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张家港梁丰初中2019-2020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无答案)

江苏张家港梁丰初中2019-2020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无答案)

梁丰初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动物中质量最接近2×103g的是( )A.一头水牛B.一只山羊C.一只母鸡D.一只蜜蜂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3.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C.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4.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 )A. 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 ρA<ρB<ρC且ρA<ρ水D. ρA<ρB<ρC且ρA=ρ水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B.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C.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D. 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7.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8.如图,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9.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液体的体积是75cm3时,液体的质量是100gB. 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C. 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D. 此液体的密度是0.8g/cm310.“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取名“碳海绵”.“碳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把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一个麦穗上,麦穗的麦芒几乎没变形(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B.用“碳海绵”做成隔音板,它的吸声效果很好C. 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D.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的宇航服11.一只质量为70 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40 kg,瓶内氧气的密度ρ/2;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 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13ρ B.14ρ C.15ρ D.16ρ12.如图所示,材质均匀且质量相等的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后,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以下正确的是( )A.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等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B.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大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C.甲剩余部分质量m’甲小于乙剩余部分质量m’乙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①空气的密度为1.29 ;②一个中学生体重为50014.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请观察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

图甲铁钉在石蜡上刻下划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物质的是不同的;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住,这个现象说明了;图丙气球膨胀时,金属颗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个模型可以模拟;图丁观察气球的变化,可以说明力能。

15.小熊家的一个水龙头因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她用质量为100 g的烧杯放在水龙头下接滴水,1 min后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好的天平盘中,逐渐在另一个盘中加砝码,当把最小的砝码放入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然后再调节,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6.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带正电;用久了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带电体具有的性质.17.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填“远离”或“靠近”)我们.18.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液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应选用(填“一种”或“多种”)液体进行实验,用测出液体的质量,并用测出液体的体积.如图,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19.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20.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 = N。

21.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700 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1 040 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剩余的总质量为500 g,该金属块的质量为g,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忽略金属块带走的水)22.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物体3s时受到的摩擦力是N,8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10s时做运动。

三、简答题:(共48分,作图每题2分)23.(6分)(1)在图中画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F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如图A,B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A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24.(8分)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7 8弹簧伸长量△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3.20 4.2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表中错误的数据改正后,由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前6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及图象发现,在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拉力成。

(4)如果用与这根弹簧相同的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N。

25.(5分)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 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5 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g.26.(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木块A,使其在长木板上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甲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N;(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比较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5)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7.(7分)将质量为178g的铜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内,当铜球完全浸没(球全部浸在水中)时溢出了30g的水。

(ρ铜=8.9×103kg/m3)(1)该球的体积是多少?(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3)若是空心的,则将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钢球与水的总质量为多少?28.(6分)2015年春的一场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g取10 N/kg):(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 2 N,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所示,为N.(2)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则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多少cm3?(3)若屋顶面积为120 m2,雪的厚度为3 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多少?29. (8分)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①;②.(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a.调节天平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b.测质量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g;c.在图C所示量杯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V2–V1.①小红认为用图C量杯测小石块体积存在不足,理由是: .②小明将小石块沉没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了容器内壁上,同组同学提示小明,这样测得的小石块密度要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③听了同学的建议后,小明重新用正确方法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kg/m3.(3)小华用天平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为m,他设计了如下方案测量小石块的密度:①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②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留在烧杯中,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③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m2.④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他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