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生物(北京版)】-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1教案1

初一【生物(北京版)】-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1教案1

引起学生注意
新课
环节1:我们身导学生回想生活中这些植物出现的情景,介绍植物基本结构特点,与无机环境、其他生物的关系。
市花和市树的观察与拓展:
1.月季
从月季花入手,观察花的形态、颜色的多样性;叶的形态及多样性;生活中月季与动物间的关系;月季的茎上皮刺。
教学重点:
1.认识我们身边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
2.初步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3.尝试使用观察法和调查法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教学难点:
积极创造条件、有序有效地模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调查。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给出生活中的图片)
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物,我们是否认真观察过它们?是否能说出它们的特点?
检测:请将四种植物分别划归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
从生活出发,引起学生兴趣,由现象到生物体结构特点逐步认识植物。
认识市花市树。
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环节2: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从小学以学内容入手,发现身边动物
1.从生活出发,根据蚓粪引出蚯蚓,对蚯蚓身体结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介绍。
2.从实际情景出发,蜗牛爬行痕迹、蜗牛壳等典型特点(行为、结构)引出蜗牛。
3.公园中常见鸟类——绿头鸭,体表被羽,雌雄异型,脚蹼适应水生。
4.生活中常见——猫,体表被毛,脚掌具肉垫,适应捕食,与绿头鸭对比,总结适应性。
5.区分无脊椎和脊椎动物。
小结:
观察法:观察的具体方法,观察生物的特征,观察顺序。
从生活出发,引起学生兴趣,由现象到生物体结构特点逐步认识动物。
辨别无脊椎和脊椎动物。
2.喜鹊(鸟类,脊椎动物,动物的行为,身体特点描述)
3.萱草(草本植物,开花时期,花的特点)
4.栾树(乔木,果实特点,与蝉联系)
小结:汇总所见植物和动物,回顾如何观察和区分生物。
模拟探访公园情景,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
巩固之前动植物的区分方式,应用与实际。
总结
身边生活着很多植物和动物,植物分为哪些类别?动物分为哪些类别?它们和环境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初步使用观察法比较生物的特征、生活环境。(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尝试使用调查法,明确调查对象,体验设计调查方案,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进一步认识到植物和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建立保护生物的意识。(社会责任)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学科
生物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并进行简单分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观察活动中,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总结所学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刘颖
环节3:观察和记录我们身边的植物与动物
侧重(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的关系)
介绍调查法的步骤以及生物的观察方法
一、进入公园,制定记录规则
1.设定起点;2.记录行走路线;3.沿途发现记录在地图上并按生活环境、生物名称、生物特点填写在表格中。
二、模拟探访过程
沿途发现:
1.蝉(昆虫,无脊椎动物,不同发育时期,动植物关系)
2.菊花
菊花花型大,颜色鲜艳,多样;花期季节性强;菊花的多样性;菊花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国槐
著名的行道树,树形高大,树冠巨大;叶片形态特殊;花与果实的联系
4.侧柏
树形、叶片、球果形态介绍
5.根据高度和材质区分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并举例
小结:可以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以及植物生活的环境(干湿度,阴阳性),花期等区分不同的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