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的处理
1
(一)一般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
2.改善肺、肾功能及增强机体免疫力。 3.氧疗: ①低浓度吸氧:鼻导管吸氧浓度计算,吸氧 浓度%=21+4X氧流量 ②高浓度吸氧:不伴CO2潴留者可高浓度给 氧
2
(二)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1.水缺乏(高渗性缺水) 表现血Na+、Cl-明显升高,缺水量公式: 应补充液量=正常总体液量-现有总体液量 举例:失水前体重64kg,现血Na+160mmol/L, 正常总体液按体重60%计算得 64×0.6=38.4kg 现有总体液量=142/160×38.4≌34kg 应补充液 量=38.4-34.0=4.4kg(4400ml)。 再加每天生理必需量约1500ml,以5%葡萄糖输入, 可先输一半。
1克碳酸氢钠=12mmol的HCO3120÷12=10克,即补5%碳酸氢钠200ml。
④ 代碱:主要纠正失水和低钾、低氯,可补盐酸精 氨酸及服用醋氮酰胺等。
8
2、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处理原则
① 明确原发与继发,治疗原发病,继发不必去纠 正;
② 与水、电解质关系密切,如低钾、低氯性碱中 毒,必须纠正电解质紊乱;
6、低镁血症处理
Mg++与K+的关系:Mg++使K+主动入细胞内并调 节细胞内K+的含量。Mg++ 缺乏往往伴细胞内K+丢 失;因为Mg++缺乏,肾无法保留K+,尿排K+上升。 处理:镁下降时即补镁6~12克+5%G.S500ml静脉 点滴。正常每公斤体重补镁0.5mmol/L。1克MgSO4 可提供4mmol/L镁
3
2低钠血症处理
缺钠补充公式:钠缺乏(mmol)=(正常 血清Na+﹣测得血清Na+)×体重×0.6 (男)
例 体重50kg,血清Na+120mmol Na+缺乏=(142-120)×50×0.6=660mol, 1gNaCl=17mmolNa+ 660÷17=38g 在 第1个24h内,先补给计算出来缺钠量 的1/3~1/2较为安全
4
3低钾血症处理
① 鼓励多食含钾饮食; ② 见尿补钾,多尿多补,少尿少补,无尿不补; ③ 一般每天需要量3~6克; ④ 同时补镁; ⑤ 补钾公式:钾缺乏(mmol)=(正常血清钾-测 得血清钾)×体重×0.4 举例:体重60kg,血 清k+2mmol 钾缺乏=(4.52)×60×0.4=60mmol 每克氯化钾含K+13.4mmol,60÷13.4≌4.5 克 因每天排K+3克,故补氯化钾7.5克。 i 如补钾超过8克,静脉补钾每天不超过8克,其余 口服; ii补钾浓度以3‰~4‰; iii补钾速度以每小时10mmol静脉点入为宜。
5
4高钾血症
⑴、首先用10%药葡萄糖酸钙 20ml+10%GS20--40ml缓慢静推。
⑵、用5%碳酸氢钠100-200ml快速静滴。
⑶、50%GS 50ml+10%GS100ml +RI8-10u(按每4gGS给予1uRI静滴)。
⑷、排钾
A、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冲服;20%甘 露醇100ml,口服;或大黄粉3.0g,冲服。也可 用聚苯乙烯磺酸钠交换树脂30g+20%甘露醇 150ml,保留灌肠。
7
酸碱失衡处理
1、单纯性酸碱失衡:
① 呼酸:改善通气,若PH<7.20,可小剂量补碳 酸氢钠。 ② 呼碱:可重复呼吸或使用适量镇静剂,当碱血症 严重,则补盐酸精氨酸。 ③ 代酸:当HCO3-<12mmol或PH<7.20则补 碱 补碱公式:HCO3-=(12-测得HCO3-) ×0.4×体重 若测得HCO3-为7mmol,体重 60kg,则(12-7)×0.4×60=120mmol
③ 只要不存在高血钾就应补钾,不存在排水障碍 就应补充水分,通常补充生理盐水; ④ 三重酸碱失衡,如PH正常就不必使用碱性或酸 性药物,但PH明显升高或降低,则按碱血症或酸 血症处理(呼酸并代酸多为不良预兆)。
9
完
10
B、速尿60mg, 缓慢静推,用于每日尿量 ﹥700ml者,对尿毒症少尿患者无效。
C、立即作血透或腹透
6
5、低氯血症处理
通常将血清CL-提高到85mmol水平即可。 补氯公式: (85-测得Cl-)×体重×0.2 当测得CL-为65mmol, 体重为60kg,则(85-65)×60×0.2=240mmol 每10克 盐酸精氨酸含H+和Cl-各48mmol, 则10:48=X: 240 X=50克 (先可给1/2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