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错题集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 ,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不含共价键。
1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如Cl2、O3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5.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如Fe3+可被还原为Fe2+。
16.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如2H2O=2H2↑+O2↑,氢元素被还原而氧元素被氧化。
17.强氧化物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浓硫酸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氢气是常见的还原剂,但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因二者不发生反应。
18.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不能发生。
如碳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须点燃;Ba(OH)2·8H2O与NH4Cl 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
19.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如AlO2-。
20.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如周期表中ⅣA、ⅤA、ⅥA中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4个。
21.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不一定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如HCO3-、HS- 等离子既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22.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不一定越高。
一般情况下该结论是正确的,但因H2O、HF、NH3等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熔沸点均比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高。
23.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不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如NH4Cl属于离子晶体。
24.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如CCl4、CO2等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5.铁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一定生成三价铁的化合物。
铁与浓硫酸、硝酸等反应,若铁过量则生成亚铁离子。
26.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石墨、硅都具有金属光泽,它们属于非金属单质。
27.失去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
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28.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29. 强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小,但如果离子浓度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
30.弱电解质被稀释时,离子浓度不一定减小。
如冰醋酸在稀释时,H+、CH3COO-浓度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
3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32. 1 mol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态。
例题1、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是(mol/L):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容易错选答案为A错误原因:根据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题目中给出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因此,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因此答案为A。
解题时忽略溶液中仍然存在H+,在该条件下,生成的Cu(NO3)2中的硝酸根离子要和铜继续反应。
正确解答思路为:根据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3 8 2 30.03 0.06 0.04 XX=3*0.6/8=0.0225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例题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况),并测得溶液中H离子浓度是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错解:假设银的质量分数为X,则:Ag + 2HNO3 = AgNO3 + NO2 + H2O30X /108 60X/108 30X/108Cu + 4HNO3 = Cu(NO3)2 +2NO2 +2H2O30(1-X)/64 120(1-X)/64 60(1-X)/64根据气体体积关系有:30X/108 + 60(1-X)/64=0.3,解得X或根据HNO3量的关系有:60X/108 +120(1-X)/64=0.08*(13.5-1),解得X 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硝酸浓度的变化。
正确解答为:假设铜、银的物质的量依次为X、Y,则有64X+108Y=30(固体质量关系)2X+Y+0.3=0.08*(13.5-1)(硝酸中N的守恒),从而得到X=0.1mol,即银的质量为23.6g 质量分数为78.7%例题3、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多少?错解: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错解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
正确解答为: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因此Cl2先氧化Fe2+,再氧化Br-;因此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应该是:Fe2+先被完全氧化,然后Br-再被氧化50%。
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0.448L。
例题4、将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的[H+]最接近于()mol/LA、(10-8+10-10)/2B、(10-8+10-10)C、(10-14 —5×10-5)D、2×10-10错解:因为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H+]分别为10-8+10-10 mol/L,而且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因此混合后溶液的[H+]=(10-8+10-10)/2 mol/L。
错解原因:直接应用溶液中[H+]来求解,忽略溶液中[OH—]>[H+]和[OH—]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
正确解答:由于碱溶液中的[OH-]>[H+],这就决定了不能用混合前溶液中的[H+]直接求混合后溶液的[H+],一定要先求出混合后溶液中[OH—],在换算成混合后的[H+]。
根据水离子积常数知,PH=8和PH=10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的[OH—]分别为10-6和10-4mol/L,因此混合后溶液的[OH—]=(10-6+10-4)/2 mol/L,可近似看作为10-4/2 mol/L。
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混合后溶液的[H+]=2×10-10 mol/L。
例题5、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硝酸根的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的C(H+)同时下降()A.0.2mol/L B. 0.4mol/L C. 0.6mol/L D. 0.8mol/L[错解]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L。
因为硝酸根离子浓度下降了0.2mol/L,因此反应中有0.2mol 的硝酸参加反应。
由于硝酸中H+与NO3_之比为1:1,因此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下降的浓度为0.2mol/L.[错解原因]误把被氧化的硝酸当作参与反应的硝酸.[正确解答]由于硝酸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因此硝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根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_=3Cu2++2NO+4H2O,反应中消耗的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因此正确选项为D.或者:由于硝酸根离子转化为NO,在转化过程中,每个NO3?去了两个O,与4个H+结合转化为H2O。
因此当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0.2mol/L时,H+的浓度减小0.8mol/L.例题6、在室温下,将PH=3的酸和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
则该酸和碱的组合可以是()A、硝酸和氢氧化钠B、盐酸和氨水C、硫酸和氢氧化钾D、醋酸和氢氧化钡[错解]因为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盐酸铵,醋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PH<7。
所以本题选项为B。
[错解原因]忽略强弱电解质电离问题。
没有注意到在该题设条件下,只有在强酸和强碱时,酸碱才能恰好中和。
[正确解答]若对应的酸碱均为强电解质,则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
因此,选项A、C被排除。
若酸为弱酸而碱为强碱(或酸为强酸而碱为弱碱),由于弱电解质部分水解,因此,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10-3mol/L,即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远远大于碱(或酸)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酸(或碱)过量,因此溶液显酸(或碱)性。
因此,正确选项为D。
例题7、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I-和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3n-+6I-+6H+==R-+3I2+3H2O (1)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2)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错解](1)R的化合价为6-n;(2)R最外层电子数为5[错解原因](1)没有注意到RO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事实;(2)错误在于求出R的化合价为+5后,认为+5价为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