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训练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训练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训练题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

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

他是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作,号叫作圣婴大王。


(2)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如今做了,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3.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4.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B.三借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借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C.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等故事都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D.《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

《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5.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B.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C.《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

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
刚镯”,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D.《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

6.下列各项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代作家。

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

A.吴承恩明三打白骨精
B.施耐庵明驱逐孙悟空
C.吴承恩元驱逐孙悟空
D.施耐庵明三打白骨精
7.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以整整八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

B.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因保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封为“斗战胜佛”。

C.这部作品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D.这部作品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8.(1)《西游记》中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在做唐僧之前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

人物法名:
看法:
9.有人戏称,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只有五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师父,你放心,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

”“大师兄说得对。

”因此,有人认为,西天取经路上,没有沙僧也可以。

对此。

你怎么看?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真君从未见过旗杆竖在庙宇后面。

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2、(1)牛魔王三昧真火红孩儿(2)观音善财童子
3、尸魔三戏唐三藏: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

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成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

最后白骨精变成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翁击毙。

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杀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

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父跟师弟们,暂回花果山。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 A
5、A D
6、A
7、A(《西游记》以整整7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

8--12回写唐僧的来历,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8、(1)西海龙王三太子,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2)示例: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等。

猪悟能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玄奘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悟净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等;但缺少自己的见解。

9、我认为西天取经路上一定要有沙僧的存在。

首先,沙僧曾是玉帝手下的卷帘大将,本领高超,是取经路上杀妖降魔的好帮手;其次,沙僧任劳任怨,意志坚定。

四十回写到,连孙悟空都想散伙,但沙僧却极力劝大家不要散伙;再次,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

面对孙悟
空的急躁,猪八戒的煽风点火,沙僧往往能协助调节师徒四人的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