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Law Of Tax)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代码:J1020
课程学时:64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学专业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税法》,王红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8(教材)
2.《税法学》,王曙光,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8
3.《税法》,陈莎,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8
4.《税法学习指导》,任文艳,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
5.8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3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税法课程是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等基本知识,具备正确处理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的能力,为后续税务会计及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
(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税法概论(4学时)
1.了解税法的目标
2.了解税法学的学科属性及与其他法律学科的关系
3.掌握税法的概念
4.掌握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5.了解税法的意义与原则
6.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7.掌握税法构成要素
第二章增值税法(14学时)
1.了解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和管理
2.了解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有关规定
3.掌握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和增值税的税率、征收率
4.掌握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计算内容和方法
5.掌握简易计税方法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6.掌握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和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7.了解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和规定
8.掌握出口货物和劳务退(免)税的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学时)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学时)
第三章消费税法(8学时)
1.了解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2.掌握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3.了解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4.掌握各种情形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5.了解应税消费品征税环节的有关规定
6.了解进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
7.掌握消费税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学时)
第四章关税法(4学时)
1.了解关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进出口税则
2.掌握关税的税率
3.了解原产地规定
4.掌握关税完税价格和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进口货物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学时)
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其附加(2学时)
1.了解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法规
2.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及计算方法
3.了解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及计税依据
4.掌握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计征比率和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城建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学时)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12学时)
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优惠政策
3.了解收入总额、不征税和免税收入的含义和范围
4.掌握扣除原则和范围、不得扣除的项目以及亏损弥补政策
5.掌握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基本规定和企业各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6.了解企业所得税征税管理规定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学时)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8学时)
1.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范围、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2.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及税收优惠政策
3.掌握个人所得税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学时)
第八章其他税种(10学时)
1.了解土地增值税法规和征收管理政策
2.掌握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了解资源税的概念、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4.掌握资源税的税目、税率和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5.了解房产税的法规及征税管理政策
6.掌握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7.了解契税的概念和特点及契税减免优惠政策
8.掌握契税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9.了解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和特点、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的内容
10.了解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的税额
11.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2.了解车辆购置税的概念和特点、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的规定
13.掌握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4.了解印花税法规及征收管理内容
15.掌握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
【实践项目】综合分析应用: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学时)
第九章综合教学实践(2学时)
利用实务案例,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和问题,学生在课堂针对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和问题进行讨论。
(二)实践项目
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学时实践基本要求实践类型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
税额的计算
1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
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2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
纳税额的计算
1
掌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
税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3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 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般性
4 进口货物关税应纳税额
的计算
1
掌握进口货物关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
一
般
性
5 城建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掌握城建税应纳税的计算
一般性
6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
3 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7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
2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8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
0.5 掌握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9 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 掌握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性
10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 掌握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性
11 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 掌握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性
12 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
0.5 掌握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
般
性
13 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0.5 掌握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性
14
综合教学实践:税法案
例分析
2 掌握税法综合的案例分析
般
性(三)学时分配
章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合计
理论
学时
4 12 6 3 1 9 6 7 0 48
实践
学时
0 2 2 1 1 3 2 3 2 16 总学时 4 14 8 4 2 12 8 10 2 64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室,采取讲授法,案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实践教学主要在案例和相关业务题为载体,采取分组讨论法,演示法等进行教学。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分三个阶段进行考核,第一阶段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占25%;第二阶段主要考核基本运用,占15%;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基本运用和综合运用,占60%。
撰写人:郭立旋教研室主任:张颖萍院长:王龙洲。