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技术交底书
轨排施工
项目名称中铁十局万铁路段三分部
交底编号共8页
工程名称刁河特大桥
设计文件图号万豫施(轨)-02
施工部位桥涵CRTS1型无砟轨道
交底日期2017.06.20
技术交底容:
(一)编制依据
1.1万豫施(轨)-02
1.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
(二)技术交底围
本交底适用于刁河特大桥桥上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施工。
(三)技术要求
轨排框架法施工是采用厂制高精度轨排框架,使用龙门吊现场组装和铺设
接头钢轨错牙≤0.5mm。
中心标必须以两钢轨对称偏差<0.2mm。
4.4 10t跨双线专用龙门吊:行走机构采用变频技术实现快速行走、慢速安装排架。
电动葫芦选用MD双速,实现快速起吊、慢速定位。
4.5移动式轨排组装平台:包括组装平台、双块式混凝土枕间距控制装置,功能是完成轨枕定位和轨排组装。
4.6专用吊具:起吊轨排的专用吊具具有保持轨排几何结构不变形和灵活就位的功能,由钢桁架、钢轨夹紧机构、轨排移动调整机构等组成;装卸轨枕的专用吊具具有避免轨枕变形的功能,每次最多可起吊5根轨枕。
见图“轨排、轨枕专用吊具”。
轨排、轨枕专用吊具
(五)施工程序
5.1吊装轨枕:将待用轨枕使用龙门吊按轨排使用数量吊放在移动式分枕平台上,每次起吊4根轨枕,吊装时需低速起吊、运行。
⑥调整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
精调后顶面标高略低于设计顶面高程。
⑦精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精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如图“轨排精调顺序示意图”。
⑧顺接过渡方法: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8到10根轨枕。
(七)精调标准
7.1在CPⅢ点精度、设站精度、全站仪精度、测量小车精度符合规要求的情况下,两设站点测量同测点的绝对偏差值中线不大于1mm、高程不大于2mm;若偏差大于以上数据,则需要查找分析原因,首先是检查设站点1和设站点2的设站精度,如设站精度没有问题,则需要对CPⅢ控制点进行复测,以确保CPⅢ点的整体精度;过渡段从顺接段后的第一个轨排架开始,每枕的数据递减值宜小于0.2mm,直到绝对偏差约为零为止。
7.2轨排精调完成后,通过轨向锁定器对轨道排架进行固定。
轨排精调顺序示意图
7.3过程控制标准
①精调后支撑点处的精度。
高程-0.5~+0.5mm,中心±0.5mm;
②精调后轨道全面复测精度。
高程-1.0~+1.0mm,中心±0.5mm;
③搭接段的两次设站数据最大差值。
高程-1.5~+1.5mm,中心±0.8mm。
④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八)检查标准
精调后的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全部检查;检验方法: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检测
精调后的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序项目允许偏差备注
1 轨距±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