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某学校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撰写《文艺复兴简史》。
为此,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历史人物资料。
其中,对文艺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伏尔泰达·芬奇哥白尼B.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C.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D.托尔斯泰贝多芬莎士比亚2、近期,意大利政府展示了大航海家哥伦布写于1493年的一封信件的原件,里面详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细节。
“新大陆”指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3、2015年5月,卡梅伦成功连任英国首相,并组建新内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是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她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这说明英国的政治制度是A.君主立宪制B.联邦制C.共和制D.民主制4、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
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5、对于如何读历史?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
这主要因为法国大革命A.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B.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C.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D.彻底摧毁封建制,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6、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
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
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中学D.提出相对论创造了火车机车8、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国际歌》,它的诞生与哪次运动有关A.巴黎公社B.宪章运动C.十月革命D.里昂工人起义9、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的要求是①要求获得选举权②参与国家管理③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④反对资本家的剥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小明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B.匈牙利改革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11、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文中的“社会变革”指A.大化改新B.武装倒幕C.明治维新D.废除农奴制12、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进人人类的生活。
电的发明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促进火车的发明1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A.因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14、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国会纵火案D.德国突袭波兰15、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6、科学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明改变我们的生活。
下列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莱特兄弟——汽车B.瓦特——飞机C.爱因斯坦——相对论D.牛顿——进化论17、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
……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
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18、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这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是否开放国内市场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19、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有①火车②汽车③汽船④飞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二、非选择题:21、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百年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德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w Ww .x K b 1 .c o M——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请回答: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请写出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德国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需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新发明。
22、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念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科学力量材料一:“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材料一告诉我们:科学追求真理要锲而不舍、求真求实。
请完成下列填空:①牛顿以勤奋、观察入微闻名于世,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
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②在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你认为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丰碑材料二: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及代表人物。
X k B 1 .c o m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
……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沉淀认识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自由而战材料一: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
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有哪些“有所为”?材料二中,【为民主立法材料三:摘自《人权宣言》第一条:在权力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是哪个国家的文献?哪些规定体现出它在为民主立法?【为统治而变材料四: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险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
材料四中的“危险”指的是什么?沙俄政府是怎样满足农民阶级利益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BADD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ADBCACB二、非选择题:21、科学技术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都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对落后地区的侵略和扩张。
2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启蒙运动核心:理性主义代表:伏尔泰或孟德斯鸠或卢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革命走向成功。
或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23、南北战争新课标第一网1861年明治维新努力发展教育;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坚持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成果;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