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学:第4节 7、节肢动物
动物生物学:第4节 7、节肢动物
有翅亚纲中蜉蝣目昆 虫,它们一生从幼虫 到成虫中间经过一个 亚成虫期,亚成虫期 与成虫相似,只需蜕 一次皮就可发育为成 虫,这种类型称原变 态。如蜉蝣。
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具有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 成虫不蜕皮。
渐变态(gradual metamorphosis)
嚼吸式(chewing-lapping type)
大颚可以咀嚼或塑蜡, 中舌、小颚外叶和下 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 食物管,可以吸取花 蜜。如蜜蜂的口器。
6 神经系统和感官
链状神经,神经节有愈合现象。
前脑:视觉和行为的神 经中心
脑 中脑:触觉的神经中心
后脑:发出的神经分布 到下唇和消化道。
视觉:单眼和复眼,可以 感觉物体的形状、颜色、 距离、运动以及光的强度 等。
咀嚼式(chewing type)
最原始的形式,以固体物为食,典型的如蝗虫的口器。
刺吸式(piercing- sucking type)
下唇形成一槽管,槽内2大 颚左右包围小颚,小颚合 抱形成食物道和唾液管, 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 汁,如蝉、蚊子的口器。
虹吸式(siphoning type)
3.混合体腔和循环
混合体腔:裂体腔法形成中胚
层、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真 体腔断裂,部分中胚层分化成肌 肉及部分内部器官,部分成为背 部的循环系统和血管的腔壁,残 存的真体腔仅存在于生殖腺腔和 某些种类的排泄器官中。体壁与 消化道之间的空腔实际上是由真 体腔的一部分和囊胚腔形成的。。
混合体腔中血液和体腔液混合在一起,称血淋巴。混合体 腔称为血腔。背隔膜、腹隔膜将血腔分为背血窦、肠血窦 和腹血窦。
2.外骨骼和肌肉
体壁
上表皮(e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uticle)
外骨骼 外表皮(exocuticle) 上皮细胞内表皮(endocuticle)
基膜
蜕皮现象: 原理: 昆虫 前胸腺和咽侧体
肌肉:横纹肌
肌肉:横纹肌
昆虫蜕皮
鞣化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量大约在40000, 能启动鞣化作用,是几丁质外骨骼结构形成一 种关键物质
表变态 (epimorphosis):无 翅亚纲的昆虫中除原尾 目昆虫外,双尾目、弹 尾目和双尾目昆虫的一 种变态形式。从卵孵化 出的幼虫具备了成虫的 基本特征,胚后发育表 现在个体增大,性器官 逐渐成熟,触角及尾须 节数增多等变化;此外,
成虫期仍然蜕皮。
原变态 : (prometamorphosis)
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 类群的昆虫,卵孵化后,幼虫形态与 成虫差别不大,生活环境和习性相同, 只是翅和生殖腺未发育,称为若虫 (nymph),例如蝗虫。
半变态(hemimetabola)
卵孵化后,幼虫的形态、习性、生活环境与成虫 均不同,称为稚虫(naiad),例如蜻蜓。
完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卵孵化后,幼虫的形态
作用机理: 1 使血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并使酪氨 酸进入表皮细胞内,为反应作准备. 2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N-乙酰多巴 胺。 3 鞣化激素还能直接作用于皮细胞,增加了N乙酰多巴胺的穿透性。使多巴胺进入外表皮组 织中. 4 多巴胺在进入外表皮组织中再进一步氧化为 邻位苯醌. 5 邻位苯醌有促进蛋白质与几丁质网状聚合的 功能,最终使表皮变得坚硬。
1.异律分节和附肢
相邻的体节愈合,形成了不
同的体区。
头部: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生殖及代谢的中心
附肢结构:单肢型和双肢型
原肢 外肢 内肢
第1对:小触角 第2对:大触角 第3对:大颚 第4,5对:第1,2 小颚 第6,7,8对:颚足 第9-13对:步足 腹部6对:游泳肢
5.消化与取食
前肠:取食、食物的机械 研磨、贮存和初步消化
中肠:中肠常形成盲囊、 腺体等分泌消化酶,对食 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后肠:对一些离子及水分 重新吸收。
节肢动物具原始的咀嚼 式口器
昆虫的口器类型复杂 由头部的3对附肢和
部分头部组成的,包括3 对附肢形成的大颚、小 颚、下唇和上唇及舌。
七、 身体分节有附肢的原口动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重点
❖ 节肢动物的体壁结构。 ❖ 节肢动物排泄器官类型。 ❖ 昆虫的口器类型。 ❖ 昆虫的变态类型。
进化地位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具混
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有几丁质的外 骨骼。
是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一)身体结构
与成虫很不同,生活史中 有一个不取食不活动的蛹 期。
家蚕、金龟子、蜜蜂等 88% 的昆虫都属于完全变 态。
小颚的外叶合抱成长 管状的食物道,盘卷 在头部前下方,可以 伸长吸食花蜜等液汁。 但不能刺入组织中, 如蛾类和蝶类的口器。
舐吸式(sponging type) 头部和下唇为主构成了
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由伪 气管组成的唇瓣,下唇包围 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舌中 有唾液管分泌唾液与食物混 同或将食物溶解,可由食物 道吸入唇瓣借毛细管作用收 集的液汁。如家蝇的口器。
循环——开管式循环系统
管状心脏+短动脉
4. 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呼吸器官:
水生:鳃、书鳃
陆生:书肺、气管
排泄器官
腺体:
一般为囊状结构,一端是排泄孔,开口在体表与外界 相通。另一端是盲端。甲壳类的绿腺、颚腺、蛛形纲 的基节腺等。
马氏管
(ma1pighian tubules)
由内胚层或外胚层形成的 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动物 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谢 产物,位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 处。如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 纲。
平衡、触觉、味觉、嗅觉、 听觉等。
7 生殖和发育 水生的种类很多是体外受精,陆生种类都是体内受精; 表面卵裂; 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有蜕皮(ecdysis)现象。
昆虫发育中的变态现象(metamorphosis)
增节变态(anamorphosis): 这是一种原始的变态类型。 昆虫纲中只有原尾目的昆 虫(如华山曙螈)属这种 变态类型。在增节变态过 程中,成虫和幼虫除大小 不同外,在外表上极为相 似,只是腹节的数目随脱 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通 常,初孵化时只有9节, 最后增加到12节。所以这 种类型称增节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