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单元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pptx

第七单元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pptx


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
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核心论点: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
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转型。
18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2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018·河南豫中名校联考)研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
年份 1705 1733 1765 1769
发明者 纽可门
凯伊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职业 锻工 钟表匠 织工 钟表匠
发明成就 活塞式蒸汽机
飞梭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13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A.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B.工业革命是从冶金业开始的 C.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改革 D.蒸汽机发明促使工厂制建立 解析 从材料中看这些发明者都是工匠,看不出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故排 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属于棉纺织业,故排除B项。以上 发明者都是手工工场中的工人或匠人,故可以说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改革, 故选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答案 C
思想意识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4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工业革命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哲学领域,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理论体系;孔德创立了唯心主义的实证主义哲学。在文学领域,批判现 实主义先是与浪漫主义齐头并进,以后则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在史学领域, 实证主义成为法、英最主要的学术流派。
信息提取:圈地运动在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
在社会层面上,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
命的重要因素。
8
考点一
考点二
【构图解史】 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创新设计》
信息提取: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是必然的,18世纪中后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所需 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市场条件。
24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考法2 辩证评价工业革命 【考题2】 (2018·全国卷高考模拟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 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 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 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 的丧失。因此,他们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天赋权利。
27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9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2019·山东德州模拟)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写道:“就欧洲
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
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
用微不足道。”该看法
A.批评了欧洲中心论
B.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意义
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
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解析 以蒸汽机改良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不仅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无产阶级形
成,而且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答案 A
21
14
考点一
考点二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创新设计》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2)市场:海外殖民扩张为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为其提供广阔的国 内市场、 (3)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4)资本:殖民贸易、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等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 (5)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5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另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 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 图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 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
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
向的重大转折点,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11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 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 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9
考点一
考点二
【构图解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创新设计》
信息提取: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推动了 英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助推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随之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
10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1.圈地运动
探究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 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22
考点一
考点二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 D
23
@《创新设计》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方法突破』
★明立意 从英国国民总收入与工人实际工资对比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 释。 ★抓关键 对比表中的数据变化。 ★清误区 本题为表格类选择题,难度适中。工业革命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但并没带来社会各阶层收入的同步提升,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合理,贫富悬殊现象 十分严重,造成了社会的急剧分化。
17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工业革命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1.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关系转型的表现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
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
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工业文明的兴盛 ——16~19世纪的世界史》
26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思考 提炼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 评析: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 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 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 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考法1 从社会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题1】 (2017·课标全国Ⅰ,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马克垚
5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知识点二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条件
(1)生产力: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2)交通: __蒸__汽__机__车_____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__欧__美___资__本__主__义__国__家__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英国成为___世__界__工__厂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
2
考点一
考点二
@《创新设计》
2.进程 (1)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 (2)新阶段:1785年,瓦特制成____改__良__蒸__汽__机____ ,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大__机__器__工__业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2.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命题专家言论)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 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 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 位;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