思考去解决教师所展示的思考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成为一个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精神的中职生。
学法:自主养成法
板书设计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华罗庚
面对困境:知难而进
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
通过阅读课文,对于作品及作者的了解能够使学生更快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内心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